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管静电防护装置及气力输送实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3810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弯管静电防护装置及气力输送实验系统,该弯管静电防护装置包括弯管的弯角两侧相对设置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之间形成弯角电场,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之间电连接直流电源部和滑动变阻器,所述滑动变阻器能滑动改变所述弯角电场力的大小。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得输送颗粒在电场中受力平衡,避免输送颗粒碰撞弯管的弯角处侧壁,减小弯管的磨损,有效保护弯管,提高输送颗粒的物料运输效率。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device and pneumatic conveying experimental system for elb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弯管静电防护装置及气力输送实验系统
本技术涉及气力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弯管静电防护装置及气力输送实验系统。
技术介绍
气力输送实验系统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制药等行业,以及材料加工中颗粒物料的运输。在气力输送实验系统中由于颗粒与管壁间的碰撞、摩擦,颗粒与系统管道壁面有获得静电电荷的趋势,弯管壁的磨损最为严重。系统组件上电荷积累伴随着电荷随时放电的危险,同时系统中静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颗粒物传输效率。因此,有效地对管道进行静电防护对颗粒物料流动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本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弯管静电防护装置及气力输送实验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管静电防护装置及气力输送实验系统,该技术能使得输送颗粒在电场中受力平衡,避免输送颗粒碰撞弯管的弯角处侧壁,减小弯管的磨损,有效保护弯管,提高输送颗粒的物料运输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弯管静电防护装置,包括弯管的弯角两侧相对设置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之间形成弯角电场,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之间电连接直流电源部和滑动变阻器,所述滑动变阻器能滑动改变所述弯角电场力的大小。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均为铜板,所述第一平板位于所述弯角的内侧,所述第二平板位于所述弯角的外侧。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这样实现,一种气力输送实验系统,包括弯管,所述弯管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直管部和竖直设置的第二直管部,所述第一直管部和所述第二直管部之间设置弯角连通;所述弯角处设置前述的弯管静电防护装置,所述第一直管部处设置能测量弯管内颗粒电荷的模块化参数电流互感器,所述第一直管部处还设置能测量弯管内感应电流的感应电流测量部;所述第一直管部的入口与一气固旋转阀的出口连通设置,所述气固旋转阀的入口处连接进料部和进气部,所述进料部用于填入输送颗粒,所述进气部用于输入压缩空气,所述气固旋转阀用于气固两相混合;所述第二直管部的出口能与所述进料部连通;所述进料部和所述感应电流测量部均接地处理。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电流测量部包括包覆于所述第一直管部上的导引部,所述导引部电连接于一接地处理的静电仪上,所述静电仪用于测量所述弯管的感应电流,所述静电仪与一计算机电连接;所述模块化参数电流互感器与所述计算机电连接。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引部包括包覆于所述第一直管部外壁上的第一铝箔纸层,所述第一铝箔纸层的外壁上包覆能绝缘的高分子膜层,所述高分子膜层的外壁上包覆第二铝箔纸层;所述第一铝箔纸层、所述高分子膜层和所述第二铝箔纸层呈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铝箔纸层、所述高分子膜层和所述第二铝箔纸层构成导行系统;所述第一铝箔纸层上电连接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静电仪的高电位;所述第二铝箔纸层上电连接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静电仪的低电位;所述第二铝箔纸层接地处理。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料部包括进料回收料斗,所述进料回收料斗的出口连通设置中间料斗,所述中间料斗的出口通过进料控制阀连通所述气固旋转阀。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料斗上连接设置电子称重器。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部包括气流控制阀,所述气流控制阀的出口连通气流干燥器,所述气流干燥器的出口连通设置能监控空气流量的转子流量计,所述转子流量计的出口连通所述气固旋转阀。由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弯管静电防护装置及气力输送实验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弯管静电防护装置中,通过控制滑动变阻器大小,使得两个平板产生的电场力与输送颗粒所受静电力大小相等,使得输送颗粒在电场中受力平衡,避免输送颗粒碰撞弯管的弯角处侧壁,减小弯管的磨损,有效保护弯管,提高输送颗粒的物料运输效率;本技术提供的气力输送实验系统中,采用了弯管静电防护装置,使得输送颗粒在电场中受力平衡,避免输送颗粒碰撞弯管的弯角处侧壁,减小弯管的磨损,有效保护弯管,提高输送颗粒的物料运输效率;本技术提供的气力输送实验系统中还设置模块化参数电流互感器和感应电流测量部,能对气力输送过程中摩擦产生的感应电流进行实时在线测量,测量的精度高,提高了测量过程感应电流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气力输送实验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剖视图。图中:100、气力输送实验系统;1、弯管静电防护装置;11、第一平板;12、第二平板;13、直流电源部;14、滑动变阻器;2、弯管;20、弯角;21、第一直管部;22、第二直管部;3、模块化参数电流互感器;4、感应电流测量部;41、导引部;411、第一铝箔纸层;412、高分子膜层;413、第二铝箔纸层;42、静电仪;43、计算机;5、气固旋转阀;6、进料部;61、进料回收料斗;62、中间料斗;63、进料控制阀;64、电子称重器;65、回料控制阀;7、进气部;71、气流控制阀;72、气流干燥器;73、转子流量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此描述的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技术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弯管静电防护装置1,包括弯管2的弯角20两侧相对设置的第一平板11和第二平板12,第一平板11和第二平板12之间形成弯角电场,第一平板11和第二平板12之间电连接直流电源部13和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管静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弯管的弯角两侧相对设置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之间形成弯角电场,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之间电连接直流电源部和滑动变阻器,所述滑动变阻器能滑动改变所述弯角电场力的大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管静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弯管的弯角两侧相对设置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之间形成弯角电场,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之间电连接直流电源部和滑动变阻器,所述滑动变阻器能滑动改变所述弯角电场力的大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静电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均为铜板,所述第一平板位于所述弯角的内侧,所述第二平板位于所述弯角的外侧。


3.一种气力输送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弯管,所述弯管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直管部和竖直设置的第二直管部,所述第一直管部和所述第二直管部之间设置弯角连通;所述弯角处设置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弯管静电防护装置,所述第一直管部处设置能测量弯管内颗粒电荷的模块化参数电流互感器,所述第一直管部处还设置能测量弯管内感应电流的感应电流测量部;所述第一直管部的入口与一气固旋转阀的出口连通设置,所述气固旋转阀的入口处连接进料部和进气部,所述进料部用于填入输送颗粒,所述进气部用于输入压缩空气,所述气固旋转阀用于气固两相混合;所述第二直管部的出口能与所述进料部连通;所述进料部和所述感应电流测量部均接地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力输送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流测量部包括包覆于所述第一直管部上的导引部,所述导引部电连接于一接地处理的静电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彦琳姚军房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