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象探测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83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象探测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包括主体和电路基座,所述主体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嵌合安装有电容基片,所述电路基座的表面安装有传感器本体,且电路基座位于主体的表面中间,所述电路基座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接口,所述传感器本体的表面设置有通口。该气象探测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设有电容基片,电容基片的内部设置有容器盒,主要就是用来填充电容介质物,在介质层内部填充的介质物为干性电容介质物,主要原料为环氧树脂,这样能够避免液态发生泄漏,进而造成操作失误,大大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电容基片的表面设置有面板,面板主要用来保护电容基片,防止电容基片受到水分子的影响,进而造成电容值偏移。

A capacitive humidity sensor for meteorological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象探测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装置
,具体为一种气象探测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各方面的技术不断成熟,对于很多领域都可以进行探测,以达到预测的效果,其中气象就是其中之一,气象是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因此,需要对这方面进行探测,一方面提醒市民,而在这类探测中,湿度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是对空气中的湿度进行探测,以提高探测的精确度,传感器种类也有不同,而这类传感器一般采用的都是电容式的湿度传感器。现代的气象探测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属于传感器设备,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水分渗入量不足,影响精确度,同时,防水结构不够完善,导致部分零件受到水分子的影响,从而造成内部电容值发生偏移,这样就会影响到正常的湿度探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水结构好,水分子渗入足的气象探测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象探测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由于气象探测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水分渗入量不足,影响精确度,同时,防水结构不够完善,导致部分零件受到水分子的影响,从而造成内部电容值发生偏移,这样就会影响到正常的湿度探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象探测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包括主体和电路基座,所述主体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嵌合安装有电容基片,且电容基片的内侧侧壁连接有接头,所述电路基座的表面安装有传感器本体,且电路基座位于主体的表面中间,所述电路基座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接口,所述传感器本体的表面设置有通口。优选的,所述电容基片包括有容器盒、面板、孔洞、隔膜、防水膜和介质层,所述电容基片的内部嵌合有容器盒,且容器盒的内侧设置有防水膜,所述防水膜的内侧设置有介质层,所述电容基片的表面安置有面板,且面板的表面开设有孔洞,所述面板的内部设置有隔膜。优选的,所述隔膜的长度与面板的长度相等,且孔洞沿面板的水平方向均匀设置。优选的,所述容器盒与电容基片之间尺寸相互配合,且容器盒沿电容基片的水平方向等距设置。优选的,所述防水膜的外侧面与容器盒的内侧面紧密贴合,且容器盒的中心线与介质层的中心线相互重合。优选的,所述传感器本体包括有细滤网、感湿高分子膜、高分子膜片、电极、绝缘基座和引脚,所述传感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细滤网,且细滤网的下方安置有感湿高分子膜,所述感湿高分子膜的下方连接有高分子膜片,且高分子膜片远离感湿高分子膜的一端安装有引脚,所述高分子膜片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电极,所述传感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绝缘基座。优选的,所述感湿高分子膜通过高分子膜片与引脚之间相互连接,且引脚关于感湿高分子膜的竖直中心线对称。优选的,所述感湿高分子膜的长度和细滤网的长度一致,同时通口在传感器本体的表面均匀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气象探测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设有电容基片,电容基片的内部设置有容器盒,主要就是用来填充电容介质物,在介质层内部填充的介质物为干性电容介质物,主要原料为环氧树脂,这样能够避免液态发生泄漏,进而造成操作失误,大大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2、电容基片的表面设置有面板,面板主要用来保护电容基片,防止电容基片受到水分子的影响,进而造成电容值偏移,面板表面设置有孔洞,既保证的水分子的渗入以及透气性,同时隔膜的设置,能够阻隔水分子进一步渗入,保护电容介质层不受影响。