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水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485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漏水阀门,包括阀体,阀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对称分布的两个出水口,两个出水口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出水调节机构,出水调节机构包括固定筒、挡片、调节片、转动轴、旋钮和导液座,固定筒的一端与阀体的出水口同轴固定连通在阀体的外壁上,挡片与固定筒同轴固定在固定筒的内壁上,调节片位于挡片和阀体的出水口之间并与挡片抵靠,转动轴与调节片同轴固定连接,转动轴的端部滑动穿过挡片、固定筒、导液座并延伸至导液座的外端,旋钮设置在转动轴的端部;挡片和调节片分别设有导液孔,导液座与排水件固定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对水流进行开关控制,解决了水压高造成的阀门漏水的问题。

A water proof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水阀门
本技术涉及阀门
,尤其是一种防漏水阀门。
技术介绍
现有阀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水压过高会出现漏水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水压过高时,阀板会发生转动,从而使阀板在水压的作用下不能有效对通液孔进行堵紧,如现有申请号为201720013945.6公开的专利文件,其采用的挡水阀板则不能够解决水压高带来漏水的问题、或水阀使用时间长带来的阀门漏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漏水阀门,用于解决阀门因水压过大或者长期使用带来的漏水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漏水阀门,包括阀体,阀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对称分布的两个出水口,两个出水口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出水调节机构,两个出水调节机构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水件,所述出水调节机构包括固定筒、挡片、调节片、转动轴、旋钮和导液座,固定筒的一端与阀体的出水口同轴固定连通在阀体的外壁上,挡片与固定筒同轴固定在固定筒的内壁上,调节片位于挡片和阀体的出水口之间并与挡片抵靠,固定筒另一端上固定有导液座,转动轴与调节片同轴固定连接,转动轴的端部滑动穿过挡片、固定筒、导液座并延伸至导液座的外端,旋钮设置在转动轴的端部;所述挡片和调节片分别设有导液孔;所述导液座与排水件固定连通。优选的,两个出水调节机构中的调节片之间固定有连接件。优选的,连接件包括导杆、导套和弹簧,导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杆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出水调节机构中的调节片上,两个导杆的另一端相互贴近且留有间距,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导杆的另一端,导套滑动设置在两个导杆之间形成封闭空间,且导杆不能相对导套转动。优选的,导杆的另一端设有条形凸起,导套与导杆贴合的内壁上设有条形凹槽,条形凸起卡合在条形凹槽中。优选的,调节片朝向阀体中出水口的一面为凹面。本技术的优点: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直接转动阀板来实现水流控制的方式,此种方式在水压较高时,阀门容易漏水。本实用中通过将挡片和调节片贴合抵靠设置,调节片在挡片表面转动来实现导液孔的疏通或封闭,避免了水压过大将调节片冲开的问题,解决了水压高,阀门漏水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图5是图4中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漏水阀门,包括阀体1,阀体1上设有进水口和对称分布的两个出水口11,两个出水口11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出水调节机构2,两个出水调节机构2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水件3,排水件3用于出水调节机构2中的水导出,排水件3采用液体存储罐和排水管组合使用,液体存储罐的进水端和出水调节机构2的出水端固定连通,液体存储罐中汇集的液体通过排水管排出;出水调节机构2包括固定筒21、挡片22、调节片23、转动轴24、旋钮25和导液座26,固定筒21的一端与阀体1的出水口11同轴固定连通在阀体1的外壁上,挡片22与固定筒21同轴固定在固定筒21的内壁上,调节片23位于挡片22和阀体1的出水口11之间并与挡片22抵靠,固定筒21另一端上固定有导液座26,转动轴24与调节片23同轴固定连接,转动轴24的端部滑动穿过挡片22、固定筒21、导液座26并延伸至导液座26的外端,旋钮25设置在转动轴24的端部;挡片22和调节片23分别设有导液孔;导液座26与排水件3固定连通。