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罩式FTU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72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罩式FTU结构,包括罩式外壳、电池盒和连接杆,罩式外壳、电池盒铰接在连接杆上;罩式外壳的由上部罩体和下部底座组成,其中上部罩体旋紧在下部底座上;上部罩体由顶部门盖和下部环形罩体组成,门盖通过销轴铰接在环形罩体的顶部,通过打开门盖对罩体内的线路板进行散热;电池盒为方形的箱体,在该箱体的一侧面设为箱门,该箱门通过合页铰接在箱体上,通过打开箱门对箱体内的电池进行散热,从而保护了蓄电池及线路板。

A cover type FTU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罩式FTU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罩式FTU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罩式FTU结构。
技术介绍
FTU是安装在配电室或馈线上的智能终端设备。它可以与远方的配电子站通信,将配电设备的运行数据发送到配电子站,还可以接受配电子站的控制命令,对配电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柜式FTU和罩式FTU,其中,罩式FTU主要由罩式外壳和电池盒组成,罩式外壳内集中有多个线路板,电池盒内放置有蓄电池或者超级电容,用于给多个线路板供电。由于,现有的罩式外壳和电池盒均为密闭式设计,如图1所示,在高温环境下运行或者内部出现短路造成产生大量的热量后不能够及时进行散热,那无疑会烧坏FTU。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新型的罩式FTU结构。本专利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罩式FTU结构,包括罩式外壳、电池盒和连接杆,所述罩式外壳、电池盒铰接在连接杆上;所述罩式外壳的由上部罩体和下部底座组成,其中上部罩体旋紧在下部底座上;所述上部罩体由顶部门盖和下部环形罩体组成,所述门盖通过销轴铰接在环形罩体的顶部,通过打开门盖对罩体内的线路板进行散热;所述电池盒为方形的箱体,在该箱体的一侧面设为箱门,该箱门通过合页铰接在箱体上,通过打开箱门对箱体内的电池进行散热。进一步,所述电池盒内设有自动散热系统;所述自动散热系统包括电磁铁Ⅰ、弹簧和测温控制系统Ⅰ;所述电磁铁Ⅰ安装在箱门上,在所述箱体的开口面处安装有凸耳Ⅰ,该凸耳Ⅰ的外侧面处设有凹槽,该凹槽内装有所述弹簧,且该弹簧从凹槽内伸出预设长度,所述电磁铁Ⅰ产生的磁力大于弹簧的弹力;当电磁铁Ⅰ通过测温控制系统Ⅰ控制通电产生磁性压缩弹簧后吸附在凸耳Ⅰ上,从而实现箱门关闭在箱体上;当电磁铁Ⅰ通过测温控制系统Ⅰ控制断电失去磁性后,箱门在压缩后的弹簧弹力下立刻打开,从而实现箱体内的散热。进一步,所述测温控制系统Ⅰ包括设置在电池盒中的温度传感器、处理器和继电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用于将检测的温度信息实时传递给处理器;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与处理器的输出端相连,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接在电磁铁Ⅰ的电源线中。进一步,所述罩式外壳内设有自动散热系统;所述自动散热系统包括电磁铁Ⅱ、扭簧和测温控制系统Ⅱ;所述电磁铁Ⅱ安装在门盖上,在环形罩体的上部开口面处安装有铁性材质的凸耳Ⅱ,所述扭簧串接在销轴中,且扭簧一自由端抵在门盖上,另一自由端抵在环形罩体上,所述电磁铁Ⅱ产生的磁力大于扭簧的弹力;当电磁铁Ⅱ通过测温控制系统Ⅱ控制通电产生磁性压紧扭簧后吸附在凸耳Ⅱ上,从而实现门盖关闭在环形罩体上;当电磁铁Ⅱ通过测温控制系统Ⅱ控制断电失去磁性后,门盖在压紧后的扭簧弹力下立刻打开,从而实现罩式外壳内的散热。进一步,所述环形罩体的中部设有三角架,该三角架中安装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与测温控制系统Ⅱ相连,通过测温控制系统Ⅱ控制实现排风扇的启停。进一步,所述测温控制系统Ⅱ包括设置在罩式外壳内的温度传感器、处理器和继电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用于将检测的温度信息实时传递给处理器;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与处理器的输出端相连,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Ⅰ串接在电磁铁Ⅱ的电源线中,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Ⅱ串接在排风扇的电源线中。进一步,所述门盖与环形罩体之间设有密封胶垫,用以放置雨水渗入到环形罩体内。进一步,所述箱门与箱体之间设有密封胶垫,用以放置雨水渗入到箱体内。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当电池盒内的蓄电池发生短路情况下会出现大量的热量,此时,测温控制系统Ⅰ控制电磁铁Ⅰ断电失去磁性后,箱门在压缩后的弹簧弹力下立刻打开,从而实现箱体内的散热;当罩式外壳内的线路板发生短路情况下会出现大量的热量,此时,测温控制系统Ⅱ控制电磁铁Ⅱ断电失去磁性后,门盖在压紧后的扭簧弹力下立刻打开,此时排风扇旋转,从而实现柜体内的快速散热。