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器及具有其的车载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182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5:03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器及具有其的车载转换器,包括壳体,壳体呈中空结构,且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还包括第一充电线圈、电池块、线路板、前盖板和后端盖,线路板、电池块和第一充电线圈依次安装到壳体的内部,并按顺序排列,电池块与线路板电连接,前盖板覆盖第一开口,后端盖覆盖第二开口。智能控制器通过第一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器相配合进行无线充电。前盖板固定安装有镜头,镜头采集手势动作,线路板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指令获取器、信号转换单元和通讯单元,指令获取器识别镜头采集到的手势动作,信号转换单元将指令获取器中的手势动作转换成电信号,通讯单元将电线号传递到智能设备上。其可以有效的可以增加用户的体验和使用便捷性能。

Intelligent controller and its on-board conve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控制器及具有其的车载转换器
本公开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器及具有其的车载转换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智能控制盒,一般多采用智能语音进行终端智能设备的交互控制,其硬件的集合程度不高,导致设备体积较大,使用起来不方便,严重的影响到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智能控制器及具有其的车载转换器,可以增加用户的体验和使用便捷性能。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控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中空结构,且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设置;还包括第一充电线圈、电池块、线路板、前盖板和后端盖;其中,所述线路板、所述电池块和所述第一充电线圈依次安装到所述壳体的内部,并按顺序排列设置;且所述电池块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线路板邻近所述第一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充电线圈邻近所述第二开口设置;所述前盖板覆盖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后端盖覆盖所述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充电线圈与所述后端盖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智能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器相配合进行无线充电;所述前盖板上固定安装有镜头,所述镜头用于采集手势动作;所述线路板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指令获取器、信号转换单元和通讯单元,所述指令获取器识别并获取所述镜头采集到的所述手势动作,所述信号转换单元将所述指令获取器中获得的所述手势动作转换成电信号,所述通讯单元将电线号传递到相应的智能设备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匀光板,所述匀光板设置在所述前盖板和所述线路板之间,所述匀光板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前盖板设有透光部,光线透过所述透光部照射在所述匀光板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前盖板上设有LED灯,所述LED灯与所述镜头并排设置,所述LED灯与所述镜头靠近设置,所述LED灯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前盖板上设有固定连接指令信号灯,所述指令信号灯固定安装在所述前盖板靠近所述线路板的一侧;所述线路板上设有信号反馈器,所述信号反馈器与所述指令获取器电连接,所述信号反馈器与所述指令信号灯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前盖板上设有电量信号灯,所述电量信号灯固定安装在所述前盖板靠近所述线路板的一侧;所述电量信号灯与所述电池块电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后端盖背离所述线路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磁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按钮,所述按钮贯穿所述壳体的侧壁后,与所述线路板上的接收器相抵接;所述接收器电连接在所述电池块与所述线路板之间,用于在所述按钮的控制下导通或断开电流。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后端盖面向线路板的一侧上设有卡脚,所述卡脚设有多个,所述卡脚沿所述后端盖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壳体的内部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卡脚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脚一一对应。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转换器,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控制器和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器与所述智能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对所述智能控制器无线充电。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充电器为车载无线充电器,所述车载无线充电器包括无线托座和充电座;所述充电座与汽车点烟器电连接,所述无线托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充电座的顶部,所述无线托座与所述充电座电连接;所述无线托座包括顶盖、第二充电线圈和电池盖,所述顶盖的一侧与所述充电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顶盖的另一侧与所述电池盖固定连接,所述顶盖与所述电池盖之间设有距离,所述第二充电线圈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和所述电池盖之间。本公开实施例的智能控制器,通过镜头来捕捉手势动作,镜头所捕捉到的手势动作传到指令获取器中,指令获取器将手势动作传送到信号转换单元,信号转换单元将手势指令转换为电线号,电信号传输到通讯单元,通讯单元再将电信号传输到相应的智能设备上,这样就完成了通过手势来控制智能设备,增加了使用的方便性能和用户的使用体验。本公开实施例的智能控制器,还设有第一充电线圈,通过将第一充电线圈设置在电池块的一侧,再配合无线充电器来完成充电。摒弃了传统的无线充电,更加的使用方便。同时,第一充电线圈和后端盖固定连接,使在需要更换第一充电线圈只需要将后端盖取下,将后端盖上的第一充电线圈拿下即可。这样既方便了更换第一充电线圈,又方便更换电池块,进一步的增加了使用上的便捷性能。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附图说明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智能控制器装置的爆炸图;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前盖板的主视图;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载转换器的主视图;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器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智能控制器的爆炸图。如图1、图2或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智能控制器包括壳体100,壳体100的内部呈中空的结构,且壳体100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对设置。本公开实施例的智能控制器还包括第一充电线圈200、电池块300、线路板400、前盖板500和后端盖600,其中线路板400、电池块300、第一充电线圈200依次安装在壳体100的内部,并按照顺序设置,且电池块300与线路板4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中空结构,且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设置;/n还包括第一充电线圈、电池块、线路板、前盖板和后端盖;/n其中,所述线路板、所述电池块和所述第一充电线圈依次安装到所述壳体的内部,并按顺序排列设置;且所述电池块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n所述线路板邻近所述第一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充电线圈邻近所述第二开口设置;/n所述前盖板覆盖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后端盖覆盖所述第二开口;/n其中,所述第一充电线圈与所述后端盖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智能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器相配合进行无线充电;/n所述前盖板固定安装有镜头,所述镜头用于采集手势动作;/n所述线路板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指令获取器、信号转换单元和通讯单元,所述指令获取器识别并获取所述镜头采集到的所述手势动作,所述信号转换单元将所述指令获取器中获得的所述手势动作转换成电信号,所述通讯单元将电线号传递到相应的智能设备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中空结构,且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设置;
还包括第一充电线圈、电池块、线路板、前盖板和后端盖;
其中,所述线路板、所述电池块和所述第一充电线圈依次安装到所述壳体的内部,并按顺序排列设置;且所述电池块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所述线路板邻近所述第一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充电线圈邻近所述第二开口设置;
所述前盖板覆盖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后端盖覆盖所述第二开口;
其中,所述第一充电线圈与所述后端盖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智能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充电线圈与无线充电器相配合进行无线充电;
所述前盖板固定安装有镜头,所述镜头用于采集手势动作;
所述线路板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指令获取器、信号转换单元和通讯单元,所述指令获取器识别并获取所述镜头采集到的所述手势动作,所述信号转换单元将所述指令获取器中获得的所述手势动作转换成电信号,所述通讯单元将电线号传递到相应的智能设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匀光板,所述匀光板设置在所述前盖板和所述线路板之间,所述匀光板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前盖板设有透光部,光线透过所述透光部照射在所述匀光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上设有LED灯,所述LED灯与所述镜头并排设置,所述LED灯与所述镜头靠近设置,所述LED灯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上设有固定连接指令信号灯,所述指令信号灯固定安装在所述前盖板靠近所述线路板的一侧;
所述线路板上设有信号反馈器,所述信号反馈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涛邹景璐孙崇慧曲艺
申请(专利权)人:漫谷科技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