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传文专利>正文

组合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0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组合凳,属于一种可拆装的板凳,它包括其面板和凳腿,面板的下表面及凳腿的上端面上相配合的带有卡边的突筋和凹槽。突筋与凹槽配合后可以互相卡信使面板与凳腿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板面和凳腿在不使用时是能够相互分离的,由于它们皆为平板状,因而放置方便,如放入背包中等等。使用时将凳腿上端面上的配合机构与面板下表面上的导轨配合,并由其配合面使凳腿固定在面板上构成板凳的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使用方便的特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为一种组合凳,属于一种可拆装的板凳。人们在外出郊游或垂钓时经常需要随身携带小板凳,而现有的小板凳一般各部分之间采用固定连接,因而体积较大,且形状不规则而不便携带有的拆装式组合凳虽然可将其变为便于携带的形式,但拆装过程复杂、操作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拆装的组合凳。本技术包括其面板和凳腿,面板的下表面及凳腿的上端面上相配合的带有卡边的突筋和凹槽。在本技术中,若面板上带有突筋,则凳腿的上端面则带有凹槽;若凳腿的面板的下表面带有凹槽,则凳腿上在带有突筋或突块。而且,面板上的相应的机构一般是沿其长度方向的。而突筋及凹槽的截面形状可为T形或燕尾形等带有卡边的形状,从而使两者配合后可以互相卡住使面板与凳腿相互连接。本技术的板面和凳腿在不使用时是能够相互分离的,由于它们皆为平板状。因而放置方便,如放入背包中等等。使用时将凳腿上端面上的配合机构与面板下表面上的导轨配合,并由其配合面使凳腿固定在面板上构成板凳的形状。如果使每一凳腿的一个表面上带有与面板上的导轨截面形状一致的突筋或凹槽,则在不用时可将凳腿表面上的配合机构与面板上的导轨配合,使凳腿的板面与面板累叠放置并固连,从而使其形成的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一般情况下面板的下表面上带有突筋,凳腿上与之配合的机构为与突筋的截面形状相适应的凹槽,这样能够加强面板的受力强度。而突筋及凹槽的截面可呈燕尾状。另外,最好在本技术的凳腿两侧各加装一横撑,横撑与凳腿的侧面有相配合的凹槽。横撑上的凹槽卡入凳腿上的凹槽中,使横撑将两个凳腿连接并固定。凳腿的宽度可设计为小于面板的宽度的形式,面板的下表面及横撑上有相配合的突块和凹槽,从而使拆下的横撑能够固定在凳腿两侧的面板的下表面上、同样,这些突块和凹槽的截面也可为相配合的T形或燕尾形。当面板的下表面带有与横撑配合的突块时,两突块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凳腿的宽度。本技术的横撑最好安装在凳腿的上部以保证其稳定性,如凳腿上的横撑配合槽位于凳腿的上端面处,横撑上的凳腿配合槽和燕尾槽分布在两个相临的面上。这种结构还便于变形操作。将本技术安装后的凳腿可以与面板垂直,也可以使两凳腿形成“八”字形,这时凳腿的两个端面及其上各凹槽的下表面平行且不与凳腿的表面垂直,横撑上的与凳腿配合的凹槽的侧面与凳腿表面的方向一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的侧视图的部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使用状态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使用状态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便携状态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使用状态的主视图;其中,1-突筋,2-面板,3-横撑,4-突块,5-凳腿,6、8-燕尾槽,7-横撑配合槽,9-凳腿配合槽。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由面板2、两个板状的凳腿5和两个横撑3组成。在面板2的下表面上带有一个沿其长度方向、沿面板宽度方向的截面呈燕尾状的突筋1,在突筋1两侧还有两个沿面板长度方向的截面呈燕尾状的突块4,两突块4之间的宽度不小于凳腿5的宽度。每一凳腿5的上端面和一个表面上各有一与突筋1相适应的燕尾状凹槽6、8。凳腿5的两侧面上还各有一个横撑配合槽7。而且,其上端面上的燕尾槽8的底面与凳腿5的上下端面相互平行。在本实施例中,凳腿5上端面上的燕尾槽8的底面与凳腿5表面垂直。另外,每一横撑3上有三个凹槽,两侧的方形槽为凳腿配合槽9,中间的凹槽为与面板2下底面上突块1截面形状对应的燕尾槽。在使用状态下,两凳腿5上端面上的燕尾槽8与突筋1配合,横撑3上的凳腿配合孔9分别卡在两个凳腿5的横撑配合槽7中。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构成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对其相同点不再赘述。所不同的是,实施例二中的凳腿5不与面板2垂直,凳腿5的上下端面及其上各凹槽与上、下底面平行,但不与凳腿5的表面垂直。其中的凹槽包括凳腿5上端面上与本实施例面板2配合的燕尾槽8及凳腿5的两个侧面上与两个横撑配合槽7。与此相适应,每一横撑3上的两个凳腿配合槽9形成“八”字形,它们的侧面与凳腿5的表面方向一致。在本技术的使用状态下,两个凳腿5上端面上的凹槽8与面板2下表面上的突筋1配合,且两个横撑3上的凳腿配合槽9分别与凳腿4两个侧面上的横撑配合槽7配合。将其变为便携状态时,将横撑3外移、凳腿5拆下,并将凳腿5表面上的燕尾槽6与面板2下底面上的突筋1配合,使两个横撑3靠在两个凳腿5的两侧。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使用方便的特点。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凳,包括具面板(2)和板状的凳腿(5),其特征是面板(2)的下表面及凳腿(5)的上端面上相配合的带有卡边的突筋和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凳,其特征是每一凳腿(5)的一个表面上带有与面板(2)上的导轨截面形状一致的突筋或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凳,其特征是所说的导轨为一侧面带有凹槽的突筋(1),凳腿(5)上与之配合的机构为与突筋(1)的截面形状相适应的凹槽(6)、(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凳,其特征是所说的突筋(1)及凹槽(8)截面呈燕尾状。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组合凳,其特征是凳腿(5)两侧各有一横撑(3),横撑(3)与凳腿(5)的侧面有相配合的凹槽(7)、(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凳,其特征是凳腿(5)的宽度小于面板(2)的宽度,面板(2)的下表面及横撑(3)上有相配合的截面呈燕尾状的突块和凹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凳,其特征是面板(2)的下表面带有与横撑(3)配合的突块(4),两突块(4)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凳腿(5)的宽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凳,其特征是凳腿上的横撑配合槽(7)位于凳腿的上端面处,横撑上的凳腿配合槽和燕尾槽分布在两个相临的面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凳,其特征是凳腿(5)的两个端面及其上各凹槽的下表面平行且不与凳腿(5)的表面垂直,横撑(3)上的与凳腿(5)配合的凹槽的侧面与凳腿(5)表面的方向一致。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组合凳,属于一种可拆装的板凳,它包括其面板和凳腿,面板的下表面及凳腿的上端面上相配合的带有卡边的突筋和凹槽。突筋与凹槽配合后可以互相卡住使面板与凳腿相互连接。本技术的板面和凳腿在不使用时是能够相互分离的,由于它们皆为平板状,因而放置方便,如放入背包中等等。使用时将凳腿上端面上的配合机构与面板下表面上的导轨配合,并由其配合面使凳腿固定在面板上构成板凳的形状。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使用方便的特点。文档编号A47C9/10GK2277695SQ9624839公开日1998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26日专利技术者张传文 申请人:张传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凳,包括其面板(2)和板状的凳腿(5),其特征是:面板(2)的下表面及凳腿(5)的上端面上相配合的带有卡边的突筋和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文
申请(专利权)人:张传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