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转轴润滑油位上方零部件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539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8:27
一种立式转轴润滑油位上方零部件润滑结构,包括立式转轴,立式转轴的第一端位于润滑油液面的下方,用于装配第一零部件,立式转轴的第二端位于润滑油液面的上方,用于装配第二零部件,还包括润滑油开口槽,所述润滑油开口槽呈螺旋延伸设置在立式转轴的圆周面上,立式转轴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润滑油开口槽的螺旋方向为右旋,立式转轴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润滑油开口槽的螺旋方向为左旋,所述润滑油开口槽的第一端槽口螺旋向下延伸,位于润滑油液面的下方,润滑油开口槽的第二端槽口螺旋向上延伸至第二零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可有效对立式转轴润滑油位上方的零部件进行润滑,延长立式转轴上端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Lubrication structure of parts above the lubricating oil level of vertical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转轴润滑油位上方零部件润滑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润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转轴润滑油位上方零部件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任何机械都离不开润滑。在众多润滑方式中,油浴式润滑具有独特的优点,它不仅有润滑作用,而且还有冷却、防锈、清洁和缓冲等功能。油浴式润滑使用的是液态润滑油,在油面以上的零部件主要是靠飞溅的方式来获得润滑。然而,有些零部件,如立式转轴上端的齿轮、轴承等,在油位以上,润滑效果就不够理想,甚至得不到润滑,这些零部件常常因润滑不到位导致温升过高、磨损较快,更换、维修、损坏的几率大大超过获得良好润滑的零部件。由于立式转轴在机械设备中的使用量较大,因此,如何有效润滑立式转轴上端零部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式转轴润滑油位上方零部件润滑结构,其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可有效对立式转轴润滑油位上方的零部件进行润滑,延长立式转轴上端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转轴润滑油位上方零部件润滑结构,包括立式转轴,立式转轴的第一端位于润滑油液面的下方,用于装配第一零部件,立式转轴的第二端位于润滑油液面的上方,用于装配第二零部件,还包括润滑油开口槽,所述润滑油开口槽呈螺旋延伸设置在立式转轴的圆周面上,立式转轴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润滑油开口槽的螺旋方向为右旋,立式转轴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润滑油开口槽的螺旋方向为左旋,所述润滑油开口槽的第一端槽口螺旋向下延伸,位于润滑油液面的下方,润滑油开口槽的第二端槽口螺旋向上延伸至第二零部件。所述润滑油开口槽通过车削加工设置在立式转轴的圆周面上。所述第一零部件、第二零部件均为轴承,两个轴承之间的立式转轴轴段上设置一个或多个传动用的齿轮。所述立式转轴的圆周面上设置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和立式转轴圆周面之间的空间形成润滑油开口槽。所述润滑油开口槽的横截面呈顶边长、底边短的倒置梯形。所述立式转轴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设有台阶,形成零部件安装段。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立式转轴润滑油位上方零部件润滑结构包括立式转轴,立式转轴的第一端位于润滑油液面的下方,用于装配第一零部件,使第一零部件与润滑油接触,形成油浴式润滑,保证第一零部件润滑充分。立式转轴的第二端位于润滑油液面的上方,用于装配第二零部件,第二零部件位于润滑油液面上方,与润滑油非直接接触。还包括润滑油开口槽,所述润滑油开口槽呈螺旋延伸设置在立式转轴的圆周面上,立式转轴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润滑油开口槽的螺旋方向为右旋,立式转轴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润滑油开口槽的螺旋方向为左旋,所述润滑油开口槽的第一端槽口螺旋向下延伸,位于润滑油液面的下方,使部分润滑油进入润滑油开口槽位于润滑油液面下方的槽段内。润滑油开口槽的第二端槽口螺旋向上延伸至第二零部件。当立式转轴转动(顺时针或逆时针)时,进入润滑油开口槽位于润滑油液面下方槽段的润滑油顺着呈螺旋延伸的润滑油开口槽上升,至第二零部件,对第二零部件进行不间断润滑,上升后的润滑油在重力作用下返回润滑油箱体中,形成循环,有效保证位于润滑油液面上方的第二零部件润滑充分,保证第二零部件长时间正常运转。2、润滑油开口槽的横截面呈顶边长、底边短的倒置梯形,有效提高润滑油单位时间的上升量,对第二零部件的润滑效率高。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立式转轴,2为第一零部件,3为第二零部件,4为润滑油开口槽。