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厚温控自动调整风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051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吹膜机薄膜生产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厚温控自动调整风环,包括电容探头、旋转轨道、旋转电机、旋转碳刷、自动温控风环、膜泡、加热棒、风机、电控柜、模具和膜泡架,所述电容探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轨道,所述旋转轨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轨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碳刷,所述旋转轨道的内侧设置有膜泡架,所述膜泡架的内侧穿过有膜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旋转轨道,旋转轨道上安装旋转电机和电容探头,旋转轨道下方设计旋转碳刷,还配备电控柜,计算厚度偏差系数,控制模块加热产生热量、利用风温高,冷却慢,薄膜变薄,风温低,冷却快,薄膜变厚的原理,调节薄膜偏差,使得薄膜厚度更加均匀。

An automatic adjusting wind ring for thickness measurement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厚温控自动调整风环
本专利技术涉及吹膜机薄膜生产线
,具体为一种测厚温控自动调整风环。
技术介绍
目前自动调整风环满足于高速无溶剂复合薄膜厚度均匀度要求。在吹膜机薄膜生产线上,将原料输入模具中,通过模具挤出薄膜。现有先进的吹膜机主要被欧美垄断,其价格高昂,而且结构复杂,在生产过程中,对薄膜的检测精度还可进一步改进,薄膜生产的厚度均匀程度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为此,提出一种测厚温控自动调整风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膜机薄膜生产线,解决了薄膜生产时测厚误差较大的问题,彻底简化了欧美同行业风量调节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测厚温控自动调整风环,包括电容探头、旋转轨道、旋转电机、旋转碳刷、自动温控风环、膜泡、加热棒、风机、电控柜、模具和膜泡架,所述电容探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轨道,所述旋转轨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轨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碳刷,所述旋转轨道的内侧设置有膜泡架,所述膜泡架的内侧穿过有膜泡,所述自动温控风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模具,所述模具内引出膜泡,所述自动温控风环的底部安装有加热棒。优选的,所述风机和电控柜位于模具的外侧。优选的,所述膜泡架由杆件焊接而成,构成环状框架结构。优选的,所述加热棒的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加热棒在自动温控风环的底部呈环形阵列排布。优选的,所述模具的下端安装有底座,底部的下端设置有四个支撑腿。优选的,所述电控柜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均匀分布多个控制按钮。优选的,所述旋转电机的转动角度为0-36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旋转轨道,旋转轨道上安装旋转电机和电容探头,旋转轨道下方设计旋转碳刷,还配备电控柜,计算厚度偏差系数,控制模块加热产生热量、利用风温高,冷却慢,薄膜变薄,风温低,冷却快,薄膜变厚的原理,调节薄膜偏差,使得薄膜厚度更加均匀。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旋转轨道上方安装旋转电机,沿轨道圆周360度单向旋转,扫描监测无死区,控制电源线清洁,代替了国外设备360度双向正反转扫描周期过长,和正反方向转换减速停顿带来的监测死区,该结构彻底简化了欧美同行业风量调节结构,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自动温控风环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容探头;2、旋转轨道;3、旋转电机;4、旋转碳刷;5、自动温控风环;6、膜泡;7、加热棒;8、风机;9、电控柜;10、模具;11、膜泡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一种测厚温控自动调整风环,包括电容探头1、旋转轨道2、旋转电机3、旋转碳刷4、自动温控风环5、膜泡6、加热棒7、风机8、电控柜9、模具10和膜泡架11,电容探头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轨道2,电容探头1可在线监测薄膜的厚度,旋转轨道2采用铝制铸造整体圆环件,经数控机床加工成旋转轨道2,设有圆周内齿回转轴承齿盘,其结构运行平稳,维护方便,代替国外设备散件拼装带来的不同心,校正工序,以及旋转不同心波动大的弊端,在旋转轨道2下方设有铜片轨道碳刷,供应测厚仪电源,旋转轨道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3,沿轨道圆周360度单向旋转,扫描监测无死区,控制电源线清洁,代替了国外设备360度双向正反转扫描周期过长,和正反方向转换减速停顿带来的监测死区,该结构彻底简化了欧美同行业风量调节结构,旋转轨道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碳刷4,旋转轨道2的内侧设置有膜泡架11,膜泡架11的内侧穿过有膜泡6,自动温控风环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模具10,模具10内引出膜泡6,自动温控风环5的底部安装有加热棒7。