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奇为专利>正文

具有导引作用的超细纤维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5541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导引作用的超细纤维镜系统,包括纤维镜、可控弯曲角度鞘管、控制手柄、旋控阻尼件;纤维镜的纤维镜把持柄通过光缆联接座连接光缆;纤维镜的纤维镜把持柄连接图像放大摄像头;图像放大摄像头通过电缆联接座连接电缆;纤维镜的纤维镜体经控制手柄穿入可控弯曲角度鞘管;所述控制手柄通过与旋控阻尼件之间的配合连接,控制纤维镜体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之间的固锁状态;所述纤维镜体的外径小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的内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简单操作就可以到达肺支气管第11‑15级的肺部边缘采集人体自然腔道的图像信息。

Microfiber mirror system with guid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导引作用的超细纤维镜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创伤外科医学用于人体内部检查诊断与治疗的内窥镜,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导引作用的超细纤维镜系统。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导引作用的超细纤维镜系统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肺癌已成为中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也是全球最普遍和最致命的癌症之一。据统计,中国肺癌发病率每年增长20%以上,2015年中国男性肺癌发病率50.93/10万,死亡率43.24/10万;女性肺癌发病率22.4/10万,死亡率17.78/10万。对于肺癌的诊断,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先通过X光片、CT、PET-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病灶,然后取组织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对于在肺段支气管以上的中央型病灶,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可以观察肿瘤的部位和范围,取到组织作病理学检查。但是,受现有支气管镜口径的局限,支气管镜对于周围性肺部病变的诊断难度高。对于靠近肺边缘的周围型病灶,可以用经皮肺穿刺的方法取得组织作病理学检查,但是有引发气胸、出血的可能,而且只适用于靠近肺边缘2cm以内的病灶。而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病灶往往是检查的盲区,CT看得见,活检够不着。现有的支气管镜中,最细的支气管镜的外径可达2.6mm,但其工作通道仅有1mm左右,虽可以到达肺支气管第10级,但其可以取得的活检组织非常小,也难以通过譬如OCT探针做更深部的组织检查,因此其无法用于肺部边缘气管病灶的病理学检查,无法用于周围性肺部病变的诊断。目前对于肺部边缘气管的探查,还可以采用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系统,但该系统的使用必须借助于支气管镜,受支气管镜的外径限制,不能直接观察到肺部边缘区域的支气管,同时其造价昂贵也不利于普及使用。近年来,不仅肺癌的发病率持续增高,肺部小结节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即使综合运用CT、PET-CT等影像学检查和纤维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等有创检查,肺部小结节的定性诊断依然面临巨大的困难,这就需要新型的肺部检查设备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导引作用的超细纤维镜系统,它可以将内窥镜的先端部引导至内径为0.7mm以下的人体自然腔道的深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有导引作用的超细纤维镜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包括纤维镜、可控弯曲角度鞘管、控制手柄、旋控阻尼件;纤维镜的纤维镜把持柄通过光缆联接座连接光缆,从而实现纤维镜的光耦合;纤维镜的纤维镜把持柄连接图像放大摄像头;图像放大摄像头通过电缆联接座连接电缆,从而实现纤维镜的电连接;纤维镜的纤维镜体经控制手柄穿入可控弯曲角度鞘管,通过控制手柄控制可控弯曲角度鞘管前端弯曲部的弯曲角度,从而导引穿设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内的纤维镜体的先端部转弯;所述控制手柄通过与旋控阻尼件之间的配合连接,控制纤维镜体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之间的固锁状态;所述纤维镜体的外径小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的内径,纤维镜体能够在保持光电连接的状态下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发生相对运动。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纤维镜体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之间处于非固锁状态下,旋控阻尼件处于旋松状态,此时纤维镜体能够自由穿过旋控阻尼件并相对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前后运动;当所述纤维镜体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之间处于固锁状态下,旋控阻尼件处于旋紧状态,此时旋控阻尼件将纤维镜体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固定连接,纤维镜体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之间相对定位而无法实现相对运动。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手柄上固定设置有纤维镜插入接头,纤维镜插入接头上形成有鲁尔接口,所述旋控阻尼件通过螺旋方式连接控制手柄的纤维镜插入接头;所述纤维镜插入接头及旋控阻尼件形成通道,该通道用于穿设所述纤维镜体。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纤维镜包括所述纤维镜体和所述纤维镜把持柄,纤维镜体的末端固定连接纤维镜把持柄;纤维镜把持柄设置紧固螺旋接头,紧固螺旋接头的内孔形成有鲁尔接口配合槽;纤维镜把持柄的紧固螺旋接头通过鲁尔接口配合槽与纤维镜插入接头的鲁尔接口配合连接,以使纤维镜把持柄的紧固螺旋接头能够通过螺旋方式固定连接控制手柄的纤维镜插入接头,从而实现纤维镜把持柄与控制手柄的固定连接;纤维镜把持柄设置光缆联接接头,纤维镜把持柄通过光缆联接接头连接光缆联接座,从而实现与光缆的连接;纤维镜把持柄设置传像纤维束耦合接头;纤维镜把持柄通过传像纤维束耦合接头实现与图像放大摄像头的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图像放大摄像头设置紧固螺旋接头,图像放大摄像头通过紧固螺旋接头连接纤维镜把持柄的传像纤维束耦合接头;图像放大摄像头设置电气联接接头,图像放大摄像头通过电气联接接头连接电缆联接座,从而实现与电缆的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纤维镜体包括一物镜头,物镜头的周围包裹有多根导光纤维;导光纤维的外部包裹有镜身保护管鞘。