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然专利>正文

电磁式燃气定时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215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式燃气定时控制装置,它主要包括由电磁阀、通气管道、单向阀、燃气开关组成的机械执行机构和由开阀电路、保护电路、提示报警电路、定时器、电磁阀组成的电路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配套性差等缺点,具有配套性好、功能全、结构简单、功能独立、操作方法简捷、适用于中老年及残疾人使用等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式燃气定时控制装置。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燃气定时控制装置存在着成本高,不易与现有的不具有定时控制功能的燃气灶具配套使用,使用不便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式燃气定时控制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是电磁式燃气定时控制装置,包括机械执行机构及电路控制机构。a、机械执行机构包括设置于通气管道,通气管道为平行排列且端部连通的双排管,通气管道一端经单向阀10与排气口5连通,通气管道的另一侧与进气口4连通,通气管道的下部管道中设有燃气开关3,与燃气开关3同轴紧配合的凸轮状旋柄12外侧外切配合有连接控制开关K3及SK1、SK2的连杆11、13端部,通气管道的上部管路中设置有电磁阀1,单向阀10的末端设置有挡片6;b、电路控制机构由定时器2、开阀电路、保护电路、提示报警电路及电磁阀1组成,其中定时器2的两路输出端分别接电磁阀1和提示报警电路的输入端,开阀电路输出端及保护电路的一路输出端接电磁阀1的控制端,保护电路的另一路输出端接提示报警电路的输入端。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还有电路控制机构中的开阀电路由可控硅VS1、双向开关SK1及电阻R1组成,可控硅VS1的控制端经电阻R1、双向开关SK1与电源相连,可控硅VS1的阳极经继电器JK的常闭开关JK1接电源,可控硅VS1的阴极分别接电磁阀1的控制端和三极管VT2的基极。电路控制机构中保护电路由与门I、II、III,可控硅VS2、开关三极管VT1、VT2、电容C3、C4、电阻R10、R11以及反射型光电开关VD3、VT3、偏置电阻R7、R8、R9,以及继电器JK组成,与门I的1、2脚输入端分别接三极管VT2集电极与电阻R9的节点及反射型光电开关内部的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与电阻R7的节点,与门I的3脚输出端接与门II的5脚输入端,与门II的6脚输入端接电容C3与电阻R10的节点,与门II的4脚输出端接可控硅VS2的控制端,与门II的8脚输入端经继电器JK的常闭开关JK2和开关SK2接电源,与门III的9脚输入端接与门I的3脚输出端与门II的5脚输入端的节点,与门III的10脚输出端接与门II的4脚输出端和可控硅VS2的控制端的节点,可控硅VS2的阳极经开关K1接电源,可控硅VS2的阴极接提示报警电路的输入端,开关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经定时器2的常开触头DK接电源,开关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经开关K3接电磁阀1的控制端,开关三极管VT1的基极接提示报警电路的输入端,开关三极管VT2的基极经电阻R11分别接可控硅VS1的阴极和开关三极管VT1的集电极,开关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分别和与门I的1脚及电阻R9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经开关K3接电源,反射型光电开关VD3的正端经电阻R8及开关K3接电源,反射型光电开关VT3的集电极一路接与门I的2脚输入端,另一路经电阻R7及开关K3与电源相连,继电器JK的两端接于电源与地之间,电容C3的一端接电阻R10,电容C3的另一端一路接与门IV的13脚输入端,电容C3的另一端另一路经定时器2的常开触头DK接电源,可调电阻R11的调节端接电容C4。电路控制机构中的提示报警电路由与门IV、可控硅VS3、音乐集成块、扬声器或遥控发射与接收电路组成,与门IV的12脚输入端经继电器JK的常闭开关JK1与电源相连,与门IV的11脚输出端接可控硅VS3的控制端,可控硅VS3的阳极与阴极分别与电源及提示报警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本技术的附图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燃气开关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电路控制机构方框图。