请参阅图1、图2,风机8和电控柜9位于模具10的外侧。风机8用于提供气流,通过电控柜9的CPU系统运算,计算厚度偏差系数,控制模块加热产生热量、利用风温高,冷却慢,薄膜变薄,风温低,冷却快,薄膜变厚的原理,调节薄膜偏差。请参阅图1、图2,膜泡架11由杆件焊接而成,构成环状框架结构。可进行稳定支撑。请参阅图1,加热棒7的设置有多个,多个加热棒7在自动温控风环5的底部呈环形阵列排布。在风环风道处,分布加工槽型风道,薄膜厚的地方,该处加热棒7加热,薄膜变薄,其结构可达薄膜均匀度2.5%,远远提升国际标准要求。请参阅图1、图2,模具10的下端安装有底座,底部的下端设置有四个支撑腿。底座的设计,为模具10提供稳定支撑。请参阅图1,电控柜9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均匀分布多个控制按钮。电控柜9配备自动控制系统,可对各参数进行实时检测,自动进行调整。请参阅图1-3,旋转电机3的转动角度为0-360°,旋转电机3沿轨道圆周360度单向旋转,扫描监测无死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通过安装旋转轨道2,旋转轨道2上安装旋转电机3和电容探头1,旋转轨道2下方设计旋转碳刷4,还配备电控柜9,计算厚度偏差系数,控制模块加热产生热量、利用风温高,冷却慢,薄膜变薄,风温低,冷却快,薄膜变厚的原理,调节薄膜偏差,使得薄膜厚度更加均匀;通过在旋转轨道2上方安装旋转电机3,沿轨道圆周360度单向旋转,扫描监测无死区,控制电源线清洁,代替了国外设备360度双向正反转扫描周期过长,和正反方向转换减速停顿带来的监测死区,该结构彻底简化了欧美同行业风量调节结构,制造成本低。该结构自动调节风盘,自主研发,性价比高,系统硬件远程升级服务,可配备多层共挤吹膜机,以及单层吹膜机和旧设备改造,提高薄膜品质和产品竞争力,控制精度远远高于欧美垄断产品。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厚温控自动调整风环,包括电容探头(1)、旋转轨道(2)、旋转电机(3)、旋转碳刷(4)、自动温控风环(5)、膜泡(6)、加热棒(7)、风机(8)、电控柜(9)、模具(10)和膜泡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探头(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轨道(2),所述旋转轨道(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3),所述旋转轨道(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碳刷(4),所述旋转轨道(2)的内侧设置有膜泡架(11),所述膜泡架(11)的内侧穿过有膜泡(6),所述自动温控风环(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模具(10),所述模具(10)内引出膜泡(6),所述自动温控风环(5)的底部安装有加热棒(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厚温控自动调整风环,包括电容探头(1)、旋转轨道(2)、旋转电机(3)、旋转碳刷(4)、自动温控风环(5)、膜泡(6)、加热棒(7)、风机(8)、电控柜(9)、模具(10)和膜泡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探头(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轨道(2),所述旋转轨道(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3),所述旋转轨道(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碳刷(4),所述旋转轨道(2)的内侧设置有膜泡架(11),所述膜泡架(11)的内侧穿过有膜泡(6),所述自动温控风环(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模具(10),所述模具(10)内引出膜泡(6),所述自动温控风环(5)的底部安装有加热棒(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厚温控自动调整风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8)和电控柜(9)位于模具(10)的外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元兵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海菲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