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凹凸移圈针织面料,包括主体和收杆,所述主体的上下两侧设置有面料边角机构,且主体与面料边角机构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面料边角机构靠近主体的一侧固定有收合杆,且主体与收合杆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收合杆的中部安装有活动栓,所述收杆安装于面料边角机构靠近主体的另一侧。该凹凸移圈针织面料,通过螺栓板在面料边角机构和卡合板之间的活动,使得活动的螺栓板卡扣在面料边角机构和卡合板之间,能够将卡合板限位在凹凸移圈针织面料的边角上,有助于预防凹凸移圈针织面料发生边角分段脱落,对凹凸移圈针织面料能够达到收角的效果,便于使用者进行后期收集叠加拆卸,将凹凸移圈针织面料上的卡合板进行拆卸使用。
A kind of concave convex loop shifting knitted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凹凸移圈针织面料
本技术属于针织面料
,具体为一种凹凸移圈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针织面料即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分为纬编和经编,但是凹凸移圈针织面料存在一定的收编弊端,因此需要对凹凸移圈针织面料进行收编改良,市场上的针织面料,凹凸针织面料两侧边角料经常脱线,从而造成凹凸针织面料的收编问题,且凹凸针织面料移圈花纹也容易收编脱线,不易进行后期存放,因此,影响凹凸移圈针织面料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凹凸移圈针织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凹凸移圈针织面料,包括主体和收杆,所述主体的上下两侧设置有面料边角机构,且主体与面料边角机构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面料边角机构靠近主体的一侧固定有收合杆,且主体与收合杆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收合杆的中部安装有活动栓,所述收杆安装于面料边角机构靠近主体的另一侧,且收杆的上下两侧设置有限位机构。优选的,所述面料边角机构包括卡合板和螺栓板,所述面料边角机构的顶端设置有卡合板,且面料边角机构的内部内壁与卡合板的外部外壁之间紧密贴合,所述卡合板的内部连接有螺栓板。优选的,所述卡合板与螺栓板之间为活动连接,且面料边角机构通过卡合板与螺栓板构成卡扣结构。优选的,所述收合杆包括磁石条和连接杆,所述收合杆的内部设置有磁石条,且磁石条的内侧连接有连接杆。优选的,所述磁石条与连接杆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收合杆通过磁石条与活动栓构成拆卸结构。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栓、收管圈和磁石板,所述限位机构的内部中部连接有磁石板,且限位机构与磁石板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机构的外部四周设置有收管圈,且限位机构与收管圈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收管圈的外部分布有固定栓。优选的,所述固定栓与收管圈之间为螺纹连接,且主体通过固定栓与收管圈构成卡合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的面料边角机构通过卡合板与螺栓板构成卡扣结构,能够将卡合板限位在凹凸移圈针织面料的边角上,有助于预防凹凸移圈针织面料发生边角分段脱落,对凹凸移圈针织面料能够达到收角的效果,便于使用者进行后期收集叠加拆卸,将凹凸移圈针织面料上的卡合板进行拆卸使用,2、本技术的收合杆通过磁石条与活动栓构成拆卸结构,当使用者收集凹凸移圈针织面料时,收合杆会卡合在凹凸移圈针织面料的内部,将带有磁石板的限位机构卡合在磁石条之间,安置在收集凹凸移圈针织面料的表面,增加收集凹凸移圈针织面料的重量,便于使用进行收集,有助于保存安置,便于后期使用拆卸裁剪。3、本技术主体通过固定栓与收管圈构成卡合结构,使得限位机构保护在凹凸移圈针织面料的末尾,对凹凸移圈针织面料能够达到末尾防脱线的效果,将磁石板安置在限位机构和收杆之间,便于后期收集卡合在收合杆之间,预防凹凸移圈针织面料收集脱线,从而使用者进行后期整理存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面料边角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收合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限位机构内壁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面料边角机构;201、卡合板;202、螺栓板;3、收杆;4、限位机构;401、固定栓;402、收管圈;403、磁石板;5、收合杆;501、磁石条;502、连接杆;6、活动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凹凸移圈针织面料,包括主体1和收杆3,主体1的上下两侧设置有面料边角机构2,且主体1与面料边角机构2之间为活动连接,面料边角机构2包括