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车臂架装置和消防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1754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消防车臂架装置和消防车,其中,消防车臂架装置包括节臂组件;输水管组件,与节臂组件对应设置,输水管组件与节臂组件相连接;末端臂架,末端臂架的一端与节臂组件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末端油缸,设于节臂组件的一侧,末端油缸的一端与节臂组件可转动地连接,末端油缸的另一端与末端臂架可转动地连接,以通过末端油缸的伸缩运动驱动末端臂架转动;喷枪组件,连接于末端臂架远离节臂组件的一端,喷枪组件与输水管组件相连通,其中,在节臂组件处于水平状态时,末端油缸位于节臂组件的上方。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利用末端油缸的无杆腔的油液压力抵消喷枪组件的反作用力,以增强喷枪组件的稳定性,有利于减小油缸型号,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防车臂架装置和消防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防车臂架装置和一种消防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消防车臂架装置中,喷枪设于消防车臂架装置的末端,臂架末节与节臂组件之间多采用液压油缸驱动臂架末节的转动,但在喷枪进行喷射作业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反向作用力,现有的消防车臂架装置中需通过液压油缸的有杆腔内的拉力抵消喷枪所产生的反向作用力,有杆腔所能承受的力有限,为满足喷枪的正常作业需采用型号较大的液压油缸,增加了消防车臂架装置的整体尺寸和重量,占用的空间更大,同时导致了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车臂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消防车臂架装置,包括:节臂组件;输水管组件,与所述节臂组件对应设置,所述输水管组件与所述节臂组件相连接;末端臂架,所述末端臂架的一端与所述节臂组件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末端油缸,设于所述节臂组件的一侧,所述末端油缸的一端与所述节臂组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末端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末端臂架可转动地连接,以通过所述末端油缸的伸缩运动驱动所述末端臂架转动;喷枪组件,连接于所述末端臂架远离所述节臂组件的一端,所述喷枪组件与所述输水管组件相连通,其中,在所述节臂组件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末端油缸位于所述节臂组件的上方。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技术方案,消防车臂架装置包括节臂组件、输水管组件、末端臂架和喷枪组件。节臂组件作为消防车臂架装置的基体,用于带动输水管组件、末端臂架和喷枪组件运动。输水管组件与节臂组件对应设置并与节臂组件相连接,以通过节臂组件对输水管组件形成支撑。通过设置末端臂架的一端与节臂组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以使末端臂架可相对于节臂组件转动。通过在末端臂架远离节臂组件的一端连接有喷枪组件,以使喷枪组件可跟随末端臂架转动至目标位置,以进行喷水作业。其中,喷枪组件与输水管组件相连通,以通过输水管组件向喷枪组件供水。通过在节臂组件的一侧设置末端油缸,且末端油缸的缸筒与节臂组件可转动地连接,末端油缸的活塞杆与末端臂架可转动地连接,从而可通过末端油缸的活塞杆的伸缩运动,驱动末端臂架相对于节臂组件转动,带动喷枪组件进行转动。其中,通过限定在节臂组件处于水平状态时,末端油缸位于节臂组件的上方,以在喷枪组件朝向进行喷水作业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作用于末端油缸的活塞杆,使活塞杆产生向内收缩的运动趋势,此时,通过末端油缸的无杆腔内的液压油的压力对活塞杆所受到的反作用力进行抵消,使末端臂架和喷枪组件保持稳定。可以理解,相较于末端油缸的有杆腔,无杆腔内的液压油容量更大,相应地所能承受的力也更大,在不影响受力的情况下,本方案中的消防车臂架装置可采用型号相对更小的液压油缸,有利于减少空间占用,降低消防车臂架装置的重量,降低成本。特别是在特殊情况下需要提高喷枪组件的喷水压力时,喷枪组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也将相应地增大,通过末端油缸的无杆腔抵消喷枪组件的反作用力的效果更加明显。需要强调的是,节臂组件可以是单节节臂,也可以是依次连接的多节节臂。需要说明的是,在消防车臂架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喷枪组件大多数情况下朝向下方喷射,受到向上的反作用力作用的频率较高,本方案的末端油缸的布置方式可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下喷枪组件的喷水作业。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消防车臂架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消防车臂架装置处于收回位置时,喷枪组件的喷枪朝向节臂组件的下方,末端油缸位于节臂组件的上方。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消防车臂架装置处于收回位置时,设置喷枪组件的喷枪朝向节臂组件的下方,且末端油缸位于节臂组件的上方,以使末端油缸位于节臂组件上背离喷枪组件的喷射方向的一侧,以在喷枪组件朝向下方进行喷水作业时,产生朝向上方的反作用力,并在该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带动末端臂架产生向上转动的趋势,进而对末端油缸的活塞杆产生压力,使活塞杆产生向收缩方向运动的趋势,从而利用末端油缸的无杆腔内的液压油对活塞杆形成压力,抵消末端臂架和喷枪组件所受到的反作用力,使末端臂架和喷枪组件保持稳定。此外,本方案中的结构形式还可利用末端臂架和喷枪组件的自身重力,抵消部分反作用力,可进一步减小末端油缸所承受的压力。需要说明的是,消防车臂架装置的收回位置,指节臂组件以及末端臂架均处于水平位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节臂组件上靠近所述末端油缸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末端油缸的缸筒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末端臂架与所述节臂组件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同一侧,所述末端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节臂组件上靠近末端油缸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末端臂架与节臂组件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且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位于同一侧,通过设置末端油缸的缸筒与第一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末端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二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以使得末端油缸、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节臂组件之间形成多连杆的框架结构,以便于末端臂架以及末端油缸的转动。