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2022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切装置,包括由上模和下模构成的机座,所述上模的内端设置有刀模,所述刀模与加工工件的形状相适应,所述上模上设置有用于摄像头探测的开槽,所述开槽的上端配合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机座的送料端还设置有纠边夹杆,所述纠边夹杆包括座体和夹板,所述座体上设置有能控制夹板上下运动的第一液压缸,所述座体还配合连接纠边装置,所述纠边装置包括控制座体X轴移动的第一控制装置和控制座体Y轴移动的第二控制装置,所述上模、摄像头、第一液压缸与纠边装置通过导线与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实现了工件的自动定位加工,不仅降低了成本消耗,同时提升了工作效率及精确度。

A die cut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切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模切装置只能实现简单的冲压功能,在冲压的过程中,得时刻关注工件产品的尺寸,进行微调等耗时耗力的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切装置,具体使得工件在切出产品的过程中,无需人工时刻关注产品的尺寸大小及位置,能通过纠边夹杆在系统的控制下,实现定位对准。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模切装置,包括由上模和下模构成的机座,所述上模的内端设置有刀模,所述刀模与加工工件的形状相适应,所述上模上设置有用于摄像头探测的开槽,所述开槽的上端配合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机座的送料端还设置有纠边夹杆,所述纠边夹杆包括座体和夹板,所述座体上设置有能控制夹板上下运动的第一液压缸,所述座体还配合连接纠边装置,所述纠边装置包括控制座体X轴移动的第一控制装置和控制座体Y轴移动的第二控制装置,所述上模、摄像头、第一液压缸与纠边装置通过导线与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纠边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座体相连接,所述固定座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配合连接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块配合连接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滑轨固定于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滑块配合连接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块配合连接第二驱动装置。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机座上还设置有方便摄像头捕捉影像的照明装置。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照明装置设置于机座的两侧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上模上设置有2个开槽。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机座送料端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均设置有纠边夹杆。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机座还配合连接传送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模切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机座旁设置有摄像头和纠边夹杆,其与控制系统相电性连接,根据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数据及与控制系统事先设置的位置参数进行对比,从而控制纠边夹杆进行调整,实现工件的自动定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2、设置有照明装置,方便摄像头进行捕捉影像。3、配合连接传动装置,实现整套加工工艺的自动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3。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4。图5是本专利技术纠边装置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刀模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图。图中:10-机座;11-上模;12-下模;13-刀模;14-开槽;15-进料口;16-出料口;17-固定板;18-第二液压缸;20-摄像头;30-纠边装置;31-纠边夹杆;32-座体;33-夹板;34-第一液压缸;35-固定座;36a-第一滑块;36b-第一滑轨;36c-第一驱动装置;37a-第二滑块;37b-第二滑轨;37c-第二驱动装置;38-限位块;40-控制系统;50-照明装置;60-传送装置;100-工件;105-定位点;110-产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说明书附图,一种模切装置,包括由上模11和下模12构成的机座10,所述上模11的内端设置有刀模13,所述刀模13与加工工件的形状相适应,所述上模11上设置有用于摄像头20探测的开槽14,所述开槽14的上端配合连接有摄像头20,更为具体的,所述摄像头20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开槽14的上端,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高度可调节,从而实现摄像头距开槽高度可调作用。此外,所述所述机座10的送料端还设置有纠边夹杆31,所述纠边夹杆31包括座体32和夹板33,所述座体32上设置有能控制夹板33上下运动的第一液压缸34,所述座体32还配合连接纠边装置30,所述纠边装置30包括控制座体32在X轴方向移动的第一控制装置和控制座体32在Y轴方向移动的第二控制装置,所述上模11、摄像头20、第一液压缸34与纠边装置30通过导线与一控制系统40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系统40能收集摄像头20采集的数据信息,并通过与预先设定的加工坐标进行对比分析,若一致则进行冲压。若不一致,则通过对纠边装置30的控制来改变工件相对位置,使其达到预先设定的加工坐标后再进行冲压,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装置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模切工艺中不再需要人为的繁琐观察及微调,大大增强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师傅的疲惫感,提升工作的幸福指数。进一步的,所述纠边装置30包括固定座35,所述固定座35与座体32相连接,所述固定座35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滑块36a,所述第一滑块36a配合连接第一滑轨36b,所述第一滑块36a配合连接第一驱动装置36c,所述第一滑轨36b固定于第二滑块37a上,所述第二滑块37a配合连接第二滑轨37b,所述第二滑块37a配合连接第二驱动装置37c,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6c及第二驱动装置37c均是通过电机、螺杆与螺母滑块的配合,从而实现第一滑块36a、第二滑块37a沿其各自对应配合的滑轨运动,通过X轴与Y轴的配合位移,从而实现对纠边夹杆31的控制,从而实现对工件的调整。进一步的,所述机座10上还设置有方便摄像头20捕捉影像的照明装置50,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照明装置50设置于机座10的两侧端,具体为非送料端的两端,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灯头和记忆管组成,用户可通过掰动记忆管使灯头为摄像头提供最佳的照射效果,从而方便摄像头进行捕捉采集数据。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上模11上设置有2个开槽14,因此,在开槽14的上方与之配应的设置有2个摄像头20,所述摄像头20固定于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活动块和滑槽,所述活动块能在滑槽上移动,从而改变活动块的高度,从而改变摄像头距开槽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机座10送料端的进料口15和出料口16均设置有纠边夹杆31。进一步的,所述机座10还配合连接传送装置60,所述传送装置60也与控制系统40相电性连接,在传送装置60、机座10、摄像头20、纠边装置30的共同配合作用下,所要生产的产品能很好的从工件上切下,大大增加工作效率。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座体32上还设置有限位块38,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38设置的个数为2个,分别限制工件100两个侧方向上的自由度,参考说明书附图3中所示。更为具体的,所述刀模13固定于一固定板17上,所述固定板17与上模11为可拆卸连接,其通过顶销与紧固件的锁紧配合,从而实现固定,因此,本专利技术能适用于不同的切模工件,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切装置,包括由上模和下模构成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内端设置有刀模,所述刀模与加工工件的形状相适应,所述上模上设置有用于摄像头探测的开槽,所述开槽的上端配合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机座的送料端还设置有纠边夹杆,所述纠边夹杆包括座体和夹板,所述座体上设置有能控制夹板上下运动的第一液压缸,所述座体还配合连接纠边装置,所述纠边装置包括控制座体X轴移动的第一控制装置和控制座体Y轴移动的第二控制装置,所述上模、摄像头、第一液压缸与纠边装置通过导线与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切装置,包括由上模和下模构成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内端设置有刀模,所述刀模与加工工件的形状相适应,所述上模上设置有用于摄像头探测的开槽,所述开槽的上端配合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机座的送料端还设置有纠边夹杆,所述纠边夹杆包括座体和夹板,所述座体上设置有能控制夹板上下运动的第一液压缸,所述座体还配合连接纠边装置,所述纠边装置包括控制座体X轴移动的第一控制装置和控制座体Y轴移动的第二控制装置,所述上模、摄像头、第一液压缸与纠边装置通过导线与一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边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座体相连接,所述固定座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配合连接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块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滔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肯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