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涂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864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涂塔,包括基座、升降内筒、升降外筒、升降环和伸缩平台,本装置通过轴向驱动部件,实现了升降内筒绕基座的轴向转动,使伸缩平台可以以呈筒型的火箭舱内的轴心进行360度的转动;通过相应的升降结构实现了升降外筒可以沿升降内筒进行升降、以及升降环可以沿升降外筒进行升降,升降外筒的升降适用于大幅度的位置调整,升降环的升降适用于局部区域的微调;移动支座便于整体装置的平移,基座内设置的开口,便于人员由基座进入施工中的火箭舱内。

A spray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涂塔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装置领域,具体来说涉及用于对火箭舱内进行喷漆作业的起重喷涂塔。
技术介绍
火箭舱内喷漆和内部组件的安装需要借助升降装置,火箭舱体积巨大,内部横截面呈圆形,需要喷涂的位置大部分呈曲面,常规的起重装置不易调整方位,且升降高度受液压设备的功率的限制,无法达到的火箭舱内喷涂对于起重装置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喷涂塔。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喷涂塔,包括基座、升降内筒、升降外筒、升降环和伸缩平台;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升降内筒,所述升降内筒的外侧设置有与其同心的升降外筒,所述升降外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可沿其上下滑动的升降环,所述升降环上安装有伸缩平台;所述升降内筒可通过轴向驱动部件实现轴向转动,所述轴向驱动部件包括回转支撑体、驱动电机、电机座、齿轮和齿环,所述回转支撑体安装于升降内筒的底面处,与升降内筒的筒壁固定连接,其底部可与基座上表面之间相对滑动,所述回转支撑体的内部设置有齿环,齿环固定安装于基座上表面,所述回转支撑体上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安装有电机,受电机驱动的齿轮与齿环相齿合;所述升降外筒沿升降内筒上下移动通过下述结构实现:所述升降外筒的筒壁上绕其圆周设置多个滚轮座,滚轮座上安装有滚轮,所述升降内筒内设置有第一升降电机,所述升降内筒的筒壁上设置有相对称的内筒滑轮,所述升降外筒的外筒壁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外筒锚点,第一钢丝绳由第一升降电机出发绕过内筒滑轮、升降外筒的底部筒沿连接在所述外筒锚点处,通过第一升降电机牵引第一钢丝绳实现升降外筒沿升降内筒的上下移动;所述升降环沿升降外筒上下移动通过下述结构实现:所述升降环的环壁上绕其圆周设置多个滚轮座,滚轮座上安装有滚轮,所述升降外筒内设置有第二升降电机,所述升降外筒的筒壁上设置有相对称的外筒滑轮,所述升降环的外环壁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升降环锚点,第二钢丝绳由第二升降电机出发绕过外筒滑轮、升降环的底部环沿连接在所述升降环锚点处,通过第二升降电机牵引第二钢丝绳实现升降环沿升降外筒的上下移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底部设置有移动支座,便于基座的移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上表面设置有供回转支撑体转动的滑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外筒的下端筒沿处设置有对第一钢丝绳进行限位的绳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环的下端环沿处设置有对第二钢丝绳进行限位的绳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外筒上设置的滑轮,每竖排为5-8个,圆周上为5-8个。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环筒上设置的的滑轮,每竖排2-5个。圆周上为5-8个。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平台包括平台、伸缩梯、横支撑杆、斜支撑杆和护栏,所述平台的一端通过横支撑杆安装在所述升降环环壁上,所述斜支撑杆设置于平台与所述升降环之间,用于支撑平台,所述平台内还安装有横向伸缩的伸缩梯和两侧的护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相对的一高一低两个开口,便于人员由基座进入施工中的火箭舱内。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通过轴向驱动部件,实现了升降内筒绕基座的轴向转动,使伸缩平台可以以呈筒型的火箭舱内的轴心进行360度的转动;2、通过相应的升降结构实现了升降外筒可以沿升降内筒进行升降、以及升降环可以沿升降外筒进行升降,升降外筒的升降适用于大幅度的位置调整,升降环的升降适用于局部区域的微调。3、移动支座便于整体装置的平移,基座内设置的开口,便于人员由基座进入施工中的火箭舱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升降结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升降环与伸缩平台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轴向驱动部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滚轮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升降结构局部示意图(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升降结构局部示意图(二)。其中:1为伸缩平台,1-1为平台,1-2为横支撑杆,1-3为斜支撑杆,2为升降环,3为升降内筒,4为升降外筒,5为基座,6为移动支座,7为驱动电机,8为电机座,9为齿环,10为回转支撑体,11为滚轮,12为滚轮座,13为第一升降电机,14为内筒滑轮,15为外筒锚点,16为第一钢丝绳,17为第二升降电机,18为外筒滑轮,19为升降环锚点,20为第二钢丝绳。