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建喜专利>正文

一种矿井污水过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67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井污水过滤设备,包括一个呈上端开口设置的过滤桶,所述过滤桶的上端开口处放置于一个第一过滤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将沉淀池沉淀过的污水输入第一过滤套筒内,在污水进入第一过滤套筒后沿着导水片进行环绕式流动,可以产生一定的离心力来提高过滤的效果,其中一部分污水经过过滤后掉落在过滤桶底部,同时留下的泥沙会被残留下的污水冲入第二过滤套筒内,避免影响第一过滤套筒的过滤,同时流入第二过滤套筒的污水经过第二过滤套筒的再次过滤后也掉落在过滤桶底部,并通过出水管排出,同时在长时间使用过后可以将第二过滤套筒取出进行清洗以便于后续使用,本整体结构简单的同时使用也较为方便。

A kind of mine sewage filtr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井污水过滤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过滤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矿井污水过滤设备,属于污水过滤设备

技术介绍
矿井污水因其内部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子与重金属,在将其抽出后必须对其进行过滤后才能排出,而在抽出时可以通过沉淀池对其内部的石子、重金属与大部分进行沉淀泥沙,但是水中还是会还有一部分的泥沙无法全部过滤,对此需要设计一种矿井污水过滤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矿井污水过滤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矿井污水过滤设备,包括一个呈上端开口设置的过滤桶,所述过滤桶的上端开口处放置于一个第一过滤机构,所述第一过滤机构的下端设置有一个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的内部放置于一个第二过滤机构,位于所述过滤桶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一个出水机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滤机构包括一个横截面呈L型设置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设与过滤桶的上端开口处,所述固定环对应过滤桶上端开口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呈倒锥形设置的第一过滤套筒,所述第一过滤套筒的下端贯穿过滤桶的上端开口并延伸至过滤桶内,所述第一过滤套筒位于过滤桶内的下端开口处固定套接有一块固定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机构包括一个呈圆形设置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开设在固定块上表面的中心处,所述放置槽槽底的中心处贯穿开设有一个放置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过滤机构包括一个限位环,所述限位环放置于放置槽内且与放置槽的槽壁相抵,所述限位环的内环壁呈倒锥形设置,所述限位环的下表面对应放置孔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呈上端开口设置的第二过滤套筒,所述第二过滤套筒的上端开口与限位环的内环壁呈相重合设置,所述第二过滤套筒的下端贯穿放置孔并向下延伸。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水机构包括一块坡块与一根出水管,所述坡块固定安装在过滤桶的内部桶底且与过滤桶的桶壁呈相抵设置,所述出水管固定套接在过滤桶对应坡块位置的桶壁上,所述出水管的输出端贯穿过滤桶的对应桶壁并延伸至过滤桶外。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滤套筒的内筒壁上设置有一圈呈螺旋状设置的导水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矿井污水过滤设备,在使用时,将沉淀池沉淀过的污水输入第一过滤套筒内,在污水进入第一过滤套筒后沿着导水片进行环绕式流动,可以产生一定的离心力来提高过滤的效果,其中一部分污水经过过滤后掉落在过滤桶底部,同时留下的泥沙会被残留下的污水冲入第二过滤套筒内,避免影响第一过滤套筒的过滤,同时流入第二过滤套筒的污水经过第二过滤套筒的再次过滤后也掉落在过滤桶底部,并通过出水管排出,同时在长时间使用过后可以将第二过滤套筒取出进行清洗以便于后续使用,本整体结构简单的同时使用也较为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过滤桶;2、第一过滤机构;21、固定环;22、第一过滤套筒;23、固定块;3、放置机构;31、放置槽;32、放置孔;4、第二过滤机构;41、限位环;42、第二过滤套筒;5、出水机构;51、坡块;52、出水管;6、导水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矿井污水过滤设备,包括一个呈上端开口设置的过滤桶1,过滤桶1的上端开口处放置于一个第一过滤机构2,第一过滤机构2的下端设置有一个放置机构3,放置机构3的内部放置于一个第二过滤机构4,位于过滤桶1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一个出水机构5。其中,第一过滤机构2包括一个横截面呈L型设置的固定环21,固定环21套设与过滤桶1的上端开口处,固定环21对应过滤桶1上端开口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呈倒锥形设置的第一过滤套筒22,第一过滤套筒22的下端贯穿过滤桶1的上端开口并延伸至过滤桶1内,第一过滤套筒22位于过滤桶1内的下端开口处固定套接有一块固定块23。其中,放置机构3包括一个呈圆形设置的放置槽31,放置槽31开设在固定块23上表面的中心处,放置槽31槽底的中心处贯穿开设有一个放置孔32。其中,第二过滤机构4包括一个限位环41,限位环41放置于放置槽31内且与放置槽31的槽壁相抵,限位环41的内环壁呈倒锥形设置,限位环41的下表面对应放置孔32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呈上端开口设置的第二过滤套筒42,第二过滤套筒42的上端开口与限位环41的内环壁呈相重合设置,第二过滤套筒42的下端贯穿放置孔32并向下延伸。其中,出水机构5包括一块坡块51与一根出水管52,坡块51固定安装在过滤桶1的内部桶底且与过滤桶1的桶壁呈相抵设置,出水管52固定套接在过滤桶1对应坡块51位置的桶壁上,出水管52的输出端贯穿过滤桶1的对应桶壁并延伸至过滤桶1外。其中,第一过滤套筒22的内筒壁上设置有一圈呈螺旋状设置的导水片6。具体的,本技术一种矿井污水过滤设备,在使用时,将沉淀池沉淀过的污水输入第一过滤套筒22内,在污水进入第一过滤套筒22后沿着导水片6进行环绕式流动,可以产生一定的离心力来提高过滤的效果,其中一部分污水经过过滤后掉落在过滤桶1底部,同时留下的泥沙会被残留下的污水冲入第二过滤套筒42内,避免影响第一过滤套筒22的过滤,同时流入第二过滤套筒42的污水经过第二过滤套筒42的再次过滤后也掉落在过滤桶1底部,并通过出水管52排出,同时在长时间使用过后可以将第二过滤套筒42取出进行清洗以便于后续使用,本整体结构简单的同时使用也较为方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井污水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呈上端开口设置的过滤桶(1),所述过滤桶(1)的上端开口处放置于一个第一过滤机构(2),所述第一过滤机构(2)的下端设置有一个放置机构(3),所述放置机构(3)的内部放置于一个第二过滤机构(4),位于所述过滤桶(1)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一个出水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井污水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呈上端开口设置的过滤桶(1),所述过滤桶(1)的上端开口处放置于一个第一过滤机构(2),所述第一过滤机构(2)的下端设置有一个放置机构(3),所述放置机构(3)的内部放置于一个第二过滤机构(4),位于所述过滤桶(1)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一个出水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污水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机构(2)包括一个横截面呈L型设置的固定环(21),所述固定环(21)套设与过滤桶(1)的上端开口处,所述固定环(21)对应过滤桶(1)上端开口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呈倒锥形设置的第一过滤套筒(22),所述第一过滤套筒(22)的下端贯穿过滤桶(1)的上端开口并延伸至过滤桶(1)内,所述第一过滤套筒(22)位于过滤桶(1)内的下端开口处固定套接有一块固定块(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污水过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机构(3)包括一个呈圆形设置的放置槽(31),所述放置槽(31)开设在固定块(23)上表面的中心处,所述放置槽(31)槽底的中心处贯穿开设有一个放置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喜
申请(专利权)人:袁建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