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回收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70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回收厢,其包括电动车体和设置在电动车体后部的厢体,厢体的上部开设至少一个投放口,每个投放口对应一个垃圾种类,厢体的内腔形成置物舱,每个投放口对应一个置物舱,厢体的侧部安装有与各置物舱一一对应的厢门;置物舱内设置称重托架,称重托架上可拆卸式的安装有置物袋,称重托架上安装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设置在电动车体驾驶室内的系统后台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规划区域内任意移动,区域内的投放者不用移动即可随时随地投放废品,该回收厢对传统回收箱的内部结构进行改进,增加了收储容量,简化了收储流程,结构简单,实施方便,易于推广。

Mobile recovery com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回收厢
本技术涉及可回收废品物件或物料的贮存或运输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移动式回收厢。
技术介绍
生活垃圾中存在大量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将该部分资源回收利用,不仅会改善城市环境,还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传统模式下,对于有回收价值的废品,先由专人上门回收,然后再汇集到废品回收站集中处理。显然,传统的垃圾回收模式耗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人们需要将垃圾先存放在自己家中,攒到一定数量才联系废品回收人员上门回收,造成诸多不便,导致很多人将具有回收价值的废品或垃圾直接丢弃到垃圾箱中。目前很多小区也有垃圾分类回收箱,需要人们将垃圾分类后投入正确的箱体内,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人们往往很难将垃圾正确分类,随意丢弃现象严重,给后续的回收处理带来不便。另外,即使居民小区里有垃圾回收箱,回收箱只能放置在固定位置,导致有些居民楼的住户距离回收箱较远,人们往往不愿意行走很长的距离去投放垃圾,尤其是当垃圾较多或重量较重时。基于上述问题,本案申请人研发出一种移动式回收厢,该回收厢能简化废品分类回收流程,降低废品分类回收难度,引导民众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式回收厢,该回收厢能简化废品分类回收流程、降低废品分类回收难度,且回收厢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便于实施推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移动式回收厢包括电动车体和设置在电动车体后部的厢体,其结构特点是厢体的上部开设至少一个投放口,每个投放口对应一个垃圾种类,厢体的内腔形成置物舱,每个投放口对应一个置物舱,厢体的侧部安装有与各置物舱一一对应的厢门;置物舱内设置称重托架,称重托架上可拆卸式的安装有置物袋,称重托架上安装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设置在电动车体驾驶室内的系统后台电连接。优选的,厢体上在每个投放口的顶部安装一个摄像头,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优选的,称重托架包括底架和垂直固接在底架周圈的多根立柱,立柱顶端的内侧设置挂钩,置物袋的周圈连接有可挂接在挂钩上的挂耳;称重传感器安装在称重托架的底部。优选的,所述厢体在投放口的入口处铰装有翻转门;投放口的其中一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投放电子元器件的副投放孔;厢体的内部在与副投放孔对应的位置上倾斜安装有导向板。优选的,所述电动车体上在每个厢门的下方安装一个伸缩平台,伸缩平台由平台电机驱动或由手动抽拉。上述结构中,厢体依托于电动车体,可跟随车体移动,整车可一直停候在小区的某个位置处,当投放者需要投放废品物件或物料时,联系收购员(驾驶员)将车开到投放者楼下,投放者根据自己的废品种类,分别投放到相应的投放口中,称重传感器称出重量,并将重量数值在驾驶室的系统后台上显示出来,收购员根据收购价格和重量算出收购价钱并交给投放者即完成了废品分类回收。回收到的废品物料或物件暂存在厢体内,当置物袋装满时,收购员将厢体转运到废品回收站集中处理。可见,借助本技术,收购员只需驾驶电动车在一定区域内行驶即可,投放和分类过程均由投放者自行完成,简化了废品回收流程,强化了民众的垃圾分类意识。每个投放口对应设置一个摄像头,对应的摄像头可实时采集投放现场的视频信息,收购员在驾驶室内即可实时监控投放现场,当投放者出现错投或乱投时,驾驶员会提醒投放者注意。本技术对厢体内部结构进行改进,将称重托架做成框架形结构,框架的立柱顶端设置挂钩,置物袋上设置挂耳,当置物袋满载时,只需将其从挂钩上取下即可,操作更方便省力。