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防火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278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防火墙,涉及建筑领域。其技术要点是:一种建筑防火墙,包括墙体,墙体侧壁靠近底部的一端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固定有开口向上的储水槽,储水槽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连通有进水管与出水管,进水管与出水管均位于远离储水槽槽底的一端,放置槽远离储水槽槽底的一侧铰接有用于封闭放置槽开口的防尘盖板,防尘盖板远离放置槽槽底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可吸入空气量、降低火场逃生难度的优点。

A kind of building fire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防火墙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防火墙。
技术介绍
在社会生活中,火灾已成为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一种多发性灾害。在火灾发生时,为了降低燃烧物颗粒和二氧化碳的吸入量、为了在夜晚或者光线不足时掌握正确的逃生方向、为了逃生时不被其他人绊倒,此时人们需要挨着墙并沿着墙壁匍匐前进,因此现有的建筑用墙一般都会具有防火功能。在公告号为CN206769136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隔热防火建筑幕墙,包括建筑幕墙本体,建筑幕墙本体上设置有保护盒,保护盒内部中空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挡板,挡板将容纳腔分隔成多个子空腔,每一子空腔内设置有石蜡隔板,石蜡隔板将子空腔分割成两个形状相同的第一反应腔和第二反应腔,第一反应腔和第二反应腔内分别填充有酸性溶液和碳酸钙;保护盒上与子空腔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出气孔;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隔热防火建筑幕墙,当其温度较高或加热时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隔绝建筑幕墙周侧的空气。二氧化碳虽然能够起到削弱火势的作用,但是人们在火灾逃生过程中会挨着幕墙前进,因此在人们逃生路线上的二氧化碳浓度极高,降低幕墙周侧的可吸入空气量,提高火场逃生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防火墙,其具有提高可吸入空气量、降低火场逃生难度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防火墙,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侧壁靠近底部的一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固定有开口向上的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连通有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均位于远离储水槽槽底的一端,所述放置槽远离储水槽槽底的一侧铰接有用于封闭放置槽开口的防尘盖板,所述防尘盖板远离放置槽槽底的一侧设置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发生火灾时,人们顺着墙体匍匐前进。首先,在此过程中,墙体不会喷出二氧化碳,不会降低墙体周侧的可吸入空气量,降低火场逃生难度;其次,由于进水管与出水管远离储水槽的槽底,因此储水槽内会时刻缓存有干净的水,人们在逃生路线上只需要通过把手就能够打开防尘盖板,利用干净的水润湿衣物与身体,并利用润湿的衣物捂住口鼻,不仅提高可吸入空气量,而且降低火场逃生难度。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位于储水槽顶部间隔设置有第一放置板与第二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与第二放置板之间具有间隙且在此间隙内放置有毛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放置板能够起到放置毛巾的作用,第二放置板起到防尘的作用。当火灾发生在夜间时,人们衣物穿着一般较少,此时取下毛巾并润湿即可捂住口鼻以及身体,提高可吸入空气量,降低火场逃生难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放置板位于第二放置板与储水槽之间,所述第一放置板上开设有蒸汽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发生火灾时,储水槽内的水蒸发后会润湿毛巾,在停水时降低储水槽内水的损耗,提高储水槽内水的利用率;同时人们能够直接拿取湿润的毛巾捂住口鼻,缩短火场内的应急反应时间,降低火场逃生难度。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若干应急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夜晚或者光线不足时不仅能够方便人们看清毛巾位置,缩短火场内的应急反应时间,而且还能够起到照明作用,方便人们掌握正确的逃生方向,降低火场逃生难度。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盖板内部中空且其沿墙体长度方向设置为至少两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原本较大的防尘盖板分割成若干较小的防尘盖板,而且防尘盖板内部中空,能够极大的降低防尘盖板的重量,方便人们打开防尘盖板,降低火场逃生难度。