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的现有的罩式FTU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改进后的罩式FTU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改进后的罩式壳体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改进后的电池箱体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测温控制系统Ⅰ控制原理图;图6为图5的电路原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测温控制系统Ⅱ控制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图3、图4所示,一种罩式FTU结构,包括罩式外壳10、电池盒20和连接杆30,罩式外壳10、电池盒20铰接在连接杆30上;罩式外壳10的由上部罩体101和下部底座102组成,其中上部罩体101旋紧在下部底座102上;上部罩体由顶部门盖103和下部环形罩体104组成,门盖103通过销轴105铰接在环形罩体104的顶部,通过打开门盖103对罩体内的线路板进行散热;电池盒20为方形的箱体201,在该箱体201的一侧面设为箱门202,该箱门202通过合页铰接在箱体201上,通过打开箱门202对箱体201内的电池进行散热。进一步方案:电池盒20内设有自动散热系统;自动散热系统包括电磁铁Ⅰ203、弹簧204和测温控制系统Ⅰ;电磁铁Ⅰ203安装在箱门202上,在箱体201的开口面处安装有铁性材质的凸耳Ⅰ205,该凸耳Ⅰ205的外侧面处设有凹槽,该凹槽内装有弹簧204,且该弹簧204从凹槽内伸出预设长度,电磁铁Ⅰ203产生的磁力大于弹簧204的弹力;当电磁铁Ⅰ203通过测温控制系统Ⅰ控制通电产生磁性压缩弹簧204后吸附在凸耳Ⅰ205上,从而实现箱门202关闭在箱体201上;当电磁铁Ⅰ203通过测温控制系统Ⅰ控制断电失去磁性后,箱门202在压缩后的弹簧204弹力下立刻打开,从而实现箱体201内的散热。以下给出上述实施例关于测温控制系统Ⅰ一优选实施例:如图5、图6所示,测温控制系统Ⅰ包括设置在电池盒20中的温度传感器、处理器和继电器;温度传感器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用于将检测的温度信息实时传递给处理器;继电器的线圈与处理器的输出端相连,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接在电磁铁Ⅰ的电源线中。进一步方案:罩式外壳10内设有自动散热系统;自动散热系统包括电磁铁Ⅱ、扭簧和测温控制系统Ⅱ;电磁铁Ⅱ安装在门盖103上,在环形罩体104的上部开口面处安装有铁性材质的凸耳Ⅱ106,扭簧串接在销轴105中,且扭簧一自由端抵在门盖103上,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罩式FTU结构,包括罩式外壳、电池盒和连接杆,所述罩式外壳、电池盒铰接在连接杆上;其特征在于:/n所述罩式外壳的由上部罩体和下部底座组成,其中上部罩体旋紧在下部底座上;/n所述上部罩体由顶部门盖和下部环形罩体组成,所述门盖通过销轴铰接在环形罩体的顶部,通过打开门盖对罩体内的线路板进行散热;/n所述电池盒为方形的箱体,在该箱体的一侧面设为箱门,该箱门通过合页铰接在箱体上,通过打开箱门对箱体内的电池进行散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罩式FTU结构,包括罩式外壳、电池盒和连接杆,所述罩式外壳、电池盒铰接在连接杆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式外壳的由上部罩体和下部底座组成,其中上部罩体旋紧在下部底座上;
所述上部罩体由顶部门盖和下部环形罩体组成,所述门盖通过销轴铰接在环形罩体的顶部,通过打开门盖对罩体内的线路板进行散热;
所述电池盒为方形的箱体,在该箱体的一侧面设为箱门,该箱门通过合页铰接在箱体上,通过打开箱门对箱体内的电池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罩式FTU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内设有自动散热系统;所述自动散热系统包括电磁铁Ⅰ、弹簧和测温控制系统Ⅰ;
所述电磁铁Ⅰ安装在箱门上,在所述箱体的开口面处安装有凸耳Ⅰ,该凸耳Ⅰ的外侧面处设有凹槽,该凹槽内装有所述弹簧,且该弹簧从凹槽内伸出预设长度,所述电磁铁Ⅰ产生的磁力大于弹簧的弹力;
当电磁铁Ⅰ通过测温控制系统Ⅰ控制通电产生磁性压缩弹簧后吸附在凸耳Ⅰ上,从而实现箱门关闭在箱体上;
当电磁铁Ⅰ通过测温控制系统Ⅰ控制断电失去磁性后,箱门在压缩后的弹簧弹力下立刻打开,从而实现箱体内的散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罩式FTU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控制系统Ⅰ包括设置在电池盒中的温度传感器、处理器和继电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用于将检测的温度信息实时传递给处理器;
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与处理器的输出端相连,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接在电磁铁Ⅰ的电源线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罩式FTU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董琦邸俊俊贾鑫鑫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森电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