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圈复合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90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0:50
一种动圈复合冷却结构,包括风道(1)以及冷却风机,所述风道(1)经过动圈绕组(3),所述风道(1)的出风口(4)设于台体底部,并接所述冷却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喷嘴(5),这些喷嘴(5)朝向动圈绕组(3)的内侧表面或/和外侧表面布置,这些喷嘴(5)经水管接高压水源,以此工作时以水雾喷洒动圈绕组(3)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强制风冷的基础上,增设了对动圈绕组的喷雾冷却,大大提高了动圈的冷却效率,提高动圈的稳定性,而且结构简洁易操作。

A compound cooling structure of moving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圈复合冷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境试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振动试验设备上的动圈复合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振动试验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力学环境试验。电动振动试验系统主要由电动振动台体、冷却单元(比如风机)、功率放大器和控制器等。电动振动台体是系统重要的一部分,并由冷却单元对其台体进行冷却,主要包含了磁路组件、动圈组件、上导向组件、下导向与支撑组件、上部罩和下部罩。动圈组件包含动圈骨架部分和圆柱环型的绕组部分。影响振动台体稳定性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动圈的绕组部分因过热损坏。目前,动圈冷却方式分为水冷和强制风冷两种。水冷台体的绕组线圈采用空心结构,内部通有冷却水,但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可靠性低。所以,电动振动台体的冷却方式优先选用强制风冷的方式,具体一实例可参见专利CN2585212Y,但是强制风冷有一个缺点:冷却效率较低,会导致台体的动圈冷却不充分而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圈复合冷却结构,在基本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大幅提升冷却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圈复合冷却结构,包括风道以及冷却风机,所述风道经过动圈绕组,所述风道的出风口设于台体底部,并接所述冷却风机;还包括若干喷嘴,这些喷嘴朝向动圈绕组的内侧表面或/和外侧表面布置,且这些喷嘴经水管接高压水源,以此工作时以水雾喷洒动圈绕组表面。上述方案中,在所述动圈绕组的内侧和外侧均设置所述喷嘴,这些喷嘴对应朝向动圈绕组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进一步,有以下两方案:一是所述喷嘴在动圈绕组轴向上呈至少两层设置,在每层中位于动圈绕组内侧的喷嘴和动圈绕组外侧的喷嘴在动圈绕组的周向上的位置相对准。二是所述喷嘴在动圈绕组轴向上呈至少两层设置,在每层中位于动圈绕组内侧的喷嘴和动圈绕组外侧的喷嘴在动圈绕组的周向上的位置相错开。上述方案中,所述喷嘴经水管汇总后经一电磁阀接所述高压水源。可以根据实时状态和需求,由控制信号来控制电磁阀的通断,实现喷嘴的连续喷或间断式喷,甚至各喷嘴可由多个电磁阀来控制,可以实现喷嘴的分组交替式工作。进一步,所述电磁阀和所述高压水源之间还串设有过滤器。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在强制风冷的基础上,增设了对动圈绕组的喷雾冷却,大大提高了动圈的冷却效率,提高动圈的稳定性,而且结构简洁易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动振动台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喷嘴布局及水路连接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风道;2、台体;3、动圈绕组;4、出风口;5、喷嘴;6、电磁阀;7、高压水源;8、过滤器;9、励磁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种动圈复合冷却结构:参见图1~2所示:一电动振动台,如图1所示,由台体2、励磁组件9、动圈等主要部件组成,所述台体2包括中心磁极和筒状的磁缸构件,所述动圈由动圈骨架和动圈绕组3组成,动圈绕组3正位于中心磁极和筒状的磁缸构件之间的环形间隙(工作气隙)内。所述台体2上至少设有一种风道1,该种风道1是经过中心磁极和筒状的磁缸构件之间的环形间隙(工作气隙)的,即也可以说风道1是经过动圈绕组3的,该风道1的出风口4正设于台体2底部,并接所述冷却风机,以此构成强制风冷。较佳的,所述电动振动台的台体2上还设有第二种风道,该风道是开设于筒状的磁缸构件上,经过励磁组件9。上述两种风道在台体2底部汇合接于同一出风口4上。而本实施例动圈复合冷却结构,除上述风道的设计外,还增设了若干喷嘴5,这些喷嘴5设置于动圈绕组3的内侧和外侧,且对应朝向动圈绕组3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布置,这些喷嘴5经水管接高压水源,以此工作时以水雾喷洒动圈绕组3表面。具体,所述喷嘴5在动圈绕组3轴向上呈至少两层设置,在每层中位于动圈绕组3内侧的喷嘴5和动圈绕组3外侧的喷嘴5在动圈绕组3的周向上的位置相对准。具体,各所述喷嘴5经水管汇总后经一电磁阀6、过滤器8接高压水源7。这里的高压水源可以外接厂区内已有的有一定压力的水源,也可以是直接在此经一水泵接水原,来提供有一定压力的水。若干个喷嘴5为均匀分布在动圈绕组3的周向上,具体是设一组或多组的喷嘴5,每组喷嘴5的数量根据振动台体情况和冷却需求来设计。为了保证单组的每个喷嘴5喷洒量均等,这些喷嘴5的水路需一样长度。本实施例工作时,高压水源的水经过过滤器8的过滤,再通过电磁阀6,然后经过分流到达每个喷嘴5,每个喷嘴均对准动圈绕组3的方向进行喷洒;同时,风机工作,在风道1内形成较强的空气流动,这些强风既对动圈绕组3起到降温冷却作用,又能够把风道1内的水蒸气经出风口4自然带出台体,从而对动圈绕组3进行了非常有效地冷却。可以根据实时状态和需求,由控制信号来控制电磁阀6的通断,实现喷嘴的连续喷或间断式喷,甚至各喷嘴可由多个电磁阀来控制,可以实现喷嘴的分组交替式工作。考虑到台体底部可能会有积水问题,还可在台体底面上开设排水口,以用于定期排水。通道产生的水雾都是由风经出风口4带出,故排水口只要定期排一下就可以。上述实施例为优选举例,实际中,还可有以下变化:1、喷嘴5可以仅设于动圈绕组3的内侧,仅对动圈绕组3的内侧表面喷洒;2、喷嘴5可以仅设于动圈绕组3的外侧,仅对动圈绕组3的外侧表面喷洒;3、位于动圈绕组3内侧的喷嘴5和动圈绕组3外侧的喷嘴5在动圈绕组3的周向上的位置相错开,错开布置可以达到更佳的降温效果。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圈复合冷却结构,包括风道(1)以及冷却风机,所述风道(1)经过动圈绕组(3),所述风道(1)的出风口(4)设于台体(2)底部,并接所述冷却风机;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若干喷嘴(5),这些喷嘴(5)朝向动圈绕组(3)的内侧表面或/和外侧表面布置,这些喷嘴(5)经水管接高压水源,以此工作时以水雾喷洒动圈绕组(3)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圈复合冷却结构,包括风道(1)以及冷却风机,所述风道(1)经过动圈绕组(3),所述风道(1)的出风口(4)设于台体(2)底部,并接所述冷却风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若干喷嘴(5),这些喷嘴(5)朝向动圈绕组(3)的内侧表面或/和外侧表面布置,这些喷嘴(5)经水管接高压水源,以此工作时以水雾喷洒动圈绕组(3)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动圈复合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圈绕组(3)的内侧和外侧均设置所述喷嘴(5),这些喷嘴(5)朝向动圈绕组(3)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动圈复合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5)在动圈绕组(3)轴向上呈至少两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玉刚朱江峰赵斌葛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试试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