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TC场景下的车辆大小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355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ETC场景下的车辆大小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包括:通过安装在预设高度H的雷达获取车辆与雷达的距离R和车辆的俯仰角θ;根据预设高度H、距离R和俯仰角θ得到车辆的高度h;根据所述车辆的高度h对车辆大小进行分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ETC场景下的车辆大小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均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对车辆进行大小分类、避免漏扣费等优点。

A vehicle size recognition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medium in ETC sce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TC场景下的车辆大小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ETC
,具体涉及一种ETC场景下的车辆大小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ETC是一种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虽然便捷,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前面大车后面跟了一个小车的情况,如果跟车比较近的情况,可能会造成遮挡,导致紧跟在大车后面的小车不能成功扣费。目前常规采用图像识别,并结合深度学习的方法对车辆进行分类。虽然深度学习方法在目标分类中优势明显,但是操作复杂、成本高且处理耗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的ETC场景下的车辆大小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ETC场景下的车辆大小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通过安装在预设高度H的雷达获取车辆与雷达的距离R和车辆的俯仰角θ;S02、根据预设高度H、距离R和俯仰角θ得到车辆的高度h;S03、根据所述车辆的高度h对车辆大小进行分类。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02中,车辆的高度h的具体计算过程为:2.1)根据公式(1.3)求解出车辆与雷达的垂直高度LABLAB=Rcos(θ)(1.3)2.2)根据公式(1.4)求解出车辆的高度hh=H-LAB(1.4)。或者步骤S02中,车辆的高度h通过公式(1.12)得到在步骤S02与步骤S03之间,还包括步骤S02a:通过对多次测量的车辆高度h进行加权,得到最终的车辆高度。在步骤S02a中,最终的车辆高度hfinal为其中hi为第i次测量的车辆高度,i=1,...,n。或者在步骤S02a中,最终的车辆高度hfinal为其中hi为第i次测量的车辆高度,SNRi为测量信噪比,i=1,...,n。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ETC场景下的车辆大小识别装置,包括安装于预设高度H的雷达,用于检测车辆与雷达的距离R和车辆的俯仰角θ,并根据预设高度H、距离R和俯仰角θ得到车辆的高度h,再根据所述车辆的高度h对车辆大小进行分类。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一种ETC场景下的车辆大小识别系统,包括:第一模块,用于通过安装在预设高度H的雷达获取车辆与雷达的距离R和车辆的俯仰角θ;第二模块,用于根据预设高度H、距离R和俯仰角θ得到车辆的高度h;第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高度h对车辆大小进行分类。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ETC场景下的车辆大小识别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ETC场景下的车辆大小识别方法的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ETC场景下的车辆大小识别方法及装置,采用雷达获取车辆距离R和车辆的俯仰角θ,再得到车辆高度h,从而对车辆大小进行分类,便于后续同一区域内一大一小两辆车的识别,从而便于ETC装置根据雷达提供的上述信息进行辅助扣费,避免出现漏扣费;上述方案成本低、操作简便,适用于只需要进行大小车进行区分的场景。本专利技术的ETC场景下的车辆大小识别方法及装置,在求取车辆高度h时,采用余弦定理或者相似三角形原理进行求解,计算过程简单可靠;并在后续基于平均加权或信噪比加权,从而提高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测高过程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测高过程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ETC场景下的车辆大小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通过安装在预设高度H的雷达获取车辆与雷达的距离R和车辆的俯仰角θ;S02、根据预设高度H、距离R和俯仰角θ得到车辆的高度h;S03、根据所述车辆的高度h对车辆大小进行分类。本专利技术的ETC场景下的车辆大小识别方法,采用雷达获取车辆距离R和车辆的俯仰角θ,再得到车辆高度h,从而对车辆大小进行分类,便于后续同一区域内一大一小两辆车的识别,从而便于ETC装置根据雷达提供的上述信息进行辅助扣费,避免出现漏扣费;其中ETC扣费是扣费装置对所监控区域进行波束扫描,扫描到车前挡风玻璃上的扣费装置后进行扣费,如果一辆小车跟在了一辆大车后面,挡住了扣费卡,会导致扣费不成功;在上述雷达识别两辆车后,可告诉扣费装置,当前扣费区域中存在两辆车,如果ETC只扣费一辆车,则说明当前存在逃费的情况,可以调出监控查询。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步骤S02中,车辆的高度h的具体计算过程为(即图1中的余弦定理求解):2.1)根据公式(1.3)求解出车辆与雷达的垂直高度LABLAB=Rcos(θ)(1.3)2.2)根据公式(1.4)求解出车辆的高度hh=H-LAB(1.4)。当然,也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方式对车辆高度h进行求解,如图3所示,将图中车辆去掉,三角形ABC和三角形CDE为相似三角形。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相关定理可以得出:式中,LAB为线段AB的长度,LBC为线段BC的长度,LDE为线段DE的长度;LAB=Rcos(θ)(1.9)LBC=Rsin(θ)(1.10)LDE=Htan(θ)-LBC(1.11)将公式(1.9)~公式(1.11)带入公式(1.8)中,即可求解出车辆的高度h为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02与步骤S03之间,还包括步骤S02a,用于获得更精准的高度,具体通过平均加权得到:对n次的测量结果求平均,即最终的车辆高度hfinal为其中hi为第i次测量的车辆高度,i=1,...,n,其中加权次数n的选取通常和雷达的刷新率相关,雷达的刷新率越高,n可以选取的越大。当然,在步骤S02a中,最终的车辆高度hfinal也可以基于信噪比加权得到:其中hi为第i次测量的车辆高度,SNRi为测量信噪比,i=1,...,n;其中加权次数n的选取通常和雷达的刷新率相关,雷达的刷新率越高,n可以选取的越大。本专利技术相应公开了一种ETC场景下的车辆大小识别装置,包括安装于预设高度H的雷达,用于检测车辆与雷达的距离R和车辆的俯仰角θ,并根据预设高度H、距离R和俯仰角θ得到车辆的高度h,再根据所述车辆的高度h对车辆大小进行分类。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同样具有如上方法所述的优点,而且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稳定可靠。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一种ETC场景下的车辆大小识别系统,包括:第一模块,用于通过安装在预设高度H的雷达获取车辆与雷达的距离R和车辆的俯仰角θ;第二模块,用于根据预设高度H、距离R和俯仰角θ得到车辆的高度h;第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高度h对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ETC场景下的车辆大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01、通过安装在预设高度H的雷达获取车辆与雷达的距离R和车辆的俯仰角θ;/nS02、根据预设高度H、距离R和俯仰角θ得到车辆的高度h;/nS03、根据所述车辆的高度h对车辆大小进行分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TC场景下的车辆大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通过安装在预设高度H的雷达获取车辆与雷达的距离R和车辆的俯仰角θ;
S02、根据预设高度H、距离R和俯仰角θ得到车辆的高度h;
S03、根据所述车辆的高度h对车辆大小进行分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TC场景下的车辆大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2中,车辆的高度h的具体计算过程为:
2.1)根据公式(1.3)求解出车辆与雷达的垂直高度LAB
LAB=Rcos(θ)(1.3)
2.2)根据公式(1.4)求解出车辆的高度h
h=H-LAB(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TC场景下的车辆大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2中,车辆的高度h通过公式(1.12)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ETC场景下的车辆大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02与步骤S03之间,还包括步骤S02a:通过对多次测量的车辆高度h进行加权,得到最终的车辆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ETC场景下的车辆大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02a中,最终的车辆高度hfinal为



其中hi为第i次测量的车辆高度,i=1,...,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驰张伟王平何宁宇谭梦瑶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纳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