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庆专利>正文

组合式电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168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合式电灶具,涉及有电饭锅和炉面电加热的组合式电灶具。旨在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在炊事场所散乱、整体性差、占用空间多、易积污、使用不方便、安全性差等问题。本组合式电灶具包含有电饭锅单元和炉面电加热单元,电饭锅单元有内锅放置部(10)及其中的内锅(37)、电热装置(18)、有控制操作部(61)和感温部(16)的控制装置、电驱动显示部(2)、盖体(114);炉面电加热单元有电热装置(9)、控制操作部(71)、电驱动显示部(2),有一个灶体(3),有一块位于灶体上端面的基板(31),此基板上有至少一个通孔(12),内锅放置部(10)位于通孔中,电热装置(9)位于灶体(3)中。适用于在炊事场所使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电灶具,尤其是涉及有电饭锅和炉面电加热的组合式电灶具的结构。
技术介绍
日常炊事常涉及做饭、煮炊事。所用电加热具种类较多,如常见的电饭锅、电磁灶、电热盘灶具、电辐射加热炉灶。已有的电饭锅,也称电饭煲、电煮饭器,包含锅身,锅身中有上开口筒状腔形的内锅放置部,锅身有上开口的耐热材料制成的筒状的壳和大体相间隔套置在壳外的上开口筒状的外壳,内锅放置部的腔形大体上由筒状的壳成形;在内锅放置部中有可自由装卸的桶形封底的内锅,内锅由金属制成并在其内表面涂附有防粘的氟树脂盐如铁氟龙(teflon)涂层,在内锅放置部的内锅的上开口端沿部比内锅放置部的腔形的上开口端沿部稍高且稍大,并有环周间隙以方便上下装卸和调合对位,且烹调加热是对在内锅放置部的内锅进行,这样有利防溢安全、自然节能保温;在锅身中内锅放置部的腔形的下部装有电热装置如电热盘或感应加热线圈组、在锅身中也或有辅助电加热器,是在内锅放置部的内锅的外侧用于加热内锅;有控制装置,包含检测部,其中有以内锅为感测对象,在锅身装设的感温部,此感温部具有感温元件如热敏电阻、热电阻、双金属片、感温磁钢,此感温部是直接触及在内锅放置部的内锅的外表面以有效、敏感感测内锅的温度,常见已有感温部是将感温元件如热敏电阻装设在一金属罩壳内、此罩壳弹性活动地配装在电热盘中的通孔中并直接弹性触及内锅的外表面,有控制操作部的操作元如可指定煮饭的烹调功能键、预约定时键,有如微电脑CPU构成的控制部,有控制输出执行部如继电器输出电路;有与操作元相应的电驱动显示部的显示元如煮饭功能显示、时间显示;有盖体,盖在内锅上。上述的电饭锅,需煮饭时由用户通过控制操作部的操作元向控制部发出指定煮饭烹调功能的信号并启动后,由控制装置按预定的此一指定煮饭烹调功能的工作步骤程序、相应的控制参数如温度参数和来自检测部的信号,进而由控制部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由控制输出执行部响应执行,控制供给所述电热装置的电力以自动完成此一烹调过程,而不必由人工对烹调过程参数进行跟踪检测和跟踪调节电力,其间,电驱动显示部的显示元显示报知相关信息。上述的电饭锅加热烹调、保温性能好,不须另外收纳内锅,又由于内锅是专配置的,热效率高且加热安全性好。在中国专利公开号CN1279926A的说明书公开介绍了一种减轻锅身及盖体表面脏污、使脏污易于清除的电饭锅,所记载的电饭锅其本体具有构成侧面的非磁性金属材料外侧壁。在中国专利公开号CN1352913A的说明书介绍了一种抑制内锅放置部上沿部时效劣化的电饭锅,所记载的电饭锅其锅身配设有金属制的主体罩。在中国专利公开号CN1202790A的说明书介绍了一种防止溢出、减轻锅体及盖体表面脏污且煮饭效果好的电饭锅,所记载的电饭锅具有在盖体的米汤检测装置。在日常炊事中还常要用到适合于各种常见大小规格的锅具,炊事方式多样的炉面加热灶具(或称炉具),如电磁灶、电热盘灶具、电驱动红外线辐射加热炉灶。这样的炉面加热灶具的灶体上端面为炊事加热界面。上述现有的技术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有电器件安装、散热、烹调节能保温要求,造成电饭锅锅身体积较大;以电饭锅的锅身和、或以盖体外观面作为界面安装控制操作部的操作元,界面区的结构缝隙多,对外观、防水渗、清洁、维修不利且外观面整体性较差;在炊事场所电饭锅的周身外表面易粘油污、又易磨损、清洁不便、不能长期保持如新;电饭锅常依靠其锅身底部摆放在台板上,易碰损锅身,安全性差;电饭锅的内锅是专配的,其炊事加热、控制调节也有专门性,不适合任意以其他常用各式锅具取代内锅进行烹调加热;而电饭锅与已有能适合于各式各样锅具加热的炉面加热灶具放在炊事场所十分散乱、整体性差、占用空间多且有余地、易积污、经常接插电源和拖拉电线不方便不安全;另外,炉面电加热不适合于煮饭对加热温度均衡、温度精确控制、自然保温、内锅收纳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电饭锅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在炊事场所使用安全、方便、外表面整体性好、易于清洁的组合式电灶具。