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盖板内设置有第一磁铁块,所述墙体位于放置槽上方设置有与第一磁铁块相互吸引的第二磁铁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个防尘盖板掀起后能够被吸附在墙体上,在火灾发生时,防尘盖板被掀起就说明此区域的毛巾已经被人取用,人们可以直接到防尘盖板未打开的区域取用毛巾,缩短火场内的应急反应时间,降低火场逃生难度;同时在掀起防尘盖板后,人们无需腾出手支撑防尘盖板,方便人们应急操作,缩短火场内的应急反应时间。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包括与防尘盖板固定的水平部以及位于水平部远离防尘盖板一侧的竖直部,所述竖直部靠近防尘盖板的一侧设置有隔热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把手被远离墙体一侧的火加热后,人们能够通过接触隔热垫降低被烫伤的风险,方便人们应急操作。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内朝向储水槽的一端均设置有防堵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火灾后,防堵网能够过滤储水槽内的颗粒,避免进水管与出水管堵塞,便于下次储水槽的使用,延长防火墙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放置槽与防尘盖板以及把手,在放置槽内设置储水槽,设置进水管与出水管,在发生火灾时,储水槽内会缓存有干净的水,人们在逃生路线上通过把手能够打开防尘盖板,利用水润湿衣物与身体,并利用润湿的衣物捂住口鼻,不仅提高可吸入空气量,而且降低火场逃生难度;(2)通过设置第一放置板与第二放置板并在二者之间放置毛巾,取下毛巾并润湿即可捂住口鼻以及身体,提高可吸入空气量,降低火场逃生难度;在第一放置板上开设蒸汽孔,提高水的利用率;(3)通过设置第一磁铁块与第二磁铁块,人们无需腾出手支撑防尘盖板,而且能够通过辨别防尘盖板是否打开判断此区域的毛巾是否被取用,缩短火场内的应急反应时间,降低火场逃生难度;(4)通过在放置槽内设置应急灯,起到照明作用,方便人们看清毛巾位置,方便人们掌握正确的逃生方向;设置隔热垫,避免人们在使用把手时被烫伤;设置防堵网,避免进水管与出水管被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面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2中B-B面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墙体;2、放置槽;3、储水槽;4、进水管;5、出水管;6、防尘盖板;7、把手;701、水平部;702、竖直部;8、第一放置板;9、第二放置板;10、毛巾;11、蒸汽孔;12、应急灯;13、第一磁铁块;14、第二磁铁块;15、隔热垫;16、防堵网。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以及上述附图说明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本技术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参照图1,一种建筑防火墙,包括墙体1。参照图2与图3,墙体1侧壁靠近底部的一端开设有长方体状的放置槽2,放置槽2的长度边与墙体1的长度边平行。放置槽2内固定有开口向上的储水槽3,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防火墙,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侧壁靠近底部的一端开设有放置槽(2),所述放置槽(2)内固定有开口向上的储水槽(3),所述储水槽(3)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连通有进水管(4)与出水管(5),所述进水管(4)与出水管(5)均位于远离储水槽(3)槽底的一端,所述放置槽(2)远离储水槽(3)槽底的一侧铰接有用于封闭放置槽(2)开口的防尘盖板(6),所述防尘盖板(6)远离放置槽(2)槽底的一侧设置有把手(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防火墙,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侧壁靠近底部的一端开设有放置槽(2),所述放置槽(2)内固定有开口向上的储水槽(3),所述储水槽(3)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连通有进水管(4)与出水管(5),所述进水管(4)与出水管(5)均位于远离储水槽(3)槽底的一端,所述放置槽(2)远离储水槽(3)槽底的一侧铰接有用于封闭放置槽(2)开口的防尘盖板(6),所述防尘盖板(6)远离放置槽(2)槽底的一侧设置有把手(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火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2)位于储水槽(3)顶部间隔设置有第一放置板(8)与第二放置板(9),所述第一放置板(8)与第二放置板(9)之间具有间隙且在此间隙内放置有毛巾(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防火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板(8)位于第二放置板(9)与储水槽(3)之间,所述第一放置板(8)上开设有蒸汽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菁茹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龙文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