在转动旋钮25时,转动轴24带动调节片23转动,挡片22由于固定在固定筒21中而不发生转动,此时通过手动调节旋钮25来使调节片23和挡片22中的导液孔连通或封闭,实现了对水流的调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直接转动阀板来实现水流控制的方式,此种方式在水压较高时,阀门容易漏水。本实用中通过将挡片22和调节片23贴合抵靠设置,调节片23在挡片22表面转动来实现导液孔的疏通或封闭,避免了水压过大将调节片23冲开的问题,解决了水压高,阀门漏水的问题。两个出水调节机构2中的调节片23之间固定有连接件27。连接件27用于使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一个旋钮25来带动两个出水调节机构2中的调节片23转动。连接件27包括导杆41、导套42和弹簧43,导杆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杆41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出水调节机构2中的调节片23上,两个导杆41的另一端相互贴近且留有间距,弹簧4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导杆41的另一端,导套42滑动设置在两个导杆41之间形成封闭空间,且导杆41不能相对导套42转动。弹簧43的作用是通过导杆41来推动两个调节片23反向运动,用于保持调节片23和挡片22始终贴合,避免渗水的现象发生。其中,导杆41的另一端设有条形凸起51,导套42与导杆41贴合的内壁上设有条形凹槽52,条形凸起51卡合在条形凹槽52中。调节片23朝向阀体1中出水口11的一面为凹面,其用于增加调节片23受到水的压力,由于在水压强一定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总体受到的压力越大,此技术特征通过将调节片23受压面设置为凹面来增加调节片23的受压面积,从而间接增加了调节片23对挡片22的压力,使得调节片23和挡片22接触更加紧密。使用时,外部水管中的液体通过阀体1上进水口流入到阀体中,手动旋转旋钮25来使调节片23相对于挡片22转动,调节片23和挡片22上的导液孔贯通时,阀体1中的液体依次通过出水口11、调节片23和挡片22上的导液孔、固定筒21的出水端和导液座26来流入至排水件3中。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而并非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和精神范畴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文字描述、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作出的各种变形、替代和改进,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水阀门,包括阀体(1),阀体(1)上设有进水口和对称分布的两个出水口(11),两个出水口(11)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出水调节机构(2),两个出水调节机构(2)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水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调节机构(2)包括固定筒(21)、挡片(22)、调节片(23)、转动轴(24)、旋钮(25)和导液座(26),固定筒(21)的一端与阀体(1)的出水口(11)同轴固定连通在阀体(1)的外壁上,挡片(22)与固定筒(21)同轴固定在固定筒(21)的内壁上,调节片(23)位于挡片(22)和阀体(1)的出水口(11)之间并与挡片(22)抵靠,固定筒(21)另一端上固定有导液座(26),转动轴(24)与调节片(23)同轴固定连接,转动轴(24)的端部滑动穿过挡片(22)、固定筒(21)、导液座(26)并延伸至导液座(26)的外端,旋钮(25)设置在转动轴(24)的端部;/n所述挡片(22)和调节片(23)分别设有导液孔;所述导液座(26)与排水件(3)固定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水阀门,包括阀体(1),阀体(1)上设有进水口和对称分布的两个出水口(11),两个出水口(11)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出水调节机构(2),两个出水调节机构(2)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水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调节机构(2)包括固定筒(21)、挡片(22)、调节片(23)、转动轴(24)、旋钮(25)和导液座(26),固定筒(21)的一端与阀体(1)的出水口(11)同轴固定连通在阀体(1)的外壁上,挡片(22)与固定筒(21)同轴固定在固定筒(21)的内壁上,调节片(23)位于挡片(22)和阀体(1)的出水口(11)之间并与挡片(22)抵靠,固定筒(21)另一端上固定有导液座(26),转动轴(24)与调节片(23)同轴固定连接,转动轴(24)的端部滑动穿过挡片(22)、固定筒(21)、导液座(26)并延伸至导液座(26)的外端,旋钮(25)设置在转动轴(24)的端部;
所述挡片(22)和调节片(23)分别设有导液孔;所述导液座(26)与排水件(3)固定连通。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逢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凌乐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