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莎豆高油栽培调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1560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莎豆高油栽培调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播种前,每公斤种子用聚谷氨酸0.5克‑20克拌种;(2)出苗后20‑25天,深度为15cm的土壤湿度保持65%‑70%,每亩施磷酸二氢钾肥料8kg‑10kg;(3)出苗后40‑50天,每亩施尿素4.5 kg—5.5kg,深度为15cm的土壤湿度保持65%‑68%;(4)出苗后60‑70天,叶面喷施聚谷氨酸2克/亩‑20克/亩,深度为15cm的土壤湿度保持60%‑65%。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控土壤湿度、保持土壤适当干旱,通过用聚谷氨酸拌种、出苗后增加磷钾肥和聚谷氨酸的增施,以及调控土壤湿度有利于油莎豆中油脂的形成,从而提高每亩油脂收益,提高油莎豆栽培收益。

A method of high oil cultivation and control of yashado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莎豆高油栽培调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莎豆,尤其涉及一种油莎豆高油栽培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油莎豆属莎草科一年生植物,又名油莎草、铁荸荠,原产地是非洲及地中海沿岸国家,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特性,是目前已知莎草属植物唯一可食用的经济作物。油莎豆块茎的基本成分为蛋白质、脂肪、糖、淀粉、水分,其含量分别为8.00%、26.50%、23.35%、23.21%、7.00%。油脂中油酸是主要成分,占52.57%,其次是棕榈酸20.39%和亚油酸20.10%;油脂中VE含量为0.15%,甾醇含量为0.53%,说明油莎豆油脂是不干性油,油脂中营养成分较高。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种栽培,先后在国内许多省份进行过小规模栽培。油莎豆栽培为根茎繁育,存在品种退化问题,降低产量,尤其对含油率影响较大。目前国内含油率一般在20%左右,在非洲含油率可以达到30%以上。由于油莎豆新品种培育工作进展缓慢,优质高油品种很少,再加上我国不是发源产地,油莎豆遗传多样性低,利用常规育种手段培育高油品种比较困难。油莎豆是目前已知唯一在块茎器官中积累大量油脂的特种经济作物,其块茎油脂的含油率因不同的栽培地点、不同的播种时间、土壤状况以及株系间区别很大,所以通过栽培技术创新提高油莎豆含油率显得尤为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莎豆高油栽培调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莎豆高油栽培调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播种前,每公斤种子用聚谷氨酸0.5克-20克拌种;(2)出苗后20-25天,深度为15cm的土壤湿度保持65%-70%,每亩施磷酸二氢钾肥料8kg-10kg;(3)出苗后40-50天,每亩施尿素4.5kg—5.5kg,深度为15cm的土壤湿度保持65%-68%;(4)出苗后60-70天,叶面喷施聚谷氨酸2克/亩-20克/亩,深度为15cm的土壤湿度保持60%-65%。所述步骤(3)中,每亩施尿素5kg。所述步骤(4)中,叶面喷施聚谷氨酸10克/亩。优先的,油莎豆品系为GY或YLZ。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控土壤湿度,保持土壤适当干旱,避免水量浪费,减少浇水次数,降低人工成本;减少播种前底肥的施入,降低化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用聚谷氨酸拌种、出苗后增加磷钾肥和聚谷氨酸的增施,以及调控土壤湿度有利于油莎豆中油脂的形成,可以提高油脂量5%以上,从而提高每亩油脂收益,提高油莎豆栽培收益。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对于不同的生长区域、不同株系和不同品种的油莎豆均具有提高油脂含量的效果,尤其适用于油莎豆品系GY或YLZ。3.本专利技术提高油莎豆栽培收益,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不但能提高油莎豆的含油率,而且能提高油莎豆的亩产量的基础上,从而更进一步提高每亩油莎豆的油脂产量,提高种植收益。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油莎豆的成分具体检测报告。图2为实施例2中油莎豆的成分具体检测报告。