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的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196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的发动机,包括电动机底座、机体与机盖,所述机体位于电动机底座的上侧位置,所述机盖位于机体的右侧位置,所述机盖的表面对称设置有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固定块、拉动柱与限位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块与第一弹簧所述两个固定块分布在机盖的上部与下部表面,所述拉动柱位于固定块与限位块两者之间,所述两个限位块的侧面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两个限位块之间设置有遮盖机构,所述遮盖机构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与纱网;纱网遮盖住电动机上的机盖,避免灰尘杂质从机盖上的网孔内进入并积淀起来,避免电动机的轴与旋扇之间的摩擦力增加而导致使用寿命的降低,减少灰尘清理的次数。

An energy saving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的发动机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的发动机。
技术介绍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外燃机、电动机等,电动机能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电动机具有节能的特点。现有的电动机存在灰尘杂质易从机盖进入增加旋扇与轴之间摩擦力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节能的发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的发动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电动机存在灰尘杂质易从机盖进入增加旋扇与轴之间摩擦力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的发动机,包括电动机底座、机体与机盖,所述机体位于电动机底座的上侧位置,所述机盖位于机体的右侧位置,所述机盖的表面对称设置有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固定块、拉动柱与限位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块与第一弹簧所述两个固定块分布在机盖的上部与下部表面,所述拉动柱位于固定块与限位块两者之间,所述两个限位块的侧面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两个限位块之间设置有遮盖机构,所述遮盖机构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与纱网。优选的,所述电动机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座、固定杆、滑动杆、底板与第二弹簧,所述缓冲座包括前竖直部、底水平部与后竖直部,所述固定杆与滑动杆处于竖直状态,所述底板处于水平状态。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与缓冲座的底水平部连接,所述滑动杆底端嵌入固定杆顶端表面,所述滑动杆顶端与底板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套接在固定杆与滑动杆的外侧,所述缓冲座前竖直部与后竖直部相对应的表面上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电动机底座底端设置成“T”型结构,所述电动机底座底部的边侧嵌入限位槽内。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弹簧盲孔,所述移动块与第一弹簧位于所述弹簧盲孔内,所述移动块位于第一弹簧的左侧位置,所述拉动柱穿过固定块并与移动块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拉动柱的外侧。优选的,所述两个限位块相对应的表面上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贴合后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限位耳,所述限位耳嵌入矩形凹槽内,所述连接杆设置成“U”型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相对的表面上开设有矩形放置槽,所述纱网位于矩形放置槽内,所述第一盖板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位于矩形放置槽的四角位置,所述第二盖板与第一盖板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四个限位柱,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卡合连接,且限位柱嵌入通孔内,所述纱网夹在第一盖板与限位柱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的纱网遮盖住电动机上的机盖,避免灰尘杂质从机盖上的网孔内进入并积淀起来,避免电动机的轴与旋扇之间的摩擦力增加而导致使用寿命的降低,减少灰尘清理的次数,同时缓冲座位于电动机底座的底部,固定杆与滑动杆外侧的第二弹簧起缓冲作用减弱电动机自身运行产生的震动,使电动机保持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块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盖板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盖板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限位块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缓冲座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动机底座;2、