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懿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前盖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62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盖模具,包括下模座和上模座,所述下模座的顶部与上模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需要冲压的零件放置到落料凸模上,通过上模座向下与下模座压合将需要冲压的零件进行冲压,需要冲压的零件被设置的推件块推进落料凹模中与拉伸凸模贴合,通过设置弹簧为了缓冲上模座在向下挤压时产生的压力,通过设置拉伸凸模和落料凹模为了方便将工件完全填充在拉伸凸模和落料凹模之间,多余的余料通过挤压被压料零件剪切到余料槽中,减少了板体缺陷、板体开裂等,提高了汽车前盖的冲压良品率,减少了工件冲压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A kind of die for automobile front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盖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是一种汽车前盖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前盖板即汽车引擎盖板,是汽车发动机的外部保护装置。汽车引擎盖板通常需要通过冲压成型,通过将盖板原料放置于上模体与下模体之间,而后通过上模体与下模体的压合进行盖板成型。在冲压过程中若出现冲压缺陷,导致盖板无法使用,会导致盖板的生产成本增高。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进行冲压工作时引发工件的质量问题,如板体缺陷、板体开裂等,导致引擎盖板的冲压良品率较低,增加了工件冲压成本,拉深过程极易造成原料破裂,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盖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前盖模具,包括下模座和上模座,所述下模座的顶部与上模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座的内部包括卸料板、导套、顶杆、弹簧、落料凸模和压料零件,所述卸料板的底部与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套的底部与下模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杆的底部与下模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部与下模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内壁与顶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卸料板通过设置的弹簧与下模座固定连接,所述落料凸模的底部与压料零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料零件的底部与下模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模座的内部包括落料凹模、导柱、导柱孔、余料槽、推件块、拉伸凸模和顶杆孔,所述落料凹模的顶部与上模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柱的外壁与导柱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柱孔位于上模座的四角开设,所述余料槽位于落料凹模的底部开设,所述推件块的外壁与余料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凸模的外壁与推件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顶杆孔远离导柱孔的一侧位于上模座的表面开设。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套的内壁与导柱的外壁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柱通过设置的导柱孔与上模座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模座通过设置的导套与导柱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模座通过设置的导套与上模座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杆的顶部与顶杆孔的内壁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汽车前盖模具,通过设置拉伸凸模和落料凹模为了方便将工件完全填充在拉伸凸模和落料凹模之间,多余的余料通过挤压被压料零件剪切到余料槽中,减少了板体缺陷、板体开裂等,提高了汽车前盖的冲压良品率,减少了工件冲压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2、该汽车前盖模具,通过设置弹簧为了缓冲上模座在向下挤压时产生的压力,同时,设置有四组弹簧,如此设置,可保证汽车上模座在压合完成后通过卸料板稳定弹出,根据弹簧的回位性也为了方便轻松抬起上模座,防止了卸料时出现卡件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汽车前盖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汽车前盖模具中图1的部分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下模座;2、上模座;3、落料凹模;4、卸料板;5、导套;6、导柱;7、顶杆;8、弹簧;9、导柱孔;10、余料槽;11、推件块;12、拉伸凸模;13、顶杆孔;14、落料凸模;15、压料零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汽车前盖模具,包括下模座1和上模座2,下模座1的顶部与上模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下模座1的内部包括卸料板4、导套5、顶杆7、弹簧8、落料凸模14和压料零件15,卸料板4的底部与弹簧8的顶部固定连接,导套5的底部与下模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顶杆7的底部与下模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弹簧8的底部与下模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