3、传感器本体内部设置有细滤网,细滤网能够过滤掉水分子中含有的灰尘等颗粒物,保证感湿高分子膜接触的水分子纯度高,含量足,绝缘基座采用的陶瓷材质,陶瓷的绝缘效果比较好,使用寿命长,这样能够防止发生漏电事故,感湿高分子膜与高分子膜片的材质一致,均能够对水分进行吸收,主要用来连接引脚与感湿高分子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体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传感器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电容基片;201、容器盒;202、面板;203、孔洞;204、隔膜;205、防水膜;206、介质层;3、接头;4、电路基座;5、传感器本体;501、细滤网;502、感湿高分子膜;503、高分子膜片;504、电极;505、绝缘基座;506、引脚;6、接口;7、通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气象探测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包括主体1和电路基座4,主体1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嵌合安装有电容基片2,且电容基片2的内侧侧壁连接有接头3,电容基片2包括有容器盒201、面板202、孔洞203、隔膜204、防水膜205和介质层206,电容基片2的内部嵌合有容器盒201,且容器盒201的内侧设置有防水膜205,防水膜205的内侧设置有介质层206,电容基片2的表面安置有面板202,且面板202的表面开设有孔洞203,面板202的内部设置有隔膜204,隔膜204的长度与面板202的长度相等,且孔洞203沿面板202的水平方向均匀设置,容器盒201与电容基片2之间尺寸相互配合,且容器盒201沿电容基片2的水平方向等距设置,防水膜205的外侧面与容器盒201的内侧面紧密贴合,且容器盒201的中心线与介质层206的中心线相互重合,电容基片2的内部设置有容器盒201,主要就是用来填充电容介质物,在介质层206内部填充的介质物为干性电容介质物,主要原料为环氧树脂,这样能够避免液态发生泄漏,进而造成操作失误,大大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电容基片2的表面设置有面板202,面板202主要用来保护电容基片2,防止电容基片2受到水分子的影响,进而造成电容值偏移,面板202表面设置有孔洞203,既保证的水分子的渗入以及透气性,同时隔膜204的设置,能够阻隔水分子进一步渗入,保护电容介质层206不受影响;电路基座4的表面安装有传感器本体5,且电路基座4位于主体1的表面中间,电路基座4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接口6,传感器本体5的表面设置有通口7;传感器本体5包括有细滤网501、感湿高分子膜502、高分子膜片503、电极504、绝缘基座505和引脚506,传感器本体5的内部设置有细滤网501,且细滤网501的下方安置有感湿高分子膜502,感湿高分子膜502的下方连接有高分子膜片503,且高分子膜片503远离感湿高分子膜502的一端安装有引脚506,高分子膜片503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电极504,传感器本体5的底部设置有绝缘基座505,感湿高分子膜502通过高分子膜片503与引脚506之间相互连接,且引脚506关于感湿高分子膜502的竖直中心线对称,感湿高分子膜502的长度和细滤网501的长度一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象探测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包括主体(1)和电路基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嵌合安装有电容基片(2),且电容基片(2)的内侧侧壁连接有接头(3),所述电路基座(4)的表面安装有传感器本体(5),且电路基座(4)位于主体(1)的表面中间,所述电路基座(4)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接口(6),所述传感器本体(5)的表面设置有通口(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象探测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包括主体(1)和电路基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嵌合安装有电容基片(2),且电容基片(2)的内侧侧壁连接有接头(3),所述电路基座(4)的表面安装有传感器本体(5),且电路基座(4)位于主体(1)的表面中间,所述电路基座(4)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接口(6),所述传感器本体(5)的表面设置有通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象探测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基片(2)包括有容器盒(201)、面板(202)、孔洞(203)、隔膜(204)、防水膜(205)和介质层(206),所述电容基片(2)的内部嵌合有容器盒(201),且容器盒(201)的内侧设置有防水膜(205),所述防水膜(205)的内侧设置有介质层(206),所述电容基片(2)的表面安置有面板(202),且面板(202)的表面开设有孔洞(203),所述面板(202)的内部设置有隔膜(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象探测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204)的长度与面板(202)的长度相等,且孔洞(203)沿面板(202)的水平方向均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象探测用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盒(201)与电容基片(2)之间尺寸相互配合,且容器盒(201)沿电容基片(2)的水平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胜林刘荣振罗跃兴朱亚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信大新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