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超高压的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482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用于超高压的闸阀,包括闸阀本体,所述闸阀本体的左端贯通连接有第一管道,闸阀本体的下端贯通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闸阀本体内右端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左端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阀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液压缸推动推杆相左移动,使得第一阀头抵住第一管道的管口,同时第一推块带动滑块在滑道上向左移动,滑块带动第二阀头向左移动,第二阀头对准第二管道的管口时,弹性伸缩杆伸长,使第二阀头抵住第二管道的管口,因液压缸的强大推力,使得第一阀头和第二阀头分别牢牢的抵住第一管道的管口和第二管道的管口,起到超高压闸阀的功能。

A gate valve which can be used for ultrahigh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于超高压的闸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闸阀
,具体是一种可用于超高压的闸阀。
技术介绍
闸阀的启闭件是闸板,闸板的运动方向与流体方向相垂直,闸阀只能作全开和全关,不能作调节和节流。闸板有两个密封面,最常用的模式闸板阀的两个密封面形成楔形、楔形角随阀门参数而异,通常为5°,介质温度不高时为2°52'。楔式闸阀的闸板可以做成一个整体,叫做刚性闸板;也可以做成能产生微量变形的闸板,以改善其工艺性,弥补密封面角度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偏差,这种闸板叫做弹性闸板。闸阀关闭时,密封面可以只依靠介质压力来密封,即依靠介质压力将闸板的密封面压向另一侧的阀座来保证密封面的密封,这就是自密封。大部分闸阀是采用强制密封的,即阀门关闭时,要依靠外力强行将闸板压向阀座,以保证密封面的密封性。闸阀的闸板随阀杆一起作直线运动的,叫升降杆闸阀,亦叫明杆闸阀。通常在升降杆上有梯形螺纹,通过阀门顶端的螺母以及阀体上的导槽,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也就是将操作转矩变为操作推力。开启阀门时,当闸板提升高度等于阀门通径的1:1倍时,流体的通道完全畅通,但在运行时,此位置是无法监视的。实际使用时,是以阀杆的顶点作为标志,即开不动的位置,作为它的全开位置。为考虑温度变化出现锁死现象,通常在开到顶点位置上,再倒回1/2-1圈,作为全开阀门的位置。因此,阀门的全开位置,按闸板的位置即行程来确定。有的闸阀,阀杆螺母设在闸板上,手轮转动带动阀杆转动,而使闸板提升,这种阀门叫做旋转杆闸阀,或叫暗杆闸阀。现如今的闸阀都是用于一般压力的闸阀,大多都是手动操作,不具备在超高压的情况下使用,不具备检测管道内的压力,且不具备报警功能,安全性差,为此我们推出一种可用于超高压的闸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超高压的闸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用于超高压的闸阀,包括闸阀本体,所述闸阀本体的左端贯通连接有第一管道,闸阀本体的下端贯通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闸阀本体内右端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左端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阀头,所述第一阀头上设有密封垫,所述第一推块的下端固定连接弹性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杆的下端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块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阀头,所述闸阀本体的内侧底壁上靠近第二管道的管口两侧对称设有滑轨,所述滑块通过连接杆与滑轨之间滑道连接,工作时,液压缸推动推杆相左移动,使得第一阀头抵住第一管道的管口,同时第一推块带动滑块在滑轨上向左移动,滑块带动第二阀头向左移动,当第二阀头对准第二管道的管口时,弹性伸缩杆伸长,使第二阀头抵住第二管道的管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闸阀本体上设有泄流管,所述泄流管上设有泄流阀,用于泄去闸阀内的流体;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管道内设有第一压力感受器,所述第二管道内设有第二压力感受器,第一压力感受器和第二压力感受器分别用于感受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内的压力;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闸阀本体内设有控制器,所述闸阀本体上设有报警灯,所述控制器连接第一压力感受器,第一压力感受器和报警灯,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内的压力压力过高或过低时,通过第一压力感受器和第二压力感受器将压力传递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报警灯发出报警信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阀头和第二阀头上均设有密封垫,使得密封效果更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本技术布局合理,结构巧妙,本技术中通过液压缸推动推杆相左移动,使得第一阀头抵住第一管道的管口,同时第一推块带动滑块在滑道上向左移动,滑块带动第二阀头向左移动,第二阀头对准第二管道的管口时,弹性伸缩杆伸长,使第二阀头抵住第二管道的管口,因液压缸的强大推力,使得第一阀头和第二阀头分别牢