进一步提供一种灶体结构简单,在炊事场所放置方便、方便监视、控制、操作的组合式电灶具。本技术组合式电灶具(参见附图),包含至少二个电加热单元,其中有至少一个电饭锅单元和至少一个炉面电加热单元,上述电饭锅单元有呈上开口筒状腔形的内锅放置部(10),在内锅放置部中有可自由装卸的封底的上开口的内锅(37),有位于内锅外侧的电热装置(18),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含有操作元的控制操作部(61)、与内锅外表面直接接触的感温部(16),有显示元的电驱动显示部(2),内锅上有盖体(114);上述炉面电加热单元包含有电热装置(9)、有操作元的控制操作部(71)、有显示元的电驱动显示部(2),本组合式电灶具有一个灶体(3),有一块位于灶体上端面的基板(31),此基板上有至少一个通孔(12),上述电饭锅单元的内锅放置部(10)位于通孔(12)中,上述电热装置(9)位于灶体(3)中。上述电热装置(9)位于基板(31)的第二通孔(13)部位,上述灶体(3)有呈灶体上端面向外展开的环绕灶体周的周沿边(30)。上述基板(31)可以是玻璃板,所述电热装置(9)位于基板(31)上的第二通孔(13)部位,所述灶体(3)有呈灶体上端面向外展开的环绕灶体周的周沿边(30)。上述基板(31)可以是玻璃板,位于此玻璃板的下侧面有附着层(15),上述电热装置(9)位于基板(31)上的第二通孔(13)部位。上述基板(31)还可以是金属板,上述电热装置(9)位于基板(31)上的第二通孔(13)部位,所述灶体(3)有呈所述基板(31)向外展开的环绕灶体周的周沿边(30)。上述灶体(3)的通孔(12)部位有所述电饭锅单元的环形的护环(11),在灶体(3)中有上述电饭锅单元的呈上开口筒状的壳(33),护环(11)的内周口(4)与壳(33)的上开口口部相接,护环(11)的外周与基板(31)上侧面相接。上述灶体(3)上端面有环绕于内锅放置部(10)的上开口周外的环状凹槽(14),在环状凹槽的内周和外周分别有内环凸状沿(39)和外环凸状沿(38),内环凸状沿内与内锅放置部(10)的上开口相接,外环凸状沿周外与炉面电加热单元的电热装置(9)相间隔。上述灶体(3)中有至少一个电饭锅单元的电驱动显示部(2)的显示元。有与上述灶体(3)和盖体(114)相分离的控制器(6),上述控制操作部(61)在控制器上的操作元有启动键(62)、保温键(67)、清除键(67)、烹调功能选择键(64)中的至少二个。上述的炉面电加热单元可以为电磁炉单元,其电热装置(9)有位于灶体(3)上端面的炉面板(96)和位于炉面板下的感应加热线圈组(91)。本技术组合式电灶具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的优点。(1)本技术组合式电灶具有一个灶体,有电饭锅单元和炉面电加热单元,其中电饭锅单元的内锅放置部位于组合式电灶具的灶体上端面的基板的一通孔中和炉面电加热单元的电热装置位于灶体中的结构;炉面电加热单元的电热装置位于基板上的第二通孔部位的结构。以基板为基础组合成为有电饭锅单元的组合式电灶具,在灶体基板下的电饭锅单元的部分受到基板遮护,灶体整体性好、外观面易保持长久如新、耐磨损、易于清洁、外观好。当基板采用玻璃板、及附着层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电灶具,包含至少二个电加热单元,其中有至少一个电饭锅单元和至少一个炉面电加热单元,上述电饭锅单元有呈上开口筒状腔形的内锅放置部(10),在内锅放置部中有可自由装卸的封底的上开口的内锅(37),有位于内锅外侧的电热装置(18),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含有操作元的控制操作部(61)、与内锅外表面直接接触的感温部(16),有显示元的电驱动显示部(2),内锅上有盖体(114);上述炉面电加热单元包含有电热装置(9)、有操作元的控制操作部(71)、有显示元的电驱动显示部(2),其特征在于:有一个灶体(3),有一块位于灶体上端面的基板(31),此基板上有至少一个通孔(12),上述电饭锅单元的内锅放置部(10)位于通孔(12)中,上述炉面电加热单元的电热装置(9)位于灶体(3)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庆
申请(专利权)人:徐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