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一种喷涂塔,包括基座5、升降内筒3、升降外筒4、升降环2和伸缩平台1;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升降内筒,所述升降内筒的外侧设置有与其同心的升降外筒,所述升降外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可沿其上下滑动的升降环,所述升降环上安装有伸缩平台;所述升降内筒可通过轴向驱动部件实现轴向转动,所述轴向驱动部件包括回转支撑体10、驱动电机7、电机座8、齿轮和齿环9,所述回转支撑体安装于升降内筒的底面处,与升降内筒的筒壁固定连接,其底部可与基座上表面之间相对滑动(所述基座上表面设置有供回转支撑体转动的滑槽),所述回转支撑体的内部设置有齿环,齿环固定安装于基座上表面,所述回转支撑体上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安装有电机,受电机驱动的齿轮与齿环相齿合;所述升降外筒沿升降内筒上下移动通过下述结构实现:所述升降外筒的筒壁上绕其圆周设置多个滚轮座12,滚轮座上安装有滚轮11,所述升降内筒内设置有第一升降电机13,所述升降内筒的筒壁上设置有相对称的内筒滑轮14,所述升降外筒的外筒壁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外筒锚点15,第一钢丝绳16由第一升降电机出发绕过内筒滑轮、升降外筒的底部筒沿连接在所述外筒锚点处,通过第一升降电机牵引第一钢丝绳实现升降外筒沿升降内筒的上下移动;所述升降外筒的下端筒沿处设置有对第一钢丝绳进行限位的绳槽;所述升降外筒上设置的滑轮,每竖排为7个,圆周上为6个。所述升降环沿升降外筒上下移动通过下述结构实现:所述升降环的环壁上绕其圆周设置多个滚轮座12,滚轮座上安装有滚轮11,所述升降外筒内设置有第二升降电机17,所述升降外筒的筒壁上设置有相对称的外筒滑轮18,所述升降环的外环壁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升降环锚点19,第二钢丝绳20由第二升降电机出发绕过外筒滑轮、升降环的底部环沿连接在所述升降环锚点处,通过第二升降电机牵引第二钢丝绳实现升降环沿升降外筒的上下移动;所述升降环的下端环沿处设置有对第二钢丝绳进行限位的绳槽,所述升降环筒上设置的的滑轮,每竖排2个,圆周上为6个。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1中,所述伸缩平台包括平台1-1、伸缩梯、横支撑杆1-2、斜支撑杆1-3和护栏,所述平台的一端通过横支撑杆安装在所述升降环环壁上,所述斜支撑杆设置于平台与所述升降环之间,用于支撑平台,所述平台内还安装有横向伸缩的伸缩梯和两侧的护栏。当由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涂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升降内筒、升降外筒、升降环和伸缩平台;/n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升降内筒,所述升降内筒的外侧设置有与其同心的升降外筒,所述升降外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可沿其上下滑动的升降环,所述升降环上安装有伸缩平台;/n所述轴向驱动部件包括回转支撑体、驱动电机、电机座、齿轮和齿环,所述回转支撑体安装于升降内筒的底面处,与升降内筒的筒壁固定连接,其底部可与基座上表面之间相对滑动,所述回转支撑体的内部设置有齿环,齿环固定安装于基座上表面,所述回转支撑体上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安装有电机,受电机驱动的齿轮与齿环相齿合;/n所述升降外筒的筒壁上绕其圆周设置多个滚轮座,滚轮座上安装有滚轮,所述升降内筒内设置有第一升降电机,所述升降内筒的筒壁上设置有相对称的内筒滑轮,所述升降外筒的外筒壁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外筒锚点,第一钢丝绳由第一升降电机出发绕过内筒滑轮、升降外筒的底部筒沿连接在所述外筒锚点处;/n所述升降环沿升降外筒上下移动通过下述结构实现:所述升降环的环壁上绕其圆周设置多个滚轮座,滚轮座上安装有滚轮,所述升降外筒内设置有第二升降电机,所述升降外筒的筒壁上设置有相对称的外筒滑轮,所述升降环的外环壁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升降环锚点,第二钢丝绳由第二升降电机出发绕过外筒滑轮、升降环的底部环沿连接在所述升降环锚点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涂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升降内筒、升降外筒、升降环和伸缩平台;
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升降内筒,所述升降内筒的外侧设置有与其同心的升降外筒,所述升降外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可沿其上下滑动的升降环,所述升降环上安装有伸缩平台;
所述轴向驱动部件包括回转支撑体、驱动电机、电机座、齿轮和齿环,所述回转支撑体安装于升降内筒的底面处,与升降内筒的筒壁固定连接,其底部可与基座上表面之间相对滑动,所述回转支撑体的内部设置有齿环,齿环固定安装于基座上表面,所述回转支撑体上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安装有电机,受电机驱动的齿轮与齿环相齿合;
所述升降外筒的筒壁上绕其圆周设置多个滚轮座,滚轮座上安装有滚轮,所述升降内筒内设置有第一升降电机,所述升降内筒的筒壁上设置有相对称的内筒滑轮,所述升降外筒的外筒壁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外筒锚点,第一钢丝绳由第一升降电机出发绕过内筒滑轮、升降外筒的底部筒沿连接在所述外筒锚点处;
所述升降环沿升降外筒上下移动通过下述结构实现:所述升降环的环壁上绕其圆周设置多个滚轮座,滚轮座上安装有滚轮,所述升降外筒内设置有第二升降电机,所述升降外筒的筒壁上设置有相对称的外筒滑轮,所述升降环的外环壁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升降环锚点,第二钢丝绳由第二升降电机出发绕过外筒滑轮、升降环的底部环沿连接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名伟蔡玉俊刘福聪于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