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杯身及具有其的杯体和破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91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杯身。一种新型杯身,其中,包括杯身本体,所述杯身本体上部设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上设有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手持部外壁上的内隔热件以及套设在所述内隔热件外表面上的外隔热件,所述内隔热件的内表面部分区域与所述手持部外壁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所述外隔热件的内表面部分区域与所述内隔热件的外表面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具有上述杯身的杯体及破壁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极大提高用手直接拿取杯体时的隔热效果,改善用户体验。

A new type of cup body and its cup body and wall break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杯身及具有其的杯体和破壁机
本技术涉及小家电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杯身及具有其的杯体和破壁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加热破壁机越来越趋于小型化,因此大多加热破壁机都不再在杯体上设置把手了,而是直接将杯体设计成手可以直接拿取的形状,那这样就需要考虑在手拿取的位置设置隔热装置。现有的隔热装置大多都是单层的隔热垫,高温时隔热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杯身及具有其的杯体和破壁机。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极大提高用手直接拿取杯体时的隔热效果,改善用户体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杯身,其中,包括杯身本体,所述杯身本体上部设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上设有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手持部外壁上的内隔热件以及套设在所述内隔热件外表面上的外隔热件。这样,就在手持部外壁设置了两层隔热件,提高了隔热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内隔热件的内表面部分区域与所述手持部外壁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所述外隔热件的内表面部分区域与所述内隔热件的外表面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内隔热件的内表面部分区域与手持部外壁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这就相当于在内隔热件与手持部外壁之间的部分区域又形成了空气隔热层;同样的道理,内隔热件与外隔热件之间的部分区域也形成了空气隔热层,这就极大的降低了手持部外壁处的热量向外隔热件外表面传导的速率和效率,从而进一步大大提高隔热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部上环设有凹位,所述内隔热件套设在所述凹位中。这样,内隔热件就能够可靠的固定在手持部,不容易脱落。进一步的,所述内隔热件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第一凸条与手持部外壁紧贴,使得内隔热件的内表面其他区域与手持部外壁分开一定距离,形成空气隔热层;同样的,第二凸条与外隔热件的内表面紧贴,使得内隔热件的外表面其他区域与外隔热件内表面分开一定距离,形成空气隔热层。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一般都设置的比较窄,这样形成空气隔热层的区域就大,可进一步提高隔热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条均匀环设在所述内隔热件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凸条均匀环设在所述内隔热件的外表面上。这样可以使得在内隔热件与手持部之间以及内隔热件与外隔热件之间形成的空气隔热层能够在手持部周向均匀分布,起到均匀的隔热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内隔热件上设有朝向内隔热件外表面突出的卡钩,所述外隔热件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卡钩相配合的卡槽。通过卡钩与卡槽的配合使得外隔热件牢牢固定在内隔热件的外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外隔热件的外表面上设有防滑纹。这样,用手拿取杯身时就比较稳固,不会打滑。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杯体,其中,包括杯身,设在所述杯身顶部的杯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杯身底部的杯座,以及设在所述杯座与所述杯身底部之间的粉碎刀组件,所述杯身为上述的新型杯身。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破壁机,其中,包括底座和可拆卸的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杯体,所述杯体为上述的杯体,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加热组件,底座内部设有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和驱动组件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杯体底部的粉碎刀组件的底部设有第一传动连接件,所述驱动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连接件配合的第二传动连接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第一传动连接件和第二传动连接件带动所述粉碎刀组件转动,对杯体内的食材进行搅拌粉碎。加热组件可以对杯体内的食材进行加热。加热粉碎好食材后,可以通过手直接握住杯体上的手持部拿取杯体进行倾倒,手持部上的隔热组件能够起到很好的隔热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杯身的手持部上设置了隔热组件,包括内隔热件和外隔热件两层隔热件,并且内隔热件与手持部外壁之间的大部分区域以及外隔热件与内隔热件之间的大部分区域均间隔一定的距离,这就使得内隔热件与手持部外壁之间以及外隔热件与内隔热件之间的大部分区域均形成有空气隔热层,这样整个隔热组件就极大的降低了手持部外壁处的热量向外隔热件外表面传导的速率和效率,从而大大提高隔热效果,改善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内隔热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外隔热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爆炸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杯身,其中,包括杯身本体1,所述杯身本体1上部设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上设有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手持部外壁上的内隔热件2以及套设在所述内隔热件2外表面上的外隔热件3,所述内隔热件2的内表面部分区域与所述手持部外壁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所述外隔热件3的内表面部分区域与所述内隔热件2的外表面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这样,就在手持部外壁设置了两层隔热件,并且内隔热件2的内表面部分区域与手持部外壁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这样就相当于在内隔热件2与手持部外壁之间的部分区域又形成了空气隔热层;同样的道理,内隔热件2与外隔热件3之间的部分区域也形成了空气隔热层,这就极大的降低了手持部外壁处的热量向外隔热件3外表面传导的速率和效率,从而大大提高隔热效果。如图2所示,所述手持部上环设有凹位4,所述内隔热件2套设在所述凹位4中。这样,内隔热件2就能够可靠的固定在手持部,不容易脱落。如图3所示,所述内隔热件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凸条5和第二凸条6。第一凸条5与手持部外壁紧贴,使得内隔热件2的内表面其他区域与手持部外壁分开一定距离,形成空气隔热层;同样的,第二凸条6与外隔热件3的内表面紧贴,使得内隔热件2的外表面其他区域与外隔热件3内表面分开一定距离,形成空气隔热层。第一凸条5和第二凸条6一般都设置的比较窄,这样形成空气隔热层的区域就大,可进一步提高隔热效果。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凸条5均匀环设在所述内隔热件2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凸条6均匀环设在所述内隔热件2的外表面上。这样可以使得在内隔热件2与手持部之间以及内隔热件2与外隔热件3之间形成的空气隔热层能够在手持部周向均匀分布,起到均匀的隔热效果。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内隔热件2上设有朝向内隔热件2外表面突出的卡钩7,所述外隔热件3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卡钩7相配合的卡槽8。通过卡钩7与卡槽8的配合使得外隔热件3牢牢固定在内隔热件2的外表面上。如图4所示,所述外隔热件3的外表面上设有防滑纹9。这样,用手拿取杯身时就比较稳固,不会打滑。实施例2如图5所示,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杯身,其特征在于,包括杯身本体(1),所述杯身本体(1)上部设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上设有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手持部外壁上的内隔热件(2)以及套设在所述内隔热件(2)外表面上的外隔热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杯身,其特征在于,包括杯身本体(1),所述杯身本体(1)上部设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上设有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手持部外壁上的内隔热件(2)以及套设在所述内隔热件(2)外表面上的外隔热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杯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隔热件(2)的内表面部分区域与所述手持部外壁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所述外隔热件(3)的内表面部分区域与所述内隔热件(2)的外表面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杯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上环设有凹位(4),所述内隔热件(2)套设在所述凹位(4)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杯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隔热件(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凸条(5)和第二凸条(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杯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条(5)均匀环设在所述内隔热件(2)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凸条(6)均匀环设在所述内隔热件(2)的外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杯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隔热件(2)上设有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智淘电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