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空气悬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366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空气悬置结构,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主簧与附簧,附簧包括中部向上高起的环形底片、以及衔接在底片上端面中部的圆筒件,圆筒件的顶面封口衔接在主簧内底面,圆筒件内嵌支架,支架底部向外弯折嵌入底片,底片的外边缘向下延伸出圆环件,圆环件外套带有气孔的底盘,圆筒件的上端面、底片的中部均排列有气孔。设置有附簧结构提供高阻尼,配合主簧实现衰减大振幅振动的效果。

New air moun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空气悬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空气悬置结构。
技术介绍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是汽车整车振动的一部分,它对车身振动和车室内噪声水平都有较大的影响,悬置系统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车的振动噪声水平,是影响乘坐舒适性的重要因素。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主要振动来源是工作过程中其自身产生的往复不平衡惯性力和力矩波动,另外汽车在各种路面上行驶,由于路面不平度引起的振动激励也会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产生影响。因此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主要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降低动力总成传递给车身的振动和控制动力总成位移。目前现有的橡胶悬置、液压悬置、甚至是空气悬置,都存在一定的问题:1.纯橡胶悬置在低频大振幅时阻尼角较小;2.液压悬置在低频大振幅时可以提供大的阻尼,但是成本高,有阻尼液泄露风险,在高频时会产生高频硬化现象,影响隔振性能;3.传统空气悬置阻尼角略高于纯橡胶悬置,但依旧达不到理想数值,且对衰减低频大振幅振动的效果不明显。本技术专利技术人设计了新型空气悬置,在低频大振幅下可以实现较高的阻尼角,对衰减大振幅振动有更好的表现,而且在高频小振幅下不会有明显的硬化显现,隔振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空气悬置结构,设置有附簧结构提供高阻尼,配合主簧实现衰减大振幅振动的效果。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新型空气悬置结构,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主簧与附簧,所述的附簧包括中部向上高起的环形底片、以及衔接在底片上端面中部的圆筒件,所述的圆筒件的顶面封口衔接在主簧内底面,所述的圆筒件内嵌支架,所述的支架底部向外弯折嵌入底片,所述的底片的外边缘向下延伸出圆环件,所述的圆环件外套带有气孔的底盘,所述的圆筒件的上端面、底片的中部均排列有气孔。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底盘与圆环件之间设置有嵌圈,嵌圈的横截面为Z形结构,所述的嵌圈包括联接的外环、中环与内环,所述的外环依托在底片的边缘并与底片共顶面,所述的内环嵌入圆环件外壁面,所述的中环贴合在圆环件外壁面。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底盘的横截面成U型结构,且底盘的边缘处设置成外弯的弧形面与所述的嵌圈相适应,所述的底盘边缘托鱼外环下方并位于壳体。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主簧包括内芯、外管与橡胶件,所述的内芯成上部圆管件、下部圆锥件的结构,且在圆管件与圆锥件衔接处的外周设置挡板。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橡胶件将圆锥件、挡板包裹在内并且设置在挡板外周的部分向下倾斜延伸成环件,所述的环件的内底面成圆锥面。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外管包括包裹在环件外周面的上圈与适应外壳内壁面设置的下圈,所述的上圈的横截面为倾斜面,所述的下圈的底面与底盘接触连接,所述的上圈、下圈之间弯折过渡。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壳体包括直径不同的上盖与底壳,所述的上盖的直径小于底壳的直径,所述的上盖内壁面与橡胶件上部的外表面之间存在间距,所述的上盖顶面为环状结构且设置有气孔,所述的橡胶件上部伸出上盖。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壳体顶面还安装有垫块,所述的橡胶件上部伸出垫块,所述的垫块的上端面为外凸的弧形面,且在弧形面分布有多个沿径向设置狭长型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置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置了附簧结构,附簧包括中部向上高起的环形底片、以及衔接在底片上端面中部的圆筒件,圆筒件的顶面封口衔接在主簧内底面,圆环件外套带有气孔的底盘,所述的圆筒件的上端面、底片的中部均排列有气孔。