采用袋式结构,也方便了对垃圾进行收储和封装处理,为后续的审核检验提供了保障;同时,每个置物袋内盛装的为一个种类的垃圾,不用再和其它垃圾混合,不需再次分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袋式结构和传统的筒式结构相比,由于其为柔性收储,其收储量更多且其自身也能循环使用。在投放口的侧部设置副投放孔,副投放孔用于投放电池、线路板、过期药物等有毒或重污染垃圾,对应的设置导向板,电池等垃圾从副投放孔进入后能沿导向板顺畅滑入置物袋中。由于投放口的高度较高,在每个厢门下方安装一个伸缩平台,也即每个投放口对应一个伸缩平台,原始状态下,各伸缩平台缩回车体内,当投放者选择某一投放口时,手动将伸缩平台拉出或者通过开关控制平台电机将伸缩平台推出,用户站在伸缩平台上向投放口投放垃圾,投放完成后再将伸缩平台收回。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回收厢可在规划区域内任意移动,区域内的投放者不用移动即可随时随地投放废品,实现了区域全覆盖;同时,该回收厢对传统回收箱的内部结构进行改进,采用框架式结构配合袋式收储方式,增加了收储容量,简化了收储流程,结构简单,实施方便,易于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厢体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的移动式回收厢包括电动车体2和设置在电动车体2后部的厢体8,厢体8的上部开设至少一个投放口9,每个投放口9对应一个垃圾种类,厢体8的内腔形成置物舱,每个投放口9对应一个置物舱,厢体8的侧部安装有与各置物舱一一对应的厢门10;置物舱内设置称重托架11,称重托架11上可拆卸式的安装有置物袋12,称重托架11上安装有称重传感器13,称重传感器13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14电连接;控制器14与设置在电动车体驾驶室内的系统后台电连接。其中,生活中常见的可回收废品物件或物料包括织物、金属、废纸、玻璃、塑料五种,因此,本案中优选的,投放口9包括织物投放口、金属投放口、废纸投放口、玻璃投放口、塑料投放口共五个,在厢体8的两个侧部各设置两个,厢体8的后部设置一个。另外,本案中涉及的电路结构中,称重传感器、控制器、系统后台组成的整体相当于电子称,控制器用于接收称重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并经A/D转换电路变换为数字信号,系统后台则相当于一个显示屏,其用于将采集到的数字信号显示出来。称重传感器13检测到的重量信号经过控制器14处理后换算成重量数值并显示在系统后台上,系统后台相当于车载电脑,其具有显示屏,可直接显示与每个投放口9对应的重量数值,以方便收购员计算对应种类废品的收购价格。该部分电路结构仅涉及信号采集、A/D转换以及数值显示,相当于传统的电子秤,不需要复杂的编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实现。同时,本案的重点在于厢体的内、外部结构的改进,上述的电路结构也并不是本案的核心。参照附图,厢体8依托于电动车体2,可跟随车体移动,整车可一直停候在小区的某个位置处,当投放者需要投放废品物件或物料时,联系收购员(驾驶员)将车开到投放者楼下,投放者根据自己的废品种类,分别投放到相应的投放口9中,称重传感器13称出重量,并将重量数值在驾驶室的系统后台上显示出来,收购员根据收购价格和重量算出收购价钱并交给投放者即完成了废品分类回收。回收到的废品物料或物件暂存在厢体内,当置物袋装满时,收购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回收厢,包括电动车体(2)和设置在电动车体(2)后部的厢体(8),其特征是厢体(8)的上部开设至少一个投放口(9),每个投放口(9)对应一个垃圾种类,厢体(8)的内腔形成置物舱,每个投放口(9)对应一个置物舱,厢体(8)的侧部安装有与各置物舱一一对应的厢门(10);置物舱内设置称重托架(11),称重托架(11)上可拆卸式的安装有置物袋(12),称重托架(11)上安装有称重传感器(13),称重传感器(13)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14)电连接;控制器(14)与设置在电动车体驾驶室内的系统后台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06 CN 20182145450361.一种移动式回收厢,包括电动车体(2)和设置在电动车体(2)后部的厢体(8),其特征是厢体(8)的上部开设至少一个投放口(9),每个投放口(9)对应一个垃圾种类,厢体(8)的内腔形成置物舱,每个投放口(9)对应一个置物舱,厢体(8)的侧部安装有与各置物舱一一对应的厢门(10);置物舱内设置称重托架(11),称重托架(11)上可拆卸式的安装有置物袋(12),称重托架(11)上安装有称重传感器(13),称重传感器(13)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14)电连接;控制器(14)与设置在电动车体驾驶室内的系统后台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回收厢,其特征是厢体(8)上在每个投放口(9)的顶部安装一个摄像头(16),摄像头(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美好生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