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中,未标明具体连接方式的设备,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厂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未标明具体型号的设备,通常为机械领域常规的设备。参见图1,为一种立式转轴润滑油位上方零部件润滑结构的具体实施例。立式转轴润滑油位上方零部件润滑结构包括立式转轴1,立式转轴1的第一端位于润滑油液面的下方,用于装配第一零部件2,立式转轴1的第二端位于润滑油液面的上方,用于装配第二零部件3,本实施例中,立式转轴沿竖直方向延伸,立式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台阶,形成零部件安装段,具体的,第一零部件、第二零部件均为轴承,分别安装在立式转轴两端的零部件安装段上,且轴向定位,对立式转轴起支撑作用,两个轴承之间还可以装配一个或多个齿轮,用于与另一轴传动,当然的,用于装配第一零部件、第二零部件的安装段上也安装其他零部件,如齿轮、离合器等,第一零部件、第二零部件与立式转轴之间的装配方式也可为其他装配方式,如花键连接、螺纹配合、过度配合等。还包括润滑油开口槽4,所述润滑油开口槽4呈螺旋延伸设置在立式转轴1的圆周面上,本实施例中,润滑油开口槽4通过车削加工设置在立式转轴1的圆周面上,也可在立式转轴1的圆周面上设置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和立式转轴1圆周面之间的空间形成润滑油开口槽4,润滑油开口槽4的横截面呈顶边长、底边短的倒置梯形,当然,横截面也可为其他形状,如半圆形或弓形等。呈螺旋延伸的润滑油开口槽的大小和螺距根据立式转轴的齿轮进行确定。立式转轴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润滑油开口槽4的螺旋方向为右旋,立式转轴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润滑油开口槽4的螺旋方向为左旋,本实施例中,立式转轴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呈螺旋延伸的润滑油开口槽的螺旋方向为右旋。所述润滑油开口槽4的第一端槽口螺旋向下延伸,位于润滑油液面的下方,润滑油开口槽4的第二端槽口螺旋向上延伸至第二零部件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位于立式转轴上端的轴承安装在对应的轴承座中,位于润滑油液面上方,与润滑油非接触,位于立式转轴下端的轴承安装在对应的轴承座中,与润滑油接触,形成油浴式润滑。立式转轴在外力驱动下,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进入润滑油开口槽位于润滑油液面下方槽段的润滑油顺着呈螺旋延伸的润滑油开口槽上升,至立式转轴上端的轴承,对该轴承进行不间断润滑,上升后的润滑油在重力作用下返回润滑油箱体中,形成循环,有效保证位于润滑油液面上方的轴承润滑充分,保证两个轴承均长时间正常运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转轴润滑油位上方零部件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转轴(1),立式转轴(1)的第一端位于润滑油液面的下方,用于装配第一零部件(2),立式转轴(1)的第二端位于润滑油液面的上方,用于装配第二零部件(3),/n还包括润滑油开口槽(4),所述润滑油开口槽(4)呈螺旋延伸设置在立式转轴(1)的圆周面上,立式转轴(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润滑油开口槽(4)的螺旋方向为右旋,立式转轴(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润滑油开口槽(4)的螺旋方向为左旋,所述润滑油开口槽(4)的第一端槽口螺旋向下延伸,位于润滑油液面的下方,润滑油开口槽(4)的第二端槽口螺旋向上延伸至第二零部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转轴润滑油位上方零部件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转轴(1),立式转轴(1)的第一端位于润滑油液面的下方,用于装配第一零部件(2),立式转轴(1)的第二端位于润滑油液面的上方,用于装配第二零部件(3),
还包括润滑油开口槽(4),所述润滑油开口槽(4)呈螺旋延伸设置在立式转轴(1)的圆周面上,立式转轴(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润滑油开口槽(4)的螺旋方向为右旋,立式转轴(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润滑油开口槽(4)的螺旋方向为左旋,所述润滑油开口槽(4)的第一端槽口螺旋向下延伸,位于润滑油液面的下方,润滑油开口槽(4)的第二端槽口螺旋向上延伸至第二零部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转轴润滑油位上方零部件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开口槽(4)通过车削加工设置在立式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兴廖泽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斯泰克瑞登梅尔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