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肥混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732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水肥混合机构,包括:支撑组件;电机,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的顶部,所述电机的电性输入端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轴套、搅拌叶和联轴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壁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的外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搅拌叶;防沉淀组件,所述防沉淀组件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底部;粪肥导入到罐体内时,控制电机的工作,使旋转轴转动,由旋转轴带动搅拌叶、防沉淀组件和防结荚组件旋转,避免了罐体内的悬浮物沉淀,并且将粪肥表面打散,避免了粪肥表面出现结荚的现象,从而利于粪肥在罐体内存放。

A new mixing mechanism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水肥混合机构
:本技术涉及水肥混合的
,具体为一种新型水肥混合机构。
技术介绍
:粪肥中含有较多的有机质、氨氮、磷等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同时也含有抗生素、重金属等有害成分。如果将其未加处理地排入环境中,将导致养分地浪费,同时导致环境地污染。因此将去掉有害物质的粪肥引入到农业种植体系中,不但可以利用粪肥达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防止因为粪肥排放造成的面源污染,而且可提高作物种植中水分、养分的利用,提高作物产量和销售收入。另外,由于粪肥养分的利用,可减少有机肥和化肥投入,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粪肥在导入到罐内后,粪肥表面产生结荚现象以及悬浮物沉淀的现象,进而影响粪肥的存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肥混合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粪肥在导入到罐内后,粪肥表面产生结荚现象以及悬浮物沉淀的现象,进而影响粪肥的存放的问题。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新型水肥混合机构,包括:支撑组件;电机,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的顶部,所述电机的电性输入端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旋转轴、第一轴套、搅拌叶和联轴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壁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的外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搅拌叶;防沉淀组件,所述防沉淀组件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底部;防结荚组件,所述防结荚组件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壁,并位于所述搅拌叶的上方。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沉淀组件包括第二板体和刮板,所述第二板体的顶部开设有圆槽,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嵌入所述圆槽内,所述第二板体的外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刮板。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刮板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两个卡槽,所述卡槽卡合到所述第二板体的外侧壁,所述刮板与所述第二板体通过螺栓方式固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板体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刮板相配合的通槽,所述第二板体为圆形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结荚组件包括第二轴套、第三板体和杆体,所述第二轴套套设于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壁,所述第二轴套的外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三板体,所述第三板体的顶部设置有规则排列的所述杆体。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杆体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杆体与所述第三板体螺接固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钢体和第一板体,所述钢体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钢体的顶部螺栓固定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电机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体的顶部。本技术的优点:粪肥导入到罐体内时,控制电机的工作,使旋转轴转动,由旋转轴带动搅拌叶、防沉淀组件和防结荚组件旋转,避免了罐体内的悬浮物沉淀,并且将粪肥表面打散,避免了粪肥表面出现结荚的现象,从而利于粪肥在罐体内存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二;图3为本技术中的防沉淀组件立体图。图中:10、支撑组件;11、钢体;12、第一板体;20、电机;30、混合组件;31、旋转轴;32、第一轴套;33、搅拌叶;34、联轴器;40、防沉淀组件;41、第二板体;411、圆槽;42、刮板;421、卡槽;50、防结荚组件;51、第二轴套;52、第三板体;53、杆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肥混合机构,包括:支撑组件10;电机20,所述电机20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10的顶部,所述电机20的电性输入端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混合组件30,所述混合组件30包括旋转轴31、第一轴套32、搅拌叶33和联轴器34,所述电机20的输出轴通过所述联轴器34连接所述旋转轴31,所述旋转轴31的外侧壁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轴套32,所述第一轴套32的外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搅拌叶33;防沉淀组件40,所述防沉淀组件40设置于所述旋转轴31的底部;防结荚组件50,所述防结荚组件50设置于所述旋转轴31的外侧壁,并位于所述搅拌叶33的上方。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防沉淀组件40包括第二板体41和刮板42,所述第二板体41的顶部开设有圆槽411,所述旋转轴31的底端嵌入所述圆槽411内,所述第二板体41的外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刮板42;刮板42由第二板体41带其旋转,使刮板42清理罐体内部底层,避免悬浮物沉淀罐体内的问题,由圆槽411的设置,便于第二板体41连接旋转轴31。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刮板42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两个卡槽421,所述卡槽421卡合到所述第二板体41的外侧壁,所述刮板42与所述第二板体41通过螺栓方式固定;用户可调节刮板42在第二板体41上的高度,从而便于对罐体内底层进行清理。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第二板体4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刮板42相配合的通槽,所述第二板体41为圆形结构;由通槽的设置,便于第二板体41限制刮板42的位置。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防结荚组件50包括第二轴套51、第三板体52和杆体53,所述第二轴套51套设于所述旋转轴31的外侧壁,所述第二轴套51的外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三板体52,所述第三板体52的顶部设置有规则排列的所述杆体53;旋转轴31带动第二轴套51转动,使第三板体52随之转动,此时由多个杆体53对粪肥表面进行打散,避免粪肥表面出现结荚现象。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杆体53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杆体53与所述第三板体52螺接固定;用户可拆卸杆体53,更换不同形状的杆体5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支撑组件10包括钢体11和第一板体12,所述钢体1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钢体11的顶部螺栓固定所述第一板体12,所述电机20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一板体12的顶部;用户在使用混合机构前,将两个钢体11安装到罐体内,然后将第一板体12通过螺栓方式固定到两个钢体11上,最后将电机20安装到第一板体12上。本实施例中,电机20的型号为CH/V,用于带动旋转轴31旋转的作用。工作原理:用户在使用混合机构前,将两个钢体11安装到罐体内,罐体未在说明附图中体现,然后将第一板体12通过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水肥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组件(10);/n电机(20),所述电机(20)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10)的顶部,所述电机(20)的电性输入端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连接;/n混合组件(30),所述混合组件(30)包括旋转轴(31)、第一轴套(32)、搅拌叶(33)和联轴器(34),所述电机(20)的输出轴通过所述联轴器(34)连接所述旋转轴(31),所述旋转轴(31)的外侧壁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轴套(32),所述第一轴套(32)的外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搅拌叶(33);/n防沉淀组件(40),所述防沉淀组件(40)设置于所述旋转轴(31)的底部;/n防结荚组件(50),所述防结荚组件(50)设置于所述旋转轴(31)的外侧壁,并位于所述搅拌叶(33)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肥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10);
电机(20),所述电机(20)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10)的顶部,所述电机(20)的电性输入端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连接;
混合组件(30),所述混合组件(30)包括旋转轴(31)、第一轴套(32)、搅拌叶(33)和联轴器(34),所述电机(20)的输出轴通过所述联轴器(34)连接所述旋转轴(31),所述旋转轴(31)的外侧壁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轴套(32),所述第一轴套(32)的外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搅拌叶(33);
防沉淀组件(40),所述防沉淀组件(40)设置于所述旋转轴(31)的底部;
防结荚组件(50),所述防结荚组件(50)设置于所述旋转轴(31)的外侧壁,并位于所述搅拌叶(33)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肥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淀组件(40)包括第二板体(41)和刮板(42),所述第二板体(41)的顶部开设有圆槽(411),所述旋转轴(31)的底端嵌入所述圆槽(411)内,所述第二板体(41)的外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刮板(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水肥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42)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思科明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