图4是本技术的电路控制机构电原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如图示,其中机械执行机构的整体结构如图1、2所示,燃气开关3与燃气开关旋柄12为同轴紧配合连接,燃气开关3设置于通气管道的下部管路中,通气管道与排气口5之间设置有由顶杆8、弹簧9控制的单向阀10,顶杆8尾部设置有挡片6,顶杆8末端与管路内壁之间配合有密封膜片7,定时器2采用可调范围1-2小时的机械定时器或采用DNL9203定时芯片的液晶显示定时电路,其余结构如前述。电路控制机构中各电路控制单元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为开阀电路中可控硅VS1的阳极经继电器JK的常闭开关JK1接电源,可控硅VS1的阴极一路经开关K3与电磁阀1控制端相连,另一路经可变电阻R1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可控硅VS1的控制端经电阻R1、双向开关SK1与电源相连。开阀电路的工作原理是燃气开关3处于打开状态时,常闭开关K3被旋柄12顶开,故电磁阀1不工作,如进行定时提示功能设置,只经启动定时器置至相应位置即可,当需要设置定时熄火功能时,首先将燃气开关3关闭,凸轮状旋柄12的凸起部位拨动双向开关SK1,可控硅VS1被触发,这时接着旋转定时器2预设熄火时间,旋转定时器2时,定时器2的常开触头DK闭合,适当设置偏置电阻R2使三极管VT1饱合,接通电磁阀1的另一条电源通路,电磁阀1已经开启,同时继电器JK的常闭触头JK1断开,使可控硅VS1截止,切断开阀电路,到了定时器2预设时间时,定时器2的常开触头DK断开,电磁阀1失电闭合,切断燃气通路,实现定时熄火功能,与此同时继电器JK的常闭触头JK1闭合,使与门IV12脚输入端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输入端13脚由于电容C3在定时器2的常开触头D断开后不会马上变成低电位,与门IV的输出端11脚为高电位,触发可控硅VS3,使提示报警电路发出报警音。保护电路中各电路子元件连接关系如前述,与门I、II、III为CD4081集成电路,反射型光电开关VD3、VT3型号为GKF103,该反射型光电开关还可用微压传感器组成的电路来代替。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本装置在工作期间出现如下情况1、电网突然断电,短时间又恢复供电;2、使用者误操作,在第一次定时熄火功能完成后没有关闭灶具点火开关就用定时器进行定时熄火功能的第二次设置;3、在第一次定时熄火功能完成后没有关闭灶具点火开关就关闭燃气开关。上述情况会造成燃气泄漏,这时由于管路中有气流通过,单向阀10的后部的顶杆8被顶开,其后部挡在反射型光电开关VD3、VT3前面的挡片6被移开,使反射型光电开关VT3截止,由于这时开关三极管VT2也截止,使与门I输入端1、2脚均为高电平“1”,与门I输出端3脚输出高电平到与门II的5脚输入端和与门III的9脚输入端,当出现上述第1、2种异常情况及误操作时,与门II的输入端6脚因电容C3在通电瞬间可视为短路,会出现瞬时高电位,这时与门II的输出端4脚输出高电平,触发可控硅VS2,使三极管VT1基极为高电位,使其截止,电磁阀1失电闭合,切断燃气通路,同时可控硅VS2输出信号给提示报警电路发出报警音,当出现上述第3种情况时,关闭燃气开关3的过程中,燃气开关旋柄凸起部位拨动双向开关SK2使其瞬间闭合,使与门III的8脚输入端瞬时为高电平,与门III输出脚10输出高电平触发可控硅VS2,可控硅VS2输出信号给提示报警电路发出报警音。在使用燃气灶具时,当第一次设置定时熄火功能时虽然定时器常开触头DK闭合瞬间管路中有燃气通过,反射型光电开关VT3截止,但不触发保护电路,因为设置电阻R11和电容C4的放电时间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磁式燃气定时控制装置,包括机械执行机构及电路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a、机械执行机构包括设置于通气管道,通气管道为平行排列且端部连通的双排管,通气管道一端经单向阀(10)与排气口(5)连通,通气管道的另一侧与进气口(4)连通,通气管道的 下部管道中设有燃气开关(3),与燃气开关(3)同轴紧配合的凸轮状旋柄(12)外侧外切配合有连接控制开关K3及SK1、SK2的连杆(11)、(13)端部,通气管道的上部管路中设置有电磁阀(1),单向阀(10)的末端设置有挡片(6);b、电 路控制机构由定时器(2)、开阀电路、保护电路、提示报警电路及电磁阀(1)组成,其中定时器(2)的两路输出端分别接电磁阀(1)和提示报警电路的输入端,开阀电路输出端及保护电路的一路输出端接电磁阀(1)的控制端,保护电路的另一路输出端接提示报警电路的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然
申请(专利权)人:张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