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油莎豆高油栽培调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播种前,每公斤种子用聚谷氨酸0.5克-20克拌种;(2)出苗后20-25天,深度为15cm的土壤湿度保持65%-70%,每亩施磷酸二氢钾肥料8kg-10kg;(3)出苗后40-50天,每亩施尿素4.5kg—5.5kg,深度为15cm的土壤湿度保持65%-68%;(4)出苗后60-70天,叶面喷施聚谷氨酸2克/亩-20克/亩,深度为15cm的土壤湿度保持60%-65%。所述步骤(2)中,每亩施尿素5kg。所述步骤(3)中,叶面喷施聚谷氨酸(酰胺)10克/亩。实施例1油莎豆栽培地点为河南省新乡市平原新区河南省农科院试验基地,试验地土壤砂壤,土壤肥力水平中等,栽培品系为GY。播种前,每公斤种子用聚谷氨酸20克拌种;出苗后20-25天,浇水后,每亩施磷酸二氢钾肥料9kg,深度为15cm的土壤湿度保持在65%-70%;出苗后40-50天,每亩施尿素5.5kg,深度为15cm的土壤湿度保持在65%-68%;出苗后60-70天,深度为15cm的土壤湿度保持在60%-65%,同时叶面喷施聚谷氨酸20克/亩,聚谷氨酸兑水1200倍后均匀喷施。其它对油莎豆的栽培种植处理为常规处理。收获后折合鲜油莎豆产量1263kg/亩,干果724kg/亩,干果含油率29.6%;油莎豆品质提高,油脂中,提高的油脂组分有油酸和亚油酸;油脂组分中油酸含量为75%、亚油酸含量为8.55%,成分具体检测报告见图1。对比例1油莎豆栽培地点为河南省新乡市平原新区河南省农科院试验基地,试验地土壤砂壤,土壤肥力水平中等,栽培品系为GY。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播种前,油莎豆种子不拌种,生育期内未追肥,分别在出苗后25天、40天、70天各浇透水1次,透水深度至少为15cm。收获后折合每亩鲜油莎豆产量994kg/亩,干果601kg/亩,干果含油率21.4%;油脂组分中油酸含量68%,亚油酸含量9.1%。实施例2油莎豆栽培地点为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白沙镇岗李村,栽培品系为YLZ。播种前,土壤不施基肥,每公斤种子用聚谷氨酸0.5克拌种;出苗后20-25天,浇水后,每亩施磷酸二氢钾肥料8kg,深度为15cm的土壤湿度保持在65%-68%;出苗后40-50天,每亩施尿素5kg,深度为15cm的土壤湿度保持在65%-68%;出苗后60-70天深度为15cm的土壤湿度为60%-62%,同时叶面喷施聚谷氨酸2克/亩,兑水1000倍均匀喷施。其它对油莎豆的栽培种植处理为常规处理。收获后折合鲜油莎豆产量1062kg/亩,干果646kg/亩,干果含油率29.9%,油脂组分中油酸含量75%,亚油酸含量8.52%,成分具体检测报告见图2。对比例2油莎豆栽培地点为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白沙镇岗李村,栽培品系为YLZ。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每亩施复合肥25kg作为基肥,播种前,油莎豆种子不拌种,生育期内不再追肥,分别在出苗后20天、50天、60天各浇透水1次,透水深度至少为15cm。收获后折合鲜油莎豆产量985kg/亩,干果593kg/亩,干果含油率23.9%,油脂组分中油酸含量71.9%,亚油酸含量8.7%。实施例3油莎豆栽培地点为河南省息县,栽培品系为GY。每亩施复合肥25kg作为基肥,播种前,每公斤种子用聚谷氨酸10克拌种;出苗后20-25天,浇水后,每亩施磷酸二氢钾肥料8kg,深度为15cm的土壤湿度保持在68%-70%;出苗后40-50天,每亩施尿素4.5kg,深度为15cm的土壤湿度保持在66%-68%;出苗后60-70天深度为15cm的土壤湿度62%-65%,同时叶面喷施聚谷氨酸10克/亩,兑水800倍均匀喷施。其它对油莎豆的栽培种植处理为常规处理。收获后折合鲜油莎豆产量1207kg/亩,干果732kg/亩,干果含油率29.1%,油脂组分中油酸含量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莎豆高油栽培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播种前,每公斤种子用聚谷氨酸0.5克 -20克拌种;(2)出苗后20-25天,深度为15cm的土壤湿度保持65%-70%,每亩施磷酸二氢钾肥料8kg-10kg;(3)出苗后40-50天,每亩施尿素4.5 kg—5.5kg,深度为15cm的土壤湿度保持65%-68%;(4)出苗后60-70天,叶面喷施聚谷氨酸2克/亩-20克/亩,深度为15cm的土壤湿度保持60%-6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莎豆高油栽培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播种前,每公斤种子用聚谷氨酸0.5克-20克拌种;(2)出苗后20-25天,深度为15cm的土壤湿度保持65%-70%,每亩施磷酸二氢钾肥料8kg-10kg;(3)出苗后40-50天,每亩施尿素4.5kg—5.5kg,深度为15cm的土壤湿度保持65%-68%;(4)出苗后60-70天,叶面喷施聚谷氨酸2克/亩-20克/亩,深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理向阳杨铁钢许舒娅李延军葛晓瑾郭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