机体;3、机盖;4、拉伸机构;5、固定块;6、拉动柱;7、限位块;8、连接杆;9、遮盖机构;10、第一盖板;11、第二盖板;12、限位耳;13、缓冲机构;14、移动块;15、第一弹簧;16、纱网;17、通孔;18、限位柱;19、缓冲座;20、固定杆;21、滑动杆;22、底板;23、第二弹簧;24、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的发动机,包括电动机底座1、机体2与机盖3,机体2位于电动机底座1的上侧位置,机盖3位于机体2的右侧位置,电动机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机构13,缓冲机构13包括缓冲座19、固定杆20、滑动杆21、底板22与第二弹簧23,缓冲座19前竖直部与后竖直部相对应的表面上均开设有限位槽24,机盖3的表面对称设置有拉伸机构4,拉伸机构4包括固定块5、拉动柱6与限位块7,固定块5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块14与第一弹簧15两个固定块5分布在机盖3的上部与下部表面,拉动柱6位于固定块5与限位块7两者之间,两个限位块7的侧面之间设置有连接杆8,两个限位块7之间设置有遮盖机构9,遮盖机构9包括第一盖板10、第二盖板11与纱网16,第一盖板10上开设有通孔17且通孔17位于矩形放置槽的四角位置,第二盖板11与第一盖板10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四个限位柱1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缓冲座19包括前竖直部、底水平部与后竖直部,固定杆20与滑动杆21处于竖直状态,底板22处于水平状态,固定杆20的底部与缓冲座19的底水平部连接,滑动杆21底端嵌入固定杆20顶端表面,滑动杆21顶端与底板22连接,第二弹簧23套接在固定杆20与滑动杆21的外侧,电动机底座1底端设置成“T”型结构,电动机底座1底部的边侧嵌入限位槽24内,使电动机底座1与缓冲座19之间连接稳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块5的内部开设有弹簧盲孔,移动块14与第一弹簧15位于弹簧盲孔内,移动块14位于第一弹簧15的左侧位置,拉动柱6穿过固定块5并与移动块14连接,第一弹簧15套接在拉动柱6的外侧,便于拉动柱6沿长度方向滑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两个限位块7相对应的表面上开设有矩形凹槽,第一盖板10与第二盖板11贴合后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限位耳12,限位耳12嵌入矩形凹槽内,连接杆8设置成“U”型结构,便于移动连接杆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盖板10与第二盖板11相对的表面上开设有矩形放置槽,纱网16位于矩形放置槽内,第一盖板10与第二盖板11卡合连接,且限位柱18嵌入通孔17内,纱网16夹在第一盖板10与限位柱18之间,纱网16便于更换清洗。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电动机在使用过程中,机体2上被机盖3覆盖住的旋扇旋转并起到散热效果,同时电动机自身会产生震动,电动机底座1与底板22连接,底板22受到震动,第二弹簧23处于收缩状态,第二弹簧23伸展的弹力与受到的震动力抵消减弱,使电动机保持稳定,电动机在不使用时捏住连接杆8并水平右滑,限位块7与拉动柱6被带动右移,第一弹簧15处于收缩状态,把第一盖板10与第二盖板11与限位块7卡合连接,限位耳12嵌入限位块7上的矩形凹槽,第一盖板10与第二盖板11之间安装的纱网16遮盖住机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的发动机,包括电动机底座(1)、机体(2)与机盖(3),所述机体(2)位于电动机底座(1)的上侧位置,所述机盖(3)位于机体(2)的右侧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盖(3)的表面对称设置有拉伸机构(4),所述拉伸机构(4)包括固定块(5)、拉动柱(6)与限位块(7),所述固定块(5)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块(14)与第一弹簧(15)所述两个固定块(5)分布在机盖(3)的上部与下部表面,所述拉动柱(6)位于固定块(5)与限位块(7)两者之间,所述两个限位块(7)的侧面之间设置有连接杆(8),所述两个限位块(7)之间设置有遮盖机构(9),所述遮盖机构(9)包括第一盖板(10)、第二盖板(11)与纱网(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的发动机,包括电动机底座(1)、机体(2)与机盖(3),所述机体(2)位于电动机底座(1)的上侧位置,所述机盖(3)位于机体(2)的右侧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盖(3)的表面对称设置有拉伸机构(4),所述拉伸机构(4)包括固定块(5)、拉动柱(6)与限位块(7),所述固定块(5)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块(14)与第一弹簧(15)所述两个固定块(5)分布在机盖(3)的上部与下部表面,所述拉动柱(6)位于固定块(5)与限位块(7)两者之间,所述两个限位块(7)的侧面之间设置有连接杆(8),所述两个限位块(7)之间设置有遮盖机构(9),所述遮盖机构(9)包括第一盖板(10)、第二盖板(11)与纱网(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机构(13),所述缓冲机构(13)包括缓冲座(19)、固定杆(20)、滑动杆(21)、底板(22)与第二弹簧(23),所述缓冲座(19)包括前竖直部、底水平部与后竖直部,所述固定杆(20)与滑动杆(21)处于竖直状态,所述底板(22)处于水平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0)的底部与缓冲座(19)的底水平部连接,所述滑动杆(21)底端嵌入固定杆(20)顶端表面,所述滑动杆(21)顶端与底板(22)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3)套接在固定杆(20)与滑动杆(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馨加瑞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