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管道井内的构件吊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89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管道井内的构件吊装设备,包括:装载车,包括支承梁,所述支承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辅助滚轮,所述支承梁可拆卸地连接有用于夹持管状构件的两端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位于二所述辅助滚轮之间,所述支承梁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连接有导向环;至少二导向索,所述导向索沿竖直方向安装于管道井内,所述导向环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导向索;以及用于升降所述装载车的升降装置,连接于所述装载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对于超高楼层的构件的运输、吊运、安装作业采用传统人工搬运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

Hoisting equipment for components in pipeline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管道井内的构件吊装设备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管道井内的构件吊装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设计更加美观、大气、造型多变,且建筑结构的高度一直再刷新记录。建筑结构的高度越高,对于机电工程专业设计也就更加系统、更复杂、更多样,由此涉及的各个专业(如给排水、通风空调、消防、强弱电等)设计的各种构件的规格、尺寸、类型就变得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对于超高楼层的构件的运输、吊运、安装作业采用传统人工搬运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用于管道井内的构件吊装设备,以解决对于超高楼层的构件的运输、吊运、安装作业采用传统人工搬运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用于管道井内的构件吊装设备,包括:装载车,包括支承梁,所述支承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辅助滚轮,所述支承梁可拆卸地连接有用于夹持管状构件的两端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位于二所述辅助滚轮之间,所述支承梁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连接有导向环;至少二导向索,所述导向索沿竖直方向安装于管道井内,所述导向环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导向索;以及用于升降所述装载车的升降装置,连接于所述装载车。进一步的,所述支承梁包括第一梁体和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梁体的第二梁体,所述第一夹持臂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梁体,所述第二夹持臂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梁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梁体和所述第二梁体分别形成有多个紧固孔,多个所述紧固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梁体错位叠合于所述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和所述第二梁体的对应的至少二所述紧固孔中分别插设有紧固件以固定所述支承梁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梁体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翼缘板,二所述第一翼缘板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一夹持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臂的第一端弯折形成第一防脱钩,所述第一翼缘板形成有第一条形孔和连通于所述第一条形孔的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与所述第二条形孔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一条形孔的长度与所述第一防脱钩宽度相适配,所述第一夹持臂插设于所述第二条形孔中,所述第一防脱钩抵顶于所述第一翼缘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夹持臂的第二端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支承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远离所述支承梁的端部安装有所述辅助滚轮。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管道井的上洞口的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缠绕有吊索,所述吊索连接于所述支承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臂形成有二第一夹持部,二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形成有供所述管状构件的管壁嵌设的第一夹持空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持臂形成有二第二夹持部,二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有供所述管状构件的管壁嵌设的第二夹持空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用于管道井内的构件吊装设备通过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将管状构件夹持装载在支承梁上,利用升降装载于管道井内升降运输,利用滑设于导向索的限位杆用以控制装载车的行走路线,防止装载车的侧倾、偏位、碰撞结构等不可控现象的发生,此外导向索和辅助滚轮可以使得装载小车行驶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管道井内的构件吊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载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载车的装载管道护板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载车的装载小口径套管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载车的装载大口径套管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管道井内的构件吊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载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载车的装载管道护板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载车的装载小口径套管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载车的装载大口径套管的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管道井内的构件吊装设备,包括:装载车1、导向索2和升降装置3。装载车1用于设置于管道井4内。具体的,装载车1包括第一夹持臂12、第二夹持臂13和限位杆14。在管道井内,支承梁11竖向设置。支承梁11的长度方向扇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辅助滚轮13和辅助滚轮16。支承梁11可拆卸地连接有第一夹持臂12和第二夹持臂13。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位于二辅助滚轮之间。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用于夹持管状构件的两端的。支承梁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连接有限位杆14。限位杆14的远离支承梁的一端连接有导向环。导向索2的数量至少有两根。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索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导向索对称设置于装载车的两侧。导向索2沿竖直方向安装于管道井4内。导向环可活动地套设于导向索2。升降装置3安装于管道井4的上方。升降装置3用于在管道井内垂直升降装载车1。本技术的用于管道井内的构件吊装设备通过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将管状构件夹持装载在支承梁上,利用升降装载于管道井内升降运输,利用滑设于导向索的限位杆用以控制装载车的行走路线,防止装载车的侧倾、偏位、碰撞结构等不可控现象的发生,此外导向索和辅助滚轮可以使得装载小车行驶稳定。本技术的用于管道井内的构件吊装设备是一种安装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拆装省时省力,并且能起到有效导向保护作用的可重复使用的吊装导向防护固定系统,综合考虑后续构件套管、固定件等配套设施的施工,将机电系统的管状构件安装形成一整套施工流程,一条龙完成到位,提高一次验收的成功率100%。本技术的用于管道井内的构件吊装设备的工作流程:首先将构件固定在装载车上,人工推动装载车使得构件由堆场运输至管道井(吊装位置),准备吊运;将管道井的顶层设置的升降装置连接于装载车,固定牢靠,依靠升降装置将该装载有构件的装载车一同开始吊运;将装载有构件的装载车吊运到指定位置后,根据基准定位线,调整构件位置,开始固定并完成整个过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臂形成有两个第一夹持部121。两个第一夹持部之间形成有供管状构件的管壁嵌设的第一夹持空间。同样的,第二夹持13臂形成有两个第二夹持部131。两个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有供管状构件的管壁嵌设的第二夹持空间。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支承梁11包括第一梁体111和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梁体111的第二梁体112。第一夹持臂12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梁体111。第二夹持臂13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梁体112。第一梁体111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梁体112以方便卸载管状构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管道井内的构件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装载车,包括支承梁,所述支承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辅助滚轮,所述支承梁可拆卸地连接有用于夹持管状构件的两端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位于二所述辅助滚轮之间,所述支承梁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连接有导向环;/n至少二导向索,所述导向索沿竖直方向安装于管道井内,所述导向环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导向索;以及/n用于升降所述装载车的升降装置,连接于所述装载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管道井内的构件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载车,包括支承梁,所述支承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辅助滚轮,所述支承梁可拆卸地连接有用于夹持管状构件的两端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位于二所述辅助滚轮之间,所述支承梁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连接有导向环;
至少二导向索,所述导向索沿竖直方向安装于管道井内,所述导向环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导向索;以及
用于升降所述装载车的升降装置,连接于所述装载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道井内的构件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梁包括第一梁体和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梁体的第二梁体,所述第一夹持臂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梁体,所述第二夹持臂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梁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管道井内的构件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和所述第二梁体分别形成有多个紧固孔,多个所述紧固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梁体错位叠合于所述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和所述第二梁体的对应的至少二所述紧固孔中分别插设有紧固件以固定所述支承梁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管道井内的构件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翼缘板,二所述第一翼缘板分别可拆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兵颜峻生李学香张学伟张友杰余绍乐王云陈新喜李赟郭志鑫吴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