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附簧将通过气孔将内部空气压出,附簧提供了高阻尼,配合主簧实现衰减大振幅振动的效果。此外圆筒件内嵌支架,支架底部向外弯折嵌入底片,底片的外边缘向下延伸出圆环件。设置上述结构的支架,有效提高附簧的结构强度,提高结构的支撑程度。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新型空气悬置结构,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主簧与附簧,附簧包括中部向上高起的环形底片1、以及衔接在底片1上端面中部的圆筒件2,圆筒件2的顶面封口衔接在主簧内底面,圆筒件2内嵌支架3,支架3底部向外弯折嵌入底片1,底片1的外边缘向下延伸出圆环件4,圆环件4外套带有气孔的底盘5,圆筒件2的上端面、底片1的中部均排列有气孔。底盘5与圆环件4之间设置有嵌圈6,嵌圈6的横截面为Z形结构,嵌圈6包括联接的外环、中环与内环,外环依托在底片1的边缘并与底片1共顶面,内环嵌入圆环件4外壁面,中环贴合在圆环件4外壁面。设置嵌圈6,进一步加固底盘5与圆环件4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底盘5的横截面成U型结构,且底盘5的边缘处设置成外弯的弧形面与嵌圈6相适应,底盘5边缘托鱼外环下方并位于壳体。优选设计底盘5结构,底盘5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上述的支架3也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主簧包括内芯7、外管8与橡胶件9,内芯7成上部圆管件、下部圆锥件的结构,且在圆管件与圆锥件衔接处的外周设置挡板11。橡胶件9将圆锥件、挡板11包裹在内并且设置在挡板11外周的部分向下倾斜延伸成环件10,环件10的内底面成圆锥面。外管8包括包裹在环件10外周面的上圈与适应外壳内壁面设置的下圈,上圈的横截面为倾斜面,下圈的底面与底盘5接触连接,上圈、下圈之间弯折过渡。合理设计主簧结构可满足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降噪、减振缓冲等NVH性能要求,可靠性及零件的生产效率也得到提高。壳体包括直径不同的上盖12与底壳13,上盖12的直径小于底壳13的直径,上盖12内壁面与橡胶件9上部的外表面之间存在间距,上盖12顶面为环状结构且设置有气孔,橡胶件9上部伸出上盖。壳体顶面还安装有垫块14,橡胶件9上部伸出垫块,垫块14的上端面为外凸的弧形面,且在弧形面分布有多个沿径向设置狭长型凹槽,凹槽内设置孔。以上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新型空气悬置结构,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主簧与附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簧包括中部向上高起的环形底片、以及衔接在底片上端面中部的圆筒件,所述的圆筒件的顶面封口衔接在主簧内底面,所述的圆筒件内嵌支架,所述的支架底部向外弯折嵌入底片,所述的底片的外边缘向下延伸出圆环件,所述的圆环件外套带有气孔的底盘,所述的圆筒件的上端面、底片的中部均排列有气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空气悬置结构,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主簧与附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簧包括中部向上高起的环形底片、以及衔接在底片上端面中部的圆筒件,所述的圆筒件的顶面封口衔接在主簧内底面,所述的圆筒件内嵌支架,所述的支架底部向外弯折嵌入底片,所述的底片的外边缘向下延伸出圆环件,所述的圆环件外套带有气孔的底盘,所述的圆筒件的上端面、底片的中部均排列有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空气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与圆环件之间设置有嵌圈,嵌圈的横截面为Z形结构,所述的嵌圈包括联接的外环、中环与内环,所述的外环依托在底片的边缘并与底片共顶面,所述的内环嵌入圆环件外壁面,所述的中环贴合在圆环件外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空气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的横截面成U型结构,且底盘的边缘处设置成外弯的弧形面与所述的嵌圈相适应,所述的底盘边缘托鱼外环下方并位于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空气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簧包括内芯、外管与橡胶件,所述的内芯成上部圆管件、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霄峰冯祥民徐海瑞刘娟
申请(专利权)人:建新赵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