一种高进给多刃铣刀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97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进给多刃铣刀盘,包括刀体盘,刀体盘内设有轴孔,刀体盘包括柱形基座和基台,基台顶部外周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设置的排屑槽,排屑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体、第二槽体和第三槽体,第一槽体侧顶部设有凸台,凸台侧壁上设有的硬质合金刀片,硬质合金刀片顶部与水平面之间的主主偏角a为10~12°,基台顶部中心处设有与轴孔和排屑槽连通的中心槽,硬质合金刀片前刀面上设有凹槽、与凹槽连通的若干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采用小主偏角的硬质合金刀片和多槽容屑排屑结构,可降低切屑厚度和刀刃上的切削阻力,避免加工深型腔、悬伸较长时的震动风险,保证排屑顺畅、从而提高铣刀盘给进量和刀具使用寿命。

A high feed multi edge milling cutter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进给多刃铣刀盘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进给多刃铣刀盘,属于切削工具

技术介绍
铣刀盘是工件切削过程中加工零件表面、去除零件表面采用的工具,采用形如盘装的刀体盘,开设直槽并安装镶齿硬质合金刀片,将刀体盘安装在铣床主轴上实现铣削,由于刀片的主切削刃与工件平面之间的主偏较大,平均切屑厚度较厚,作用于刀刃上的切削阻力较大,导致刀具进给量较小,且导致沿轴向作用于机床的力较小,加工深型腔时,对于悬伸较长的铣刀盘刀柄会产生震动风险,影响刀具寿命,且直槽的排屑槽结构容屑有限、平面结构的硬质合金刀的断屑难以集中到排屑槽中排出,降低了切削力和刀具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进给多刃铣刀盘,采用小主偏角的硬质合金刀片和多槽容屑排屑结构,可降低切屑厚度和刀刃上的切削阻力,避免加工深型腔、悬伸较长时的震动风险,保证排屑顺畅、从而提高铣刀盘给进量和刀具使用寿命。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高进给多刃铣刀盘,包括刀体盘,所述刀体盘内设有轴孔,其中,所述刀体盘包括连成一体式结构的柱形基座和基台,所述基台顶表面和外壁均呈锥形面结构、且底部与柱形基座之间设有圆弧角,所述基台顶部外周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设置的排屑槽,所述排屑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体、第二槽体和第三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底部呈弧形结构、且侧顶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侧壁上设有四棱台形结构的硬质合金刀片,所述硬质合金刀片顶部与水平面之间的主偏角a为10~12°,所述第二槽体包括三个依次相连的弧形壁,所述第三槽体呈弧形结构、且顶部倾斜于第二槽体的侧顶部,所述基台顶部中心处设有与轴孔和排屑槽连通的中心槽;所述硬质合金刀片前刀面上设有凹槽、与凹槽连通的若干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若干第一导流槽位于硬质合金刀片两侧,若干第二导流槽位于硬质合金刀片四周中点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刀体盘采用柱形基座和基台支撑、并设有与轴孔和排屑槽连通的中心槽,为硬质合金刀片切削让位,硬质合金刀片顶部与水平面之间的主偏角a为10~12°,采用较小的主偏角,在铣面加工时可降低切屑厚度,减小作用在刀刃上的切削阻力,以便提高切削给进量,且沿轴向作用于机床的力较大,避免加工深型腔、悬伸较长时的震动风险;(2)采用带凸台的第一槽体侧安装硬质合金刀片、以第一槽体、三个弧形壁的第二槽体和第三槽体的多槽结构构成排屑槽,加深加宽排屑槽的断屑容屑空间,保证排屑顺畅,提高刀具寿命;(3)采用带凹槽、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的硬质合金刀片前刀面结构,可导向切屑,减小切削阻力,从而提高铣刀盘给进量和刀具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仰视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半剖结构图。(图中,刀体盘1,轴孔2,凹口3,柱形基座4和基台5,圆弧角6,排屑槽7,第一槽体8、第二槽体9和第三槽体10,硬质合金刀片11,弧形壁12,中心槽13,第四槽体14,螺孔15、凹槽16、第一导流槽17、第二导流槽18,凸台19,螺栓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一种高进给多刃铣刀盘,包括刀体盘1,所述刀体盘1内设有轴孔2,所述轴孔2呈阶梯孔结构,刀体盘1底部两侧设有穿过轴孔2的凹口3。