可以理解,若末端油缸沿节臂组件的长度方向设置,末端油缸的伸缩无法使末端臂架产生转矩。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末端油缸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点,和节臂组件与末端臂架的连接点之间存在预设间距。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二连接部位于末端臂架与节臂组件连接的一端的侧方,通过设置末端油缸与第二连接部的连接点,与节臂组件与末端臂架的连接点之间存在预设间距,以增大末端油缸的活塞杆伸缩时对末端臂架产生的驱动力的力臂,从而增大末端臂架的转矩。相应地,在转矩大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力臂,可减小末端油缸所需提供的驱动力的大小,末端油缸可采用相对较小的型号。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末端油缸与所述节臂组件之间形成预设角度,在所述节臂组件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预设角度为正角度。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末端油缸与节臂组件之间形成与设角度,且在节臂组件处于水平状态时,预设角度为正角度,此时,在竖直方向上,第二连接部的高度大于第一连接部的高度,使末端油缸的活塞杆与节臂组件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以防止末端油缸的活塞杆与末端臂架一同转动时与节臂组件发生干涉。可以理解,末端油缸在通过活塞杆伸缩驱动末端臂架转动时,末端油缸自身也会产生一定幅度的转动,若预设角度过小,在末端油缸的活塞杆收缩时,末端油缸容易与节臂组件产生干涉,若预设角度过大,则会造成消防车臂架装置占用过多的空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以水平位置为基准,末端臂架至少可在-60°至30°的角度范围内转动。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以水平位置为基准,末端臂架至少可在-60°至30°的角度范围内转动,即有水平位置向上转动的角度为正角度,向下转动的角度为负角度,末端臂架向下转动时,转动角度不小于-60°,向上至少时,转动角度不小于30°,总计转动幅度不少于90°,使得设于末端臂架上的喷枪组件可以朝向多个不同的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车臂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节臂组件(1);/n输水管组件,与所述节臂组件(1)对应设置,所述输水管组件与所述节臂组件(1)相连接;/n末端臂架(2),所述末端臂架(2)的一端与所述节臂组件(1)的一端可转动连接;/n末端油缸(3),设于所述节臂组件(1)的一侧,所述末端油缸(3)的一端与所述节臂组件(1)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末端油缸(3)的另一端与所述末端臂架(2)可转动地连接,以通过所述末端油缸(3)的伸缩运动驱动所述末端臂架(2)转动;/n喷枪组件(4),连接于所述末端臂架(2)远离所述节臂组件(1)的一端,所述喷枪组件(4)与所述输水管组件相连通,/n其中,在所述节臂组件(1)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末端油缸(3)位于所述节臂组件(1)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车臂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节臂组件(1);
输水管组件,与所述节臂组件(1)对应设置,所述输水管组件与所述节臂组件(1)相连接;
末端臂架(2),所述末端臂架(2)的一端与所述节臂组件(1)的一端可转动连接;
末端油缸(3),设于所述节臂组件(1)的一侧,所述末端油缸(3)的一端与所述节臂组件(1)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末端油缸(3)的另一端与所述末端臂架(2)可转动地连接,以通过所述末端油缸(3)的伸缩运动驱动所述末端臂架(2)转动;
喷枪组件(4),连接于所述末端臂架(2)远离所述节臂组件(1)的一端,所述喷枪组件(4)与所述输水管组件相连通,
其中,在所述节臂组件(1)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末端油缸(3)位于所述节臂组件(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臂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臂组件(1)上靠近所述末端油缸(3)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13),所述末端油缸(3)的缸筒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3)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末端臂架(2)与所述节臂组件(1)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21),且所述第二连接部(2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3)位于同一侧,所述末端油缸(3)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可转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车臂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末端油缸(3)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连接点,和所述节臂组件(1)与所述末端臂架(2)的连接点之间存在预设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车臂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末端油缸(3)与所述节臂组件(1)之间形成预设角度,在所述节臂组件(1)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预设角度为正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车臂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水平位置为基准,所述末端臂架(2)至少可在-60°至30°的角度范围内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伟许伟刘恒拓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