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茶叶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468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茶叶烘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复数个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设有用于放置茶叶的放置盘;所述壳体外侧壁一侧密封设有第一外壳,所述壳体外侧壁另一侧密封设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连接一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内沿进风方向上依次设有过滤网、排风装置、复数个上下依次交替设置的防尘垫、活性炭过滤网、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外壳连接第一出风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生产加工设备领域,通过排风装置将气体引入进风通道,防尘垫对气体进行除尘,活性炭过滤网对空气进行净化,保证茶叶烘干的质量,解决了茶叶烘干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A new type of tea dr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茶叶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生产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茶叶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茶叶为中国人喜爱的,茶叶烘干主要是利用高温破坏酶,制止酶促氧化,增发水分,紧缩茶条,使毛茶充分干燥,防止非酶促氧化,有利于保持品质,散发青臭气,进一步提高和发展香气。人们传统的方式是将茶叶放置于太阳底下进行烘干,不仅周期长,且受环境的限制,在阴天或者阴雨天,烘干效率低,且将茶叶放置于户外容易使茶叶沾上灰尘或者其他异物,影响茶的质量;采用设备进行烘干,采用排风装置和加热组件给烘干装置加热,需对烘干设备内的气体进行排气,而进入烘干装置的气体会夹带些灰尘或者其他异物,影响茶叶的质量,茶叶烘干效率低;且烘干装置排出的风往往都具有一定的热量,造成能源的浪费,加热效率低。专利申请号:201721090136.1,提供了一种茶叶磁选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进料通道、出料通道、下料通道、底板、加热装置、强力磁铁、抽气口,通过加热装置对茶叶进行烘干,通过强力磁铁除去茶叶中的金属杂质,水蒸气通过抽风口排出,然而排出的气体具有一定的热量,造成能源的浪费,加热效率低,且风从进料通道或者出料通道进入,不仅容易阻碍茶叶的运输,而且有可能风会夹带些灰尘或者其他异物掺杂进茶叶内,降低了茶叶的质量,烘干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茶叶烘干装置。其解决了茶叶烘干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茶叶烘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合页门,所述壳体内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复数个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设有用于放置茶叶的放置盘;所述壳体外侧壁一侧密封设有第一外壳,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外壳之间形成进风区,所述第一外壳上设有复数个进风孔,所述壳体外侧壁另一侧密封设有第二外壳,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形成出风区,所述第二外壳上设有复数个出风孔;所述第一外壳连接一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内沿进风方向上依次设有过滤网、排风装置、复数个上下依次交替设置的防尘垫、活性炭过滤网、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外壳连接第一出风通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风通道设于所述第二外壳的下部,所述第二外壳顶端设有一第二出风通道,所述第二出风通道延伸至且连接于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顶部位于排风装置与过滤网之间设有一接口,所述第二出风通道导通连接于接口。所述防尘垫为弧状结构,所述进风通道上设有复数个上下交替的弧状的插槽,所述防尘垫可拆卸地插设于插槽内,所述防尘垫由进风通道的顶部或者底部延伸至中部,所述防尘垫的垂直高度不小于进风通道垂直高度的一半。所述放置台上设有一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复数个透气槽,所述放置台顶部位于放置槽上方可拆卸地设有一网架。所述加热组件由复数个加热管构成。所述排风装置为风扇或风机。