采用呈阶梯孔形的轴孔2与刀柄或直接与铣床主轴连接,并通过凹口3限位紧密接触,防止铣刀盘振动便宜,提高铣削稳定性;其中,所述刀体盘1包括连成一体式结构的柱形基座4和基台5,所述基台5顶表面和外壁均呈锥形面结构、且底部与柱形基座4之间设有圆弧角6,所述基台5顶部外周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设置的排屑槽7,所述排屑槽7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体8、第二槽体9和第三槽体10;所述第一槽体8底部呈弧形结构、且侧顶部设有凸台19,所述凸台19侧壁上设有四棱台形结构的硬质合金刀片11,所述硬质合金刀片11顶部与水平面之间的主偏角a为10~12°,所述第二槽体9包括三个依次相连的弧形壁12,所述第三槽体10呈弧形结构、且顶部倾斜于第二槽体9的侧顶部,所述基台5顶部中心处设有与轴孔2和排屑槽7连通的中心槽13;所述硬质合金刀片11与基台5之间设有螺栓20,所述第三槽体10侧顶部的基台5上设有第四槽体14,所述第四槽体14一侧呈弧形、且内壁上设有螺孔15。通过螺栓20穿过硬质合金刀片11与螺孔15相连实现硬质合金刀片11的可拆卸连接,采用第四槽体14方便螺孔15开设、且与第三槽体10连通增大的容屑空间,避免粘屑现象,有益于提高刀具寿命。所述硬质合金刀片11前刀面上设有凹槽16、与凹槽16连通的若干第一导流槽17、第二导流槽18,若干第一导流槽17位于硬质合金刀片11两侧,若干第二导流槽18位于硬质合金刀片11四周中点处。采用与凹槽16连通的第一导流槽17和第二导流槽18结构,方便刀刃切削的切屑经第一导流槽17和第二导流槽18导向,由凹槽16集中打向排屑槽7,以降低切削阻力,断屑良好,利于提高排屑性能。所述第一导流槽17的竖直截面呈V形结构,所述第二导流槽18侧壁倾斜于硬质合金刀具的前刀面、且呈弧形结构。采用呈V形的第一导流槽17与呈弧形倾斜侧壁的第二刀流槽,方便硬质合金刀片11尖部切屑向凹槽16中央导向,不易沉积。将铣刀盘通过轴孔2和凹口3固定在铣床上,刀体盘1采用柱形基座4和基台5支撑、并设有与轴孔2和排屑槽7连通的中心槽13,为硬质合金刀片11切削让位,硬质合金刀片11顶部与水平面之间的主偏角a为10~12°,采用较小的主偏角,在铣面加工时可降低切屑厚度,减小作用在刀刃上的切削阻力,以便提高切削给进量,铣刀盘被削材质为碳素钢或合金钢,给进量fz(mm/t)可达到1.5~2,铣刀盘被削材质为模具钢、奥氏体或马氏体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给进量fz(mm/t)可达到1.2~1.8,铣刀盘被削材质为镍基耐热合金或钛合金,给进量fz(mm/t)可达到0.8~1.2;同时较小的主偏角,沿轴向作用于机床的力较大,避免加工深型腔、悬伸较长时的震动风险,刀具不至于弯曲变形,径向切深ae可达到11.5mm。带凸台19的第一槽体8侧安装硬质合金刀片11、以第一槽体8、三个弧形壁12的第二槽体9和第三槽体10的多槽结构构成排屑槽7,加深加宽排屑槽7的断屑容屑空间,保证排屑顺畅,从而提高铣刀盘给进量和刀具使用寿命。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进给多刃铣刀盘,包括刀体盘,所述刀体盘内设有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盘包括连成一体式结构的柱形基座和基台,所述基台顶表面和外壁均呈锥形面结构、且底部与柱形基座之间设有圆弧角,所述基台顶部外周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设置的排屑槽,所述排屑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体、第二槽体和第三槽体;/n所述第一槽体底部呈弧形结构、且侧顶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侧壁上设有四棱台形结构的硬质合金刀片,所述硬质合金刀片顶部与水平面之间的主偏角a为10~12°,所述第二槽体包括三个依次相连的弧形壁,所述第三槽体呈弧形结构、且顶部倾斜于第二槽体的侧顶部,所述基台顶部中心处设有与轴孔和排屑槽连通的中心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进给多刃铣刀盘,包括刀体盘,所述刀体盘内设有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盘包括连成一体式结构的柱形基座和基台,所述基台顶表面和外壁均呈锥形面结构、且底部与柱形基座之间设有圆弧角,所述基台顶部外周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设置的排屑槽,所述排屑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体、第二槽体和第三槽体;
所述第一槽体底部呈弧形结构、且侧顶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侧壁上设有四棱台形结构的硬质合金刀片,所述硬质合金刀片顶部与水平面之间的主偏角a为10~12°,所述第二槽体包括三个依次相连的弧形壁,所述第三槽体呈弧形结构、且顶部倾斜于第二槽体的侧顶部,所述基台顶部中心处设有与轴孔和排屑槽连通的中心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进给多刃铣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笃军孙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茂厚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