卡合板201和螺栓板202,面料边角机构2的顶端设置有卡合板201,且面料边角机构2的内部内壁与卡合板201的外部外壁之间紧密贴合,卡合板201的内部连接有螺栓板202,卡合板201与螺栓板202之间为活动连接,且面料边角机构2通过卡合板201与螺栓板202构成卡扣结构,通过螺栓板202在面料边角机构2和卡合板201之间的活动,使得活动的螺栓板202卡扣在面料边角机构2和卡合板201之间,能够将卡合板201限位在凹凸移圈针织面料的边角上,有助于预防凹凸移圈针织面料发生边角分段脱落,对凹凸移圈针织面料能够达到收角的效果,便于使用者进行后期收集叠加拆卸,将凹凸移圈针织面料上的卡合板201进行拆卸使用,面料边角机构2靠近主体1的一侧固定有收合杆5,且主体1与收合杆5之间为活动连接,收合杆5的中部安装有活动栓6,收杆3安装于面料边角机构2靠近主体1的另一侧,且收杆3的上下两侧设置有限位机构4;收合杆5包括磁石条501和连接杆502,收合杆5的内部设置有磁石条501,且磁石条501的内侧连接有连接杆502,磁石条501与连接杆502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收合杆5通过磁石条501与活动栓6构成拆卸结构,通过活动栓6的螺纹在收合杆5之间的活动,能够将收合杆5固定在主体1上,当使用者收集凹凸移圈针织面料时,收合杆5会卡合在凹凸移圈针织面料的内部,将带有磁石板403的限位机构4卡合在磁石条501之间,安置在收集凹凸移圈针织面料的表面,增加收集凹凸移圈针织面料的重量,便于使用进行收集,有助于保存安置,便于后期使用拆卸裁剪;限位机构4包括固定栓401、收管圈402和磁石板403,限位机构4的内部中部连接有磁石板403,且限位机构4与磁石板403之间为活动连接,限位机构4的外部四周设置有收管圈402,且限位机构4与收管圈402之间为活动连接,收管圈402的外部分布有固定栓401,固定栓401与收管圈402之间为螺纹连接,且主体1通过固定栓401与收管圈402构成卡合结构,通过手动活动固定栓401从而能够将收管圈402固定卡合在限位机构4之间,使得限位机构4保护在凹凸移圈针织面料的末尾,对凹凸移圈针织面料能够达到末尾防脱线的效果,将磁石板403安置在限位机构4和收杆3之间,便于后期收集卡合在收合杆5之间,预防凹凸移圈针织面料收集脱线,从而使用者进行后期整存放。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凹凸移圈针织面料,首先,活动栓6的螺纹在收合杆5之间活动,能够将收合杆5固定在主体1上,当使用者收集凹凸移圈针织面料时,收合杆5会卡合在凹凸移圈针织面料的内部,将带有磁石板403的限位机构4卡合在磁石条501之间,安置在收集凹凸移圈针织面料的表面,增加收集凹凸移圈针织面料的重量,便于使用时进行收集,有助于保存安置,便于后期使用拆卸裁剪;其次,螺栓板202在面料边角机构2和卡合板201之间的活动,使得活动的螺栓板202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凹凸移圈针织面料,包括主体(1)和收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上下两侧设置有面料边角机构(2),且主体(1)与面料边角机构(2)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面料边角机构(2)靠近主体(1)的一侧固定有收合杆(5),且主体(1)与收合杆(5)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收合杆(5)的中部安装有活动栓(6),所述收杆(3)安装于面料边角机构(2)靠近主体(1)的另一侧,且收杆(3)的上下两侧设置有限位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凸移圈针织面料,包括主体(1)和收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上下两侧设置有面料边角机构(2),且主体(1)与面料边角机构(2)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面料边角机构(2)靠近主体(1)的一侧固定有收合杆(5),且主体(1)与收合杆(5)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收合杆(5)的中部安装有活动栓(6),所述收杆(3)安装于面料边角机构(2)靠近主体(1)的另一侧,且收杆(3)的上下两侧设置有限位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凸移圈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边角机构(2)包括卡合板(201)和螺栓板(202),所述面料边角机构(2)的顶端设置有卡合板(201),且面料边角机构(2)的内部内壁与卡合板(201)的外部外壁之间紧密贴合,所述卡合板(201)的内部连接有螺栓板(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凹凸移圈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板(201)与螺栓板(202)之间为活动连接,且面料边角机构(2)通过卡合板(201)与螺栓板(202)构成卡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品,
申请(专利权)人:森宝福建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