弹簧8的内壁与顶杆7的外壁滑动连接,其中,顶杆7的顶部与顶杆孔13的内壁滑动连接,设置的顶杆7为了引导卸料板4的移动方向,同时,也为了固定设置的弹簧8,通过设置弹簧8为了缓冲上模座2在向下挤压时产生的压力,同时,设置有四组弹簧,如此设置,可保证汽车上模座2在压合完成后通过卸料板4稳定弹出,根据弹簧的回位性也为了方便轻松抬起上模座2,防止卸料时出现卡件情况,卸料板4通过设置的弹簧8与下模座1固定连接,落料凸模14的底部与压料零件15的顶部固定连接,压料零件15的底部与下模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上模座2的内部包括落料凹模3、导柱6、导柱孔9、余料槽10、推件块11、拉伸凸模12和顶杆孔13,落料凹模3的顶部与上模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导柱6的外壁与导柱孔9的内壁滑动连接,其中,导套5的内壁与导柱6的外壁滑动连接,导柱6通过设置的导柱孔9与上模座2固定连接,下模座1通过设置的导套5与导柱6固定连接,下模座1通过设置的导套5与上模座2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导套5和导柱6为了引导下模座1和上模座2的压合,导柱孔9位于上模座2的四角开设,余料槽10位于落料凹模3的底部开设,推件块11的外壁与余料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其中,设置的推件块11将需要冲压的零件被设置的推件块11推进落料凹模3中与拉伸凸模12贴合,拉伸凸模12的外壁与推件块11的外壁固定连接,顶杆孔13远离导柱孔9的一侧位于上模座2的表面开设。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需要冲压的零件放置到落料凸模14上,通过上模座2向下与下模座1压合将需要冲压的零件进行冲压,需要冲压的零件被设置的推件块11推进落料凹模3中与拉伸凸模12贴合,通过设置弹簧8为了缓冲上模座2在向下挤压时产生的压力,同时,设置有四组弹簧8,如此设置,可保证汽车上模座2在压合完成后通过卸料板4稳定弹出,根据弹簧8的回位性也为了方便轻松抬起上模座2,防止了卸料时出现卡件情况,通过设置拉伸凸模12和落料凹模3为了方便将工件完全填充在拉伸凸模12和落料凹模3之间,多余的余料通过挤压被压料零件15剪切到余料槽10中,减少了板体缺陷、板体开裂等,提高了汽车前盖的冲压良品率,减少了工件冲压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盖模具,包括下模座(1)和上模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的顶部与上模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n所述下模座(1)的内部包括卸料板(4)、导套(5)、顶杆(7)、弹簧(8)、落料凸模(14)和压料零件(15),所述卸料板(4)的底部与弹簧(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套(5)的底部与下模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杆(7)的底部与下模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8)的底部与下模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8)的内壁与顶杆(7)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卸料板(4)通过设置的弹簧(8)与下模座(1)固定连接,所述落料凸模(14)的底部与压料零件(1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料零件(15)的底部与下模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n所述上模座(2)的内部包括落料凹模(3)、导柱(6)、导柱孔(9)、余料槽(10)、推件块(11)、拉伸凸模(12)和顶杆孔(13),所述落料凹模(3)的顶部与上模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柱(6)的外壁与导柱孔(9)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柱孔(9)位于上模座(2)的四角开设,所述余料槽(10)位于落料凹模(3)的底部开设,所述推件块(11)的外壁与余料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拉伸凸模(12)的外壁与推件块(1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顶杆孔(13)远离导柱孔(9)的一侧位于上模座(2)的表面开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盖模具,包括下模座(1)和上模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的顶部与上模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下模座(1)的内部包括卸料板(4)、导套(5)、顶杆(7)、弹簧(8)、落料凸模(14)和压料零件(15),所述卸料板(4)的底部与弹簧(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套(5)的底部与下模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杆(7)的底部与下模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8)的底部与下模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8)的内壁与顶杆(7)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卸料板(4)通过设置的弹簧(8)与下模座(1)固定连接,所述落料凸模(14)的底部与压料零件(1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料零件(15)的底部与下模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上模座(2)的内部包括落料凹模(3)、导柱(6)、导柱孔(9)、余料槽(10)、推件块(11)、拉伸凸模(12)和顶杆孔(13),所述落料凹模(3)的顶部与上模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柱(6)的外壁与导柱孔(9)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懿
申请(专利权)人:于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