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有烘干室,将茶叶平铺至复数个放置盘内,将放置盘分别放置于放置台上,关上合页门,通过排风装置将气体引入进风通道,防尘垫对气体进行除尘,防止气体会夹带些灰尘或者其他异物,影响茶叶的质量,活性炭过滤网对空气进行净化,防止有害气体或其他气体进入,与茶叶发生反应,降低了茶叶的质量;风通过加热组件进行加热,热风缓缓进入进风区,热风通过进风孔进入壳体对茶叶进行加热,这种结构可使得热风均匀进入壳体内,可实现对茶叶的均匀加热;(2)热风通过出风孔进入出风区,由于热空气质量较轻会聚集到顶部,第二外壳顶端设有一第二出风通道,将热风循环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简单实用,其余空气从第一出风通道排出,有利于湿空气的排出;(3)防尘垫为弧状结构,不仅可增大除尘面积,且可减少风的阻力,防尘垫的垂直高度不小于进风通道垂直高度的一半,使得通过的风均可接触防尘垫,能全面有效地除尘,且防尘垫可拆卸,有利于定期对防尘垫的维护更换;(4)放置台顶部位于放置槽上方可拆卸地设有一网架,可防止茶叶飞出,保证烘干的环境,放置槽内设有复数个透气槽,有利于放置台上的空气的流通,增加烘干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进风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进风通道未安装排风装置、防尘垫、活性炭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茶叶烘干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合页门11,壳体1内设有支架12,支架12上设有复数个放置台2,放置台2上设有一放置槽21,放置槽21上设有用于放置茶叶的放置盘22,放置槽21内设有复数个透气槽23,放置台2顶部位于放置槽21上方可拆卸地设有一网架24;壳体1外侧壁一侧密封设有第一外壳3,壳体1与第一外壳3之间形成进风区31,第一外壳3上设有复数个进风孔32,壳体1外侧壁另一侧密封设有第二外壳4,壳体1与第二外壳4之间形成出风区41,第二外壳4上设有复数个出风孔42;第一外壳3连接一进风通道5,进风通道5内沿进风方向上依次设有过滤网51、排风装置52、复数个上下依次交替设置的防尘垫53、活性炭过滤网54、加热组件55;防尘垫53为弧状结构,进风通道5上设有复数个上下交替的弧状的插槽531,防尘垫53可拆卸地插设于插槽531内,防尘垫53由进风通道5的顶部或者底部延伸至中部,防尘垫53的垂直高度不小于进风通道5垂直高度的一半;排风装置52为风扇或风机,第二外壳4连接第一出风通道6,第一出风通道6设于第二外壳4的下部,第二外壳4顶端设有一第二出风通道7,第二出风通道7延伸至且连接于进风通道5,进风通道5顶部位于排风装置52与过滤网51之间设有一接口71,第二出风通道7导通连接于接口71。图2中,最上方的放置槽21上设有放置盘22,其余的放置槽21未设有放置盘22。上述加热组件55由复数个加热管构成,为公知的装置,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进风通道5内分别设有与排风装置52和活性炭过滤网54对应的卡槽56,排风装置52和活性炭过滤网54可通过卡槽56可拆卸地密封设于进风通道5内,过滤网51和加热组件55分别设于进风通道5的两端,这种结构方便维护更换;上述进风通道5可通过螺丝或其他方式可拆卸地密封连接于壳体1,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工作方式是:打开合页门11,将茶叶平铺至复数个放置盘22内,将放置盘22分别放置于放置台2的放置槽21内,放置盘22上的茶叶设于网架24下方,关上合页门11,运行排风装置52和加热组件55,通过排风装置52将气体引入进风通道5,过滤网51可防止较大的物体进入进风通道5,防尘垫53对气体进行除尘,活性炭过滤网54对空气进行净化,风通过加热组件55进行加热,形成热风,热风缓缓进入进风区31,热风通过进风孔32进入壳体1对茶叶进行加热,可实现对茶叶的均匀加热,热风通过出风孔42进入出风区41,热风通过出风孔42进入出风区41,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合页门,所述壳体内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复数个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设有用于放置茶叶的放置盘;所述壳体外侧壁一侧密封设有第一外壳,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外壳之间形成进风区,所述第一外壳上设有复数个进风孔,所述壳体外侧壁另一侧密封设有第二外壳,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形成出风区,所述第二外壳上设有复数个出风孔;所述第一外壳连接一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内沿进风方向上依次设有过滤网、排风装置、复数个上下依次交替设置的防尘垫、活性炭过滤网、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外壳连接第一出风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合页门,所述壳体内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复数个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设有用于放置茶叶的放置盘;所述壳体外侧壁一侧密封设有第一外壳,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外壳之间形成进风区,所述第一外壳上设有复数个进风孔,所述壳体外侧壁另一侧密封设有第二外壳,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形成出风区,所述第二外壳上设有复数个出风孔;所述第一外壳连接一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内沿进风方向上依次设有过滤网、排风装置、复数个上下依次交替设置的防尘垫、活性炭过滤网、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外壳连接第一出风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设于所述第二外壳的下部,所述第二外壳顶端设有一第二出风通道,所述第二出风通道延伸至且连接于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顶部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加友沈瑶生陈英勇江进福郭光候刘小诚林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佳友茶叶机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