牢的抵住第一管道的管口和第二管道的管口,起到超高压情况下关闭阀门的作用;2、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阀头和第二阀头上均设有密封垫,使得密封效果更好;3、本技术中所述闸阀本体内设有控制器,所述闸阀本体上设有报警灯,所述第一管道内设有第一压力感受器,所述第二管道内设有第二压力感受器,起到随时监控管道内的压力,并随时报警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可用于超高压的闸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可用于超高压的闸阀中第二阀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可用于超高压的闸阀中滑块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可用于超高压的闸阀中泄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闸阀本体;2、第一推块;3、密封垫;4、第一压力感受器;5、第一管道;6、第一阀头;7、第二压力感受器;8、第二管道;9、管道座;10、弹性伸缩杆;11、滑块;12、滑轨;13、推杆;14、液压缸;15、控制器;16、报警灯;17、泄流管;18、第二推块;19、第二阀头;20、连接杆;21、管口;22、泄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一种可用于超高压的闸阀,包括闸阀本体1,所述闸阀本体1的左端贯通连接有第一管道5,闸阀本体1的下端贯通连接有第二管道8,所述闸阀本体1内右端设有液压缸14,所述液压缸14的左端连接有推杆13,所述推杆1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2,所述第一推块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阀头6,所述第一阀头6上设有密封垫3,所述第一推块2的下端固定连接弹性伸缩杆10,所述弹性伸缩杆10的下端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块18,所述第二推块18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阀头19,所述闸阀本体1的内侧底壁上靠近第二管道8的管口21两侧对称设有滑轨12,所述滑块11通过连接杆20与滑轨12之间滑动连接,工作时,液压缸14推动推杆13相左移动,使得第一阀头6抵住第一管道5的管口21,同时第一推块2带动滑块11在滑轨12上向左移动,滑块11带动第二阀头19向左移动,当第二阀头19对准第二管道8的管口21时,弹性伸缩杆10伸长,使第二阀头19抵住第二管道8的管口21,所述第一阀头6和第二阀头19上均设有密封垫3,使得密封效果更好;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设如下技术方案:所述闸阀本体1上设有泄流管17,所述泄流管17上设有泄流阀22,用于泄去闸阀内的流体;所述第一管道5内设有第一压力感受器4,所述第二管道8内设有第二压力感受器7,第一压力感受器4和第二压力感受器7分别用于感受第一管道5和第二管道8内的压力;所述闸阀本体1内设有控制器15,所述闸阀本体1上设有报警灯16,所述控制器15连接第一压力感受器4,第一压力感受器4和报警灯16,当第一管道5和第二管道8内的压力压力过高或过低时,通过第一压力感受器4和第二压力感受器7将压力传递控制器15,控制器15控制报警灯16发出报警信号;本技术的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用于超高压的闸阀,包括闸阀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阀本体(1)的左端贯通连接有第一管道(5),闸阀本体(1)的下端贯通连接有第二管道(8),所述闸阀本体(1)内右端设有液压缸(14),所述液压缸(14)的左端连接有推杆(13),所述推杆(1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2),所述第一推块(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阀头(6),所述第一阀头(6)上设有密封垫(3),所述第一推块(2)的下端固定连接弹性伸缩杆(10),所述弹性伸缩杆(10)的下端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块(18),所述第二推块(18)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阀头(19),所述闸阀本体(1)的内侧底壁上靠近第二管道(8)的管口(21)两侧对称设有滑轨(12),所述滑块(11)通过连接杆(20)与滑轨(12)之间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超高压的闸阀,包括闸阀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阀本体(1)的左端贯通连接有第一管道(5),闸阀本体(1)的下端贯通连接有第二管道(8),所述闸阀本体(1)内右端设有液压缸(14),所述液压缸(14)的左端连接有推杆(13),所述推杆(1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2),所述第一推块(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阀头(6),所述第一阀头(6)上设有密封垫(3),所述第一推块(2)的下端固定连接弹性伸缩杆(10),所述弹性伸缩杆(10)的下端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块(18),所述第二推块(18)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阀头(19),所述闸阀本体(1)的内侧底壁上靠近第二管道(8)的管口(21)两侧对称设有滑轨(12),所述滑块(11)通过连接杆(20)与滑轨(12)之间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飞贾亚寒
申请(专利权)人:启源恒成阀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