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纤维镜体的先端部外径≤0.7mm,纤维镜体的插入部长度不小于1.5米。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可控弯曲角度鞘管的外径为1.6~1.7mm,内径为1.2~1.3mm。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纤维镜体的末端套设有纤维镜保护套。本技术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利用可控弯曲角度鞘管的导引作用,能够使纤维镜体的先端部沿人体自然腔道到达肺部边缘末端支气管,从而能够在不对人体内部组织造成创伤的前提下,对肺部边缘末端支气管的病灶进行观察和各种器械操作。本技术通过简单操作就可以到达肺支气管第11-15级的肺部边缘采集人体自然腔道的图像信息,解决了现有的电子内窥镜无法到达肺部边缘末端支气管的难题。本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肺部小结节等周围型肺部病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对肺部小结节、早期肺癌等肺部病变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微创诊断和微创治疗,减少患者痛苦,节约医疗资源,造福群众。本技术有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微创甚至无创诊断,有助于提升医院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下说明仅是示意性地说明本技术的原理,所述原理可按多种方式应用,以实现许多不同的可替代实施方式。这些说明仅用于示出本技术的教导内容的一般原理,不意味着限制在此所公开的技术构思。结合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且与上文的总体说明和下列附图的详细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有导引作用的超细纤维镜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控制手柄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的连接状态的外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控制手柄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的连接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控制手柄去除右半壳体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控制手柄的纤维镜插入接头与旋控阻尼件的配合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控制手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控制手柄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鞘管角度控制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纤维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导引作用的超细纤维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镜、可控弯曲角度鞘管、控制手柄、旋控阻尼件;/n纤维镜的纤维镜把持柄通过光缆联接座连接光缆,从而实现纤维镜的光耦合;/n纤维镜的纤维镜把持柄连接图像放大摄像头;图像放大摄像头通过电缆联接座连接电缆,从而实现纤维镜的电连接;/n纤维镜的纤维镜体经控制手柄穿入可控弯曲角度鞘管,通过控制手柄控制可控弯曲角度鞘管前端弯曲部的弯曲角度,从而导引穿设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内的纤维镜体的先端部转弯;/n所述控制手柄通过与旋控阻尼件之间的配合连接,控制纤维镜体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之间的固锁状态;/n所述纤维镜体的外径小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的内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导引作用的超细纤维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镜、可控弯曲角度鞘管、控制手柄、旋控阻尼件;
纤维镜的纤维镜把持柄通过光缆联接座连接光缆,从而实现纤维镜的光耦合;
纤维镜的纤维镜把持柄连接图像放大摄像头;图像放大摄像头通过电缆联接座连接电缆,从而实现纤维镜的电连接;
纤维镜的纤维镜体经控制手柄穿入可控弯曲角度鞘管,通过控制手柄控制可控弯曲角度鞘管前端弯曲部的弯曲角度,从而导引穿设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内的纤维镜体的先端部转弯;
所述控制手柄通过与旋控阻尼件之间的配合连接,控制纤维镜体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之间的固锁状态;
所述纤维镜体的外径小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引作用的超细纤维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纤维镜体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之间处于非固锁状态下,旋控阻尼件处于旋松状态,此时纤维镜体能够自由穿过旋控阻尼件并相对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前后运动;
当所述纤维镜体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之间处于固锁状态下,旋控阻尼件处于旋紧状态,此时旋控阻尼件将纤维镜体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固定连接,纤维镜体与可控弯曲角度鞘管之间相对定位而无法实现相对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引作用的超细纤维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上固定设置有纤维镜插入接头,纤维镜插入接头上形成有鲁尔接口,所述旋控阻尼件通过螺旋方式连接控制手柄的纤维镜插入接头;所述纤维镜插入接头及旋控阻尼件形成通道,该通道用于穿设所述纤维镜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导引作用的超细纤维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镜包括所述纤维镜体和所述纤维镜把持柄,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奇为
申请(专利权)人:刘奇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