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350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该显示模组包括透光盖板、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和显示屏,第一偏光片设置于显示屏与透光盖板之间,第一偏光片通过透光胶与透光盖板相连,第二偏光片设置于显示屏背离第一偏光片的一侧,第一偏光片开设第一通光孔,透光胶的一部分位于第一通光孔内,在透光盖板指向第一偏光片的方向上,第一通光孔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和/或,第二偏光片设有第二通光孔,第二通光孔处设有第一密封胶,在透光盖板指向第一偏光片的方向上,第二通光孔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其中,横截面平行于透光盖板。该方案可以解决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显示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的功能越来越多,电子设备上配置的功能器件越来越多,例如摄像头、指纹识别模组、传感器等光学器件,这给电子设备的装配带来极大的挑战。同时,随着用户对电子设备外观需求的提升,用户越来越青睐大屏占比的电子设备。以摄像头为例,为了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可以采用屏下设置摄像头的方式。具体地,显示模组对应于摄像头的位置可以通过开孔的方式形成透光区域,使得该透光区域可供光线穿过,以便于摄像头正常工作。具体地,显示模组的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上需要开孔,同时,上偏光片的开孔部分需要与光学胶配合,下偏光片的开孔部分需要与密封胶配合。经过开孔操作以及其他工序之后,上偏光片将产生一定的收缩,导致上偏光片与光学胶之间出现缝隙,从而导致光学胶内出现气泡,使得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较差。另外,下偏光片同样存在收缩的情况,致使下偏光片与密封胶之间出现缝隙,使得光线从该缝隙漏出后进入光学器件内,最终影响光学器件的工作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以解决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盖板、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和显示屏,所述第一偏光片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与所述透光盖板之间,所述第一偏光片通过透光胶与所述透光盖板相连,所述第二偏光片设置于所述显示屏背离所述第一偏光片的一侧,所述第一偏光片开设第一通光孔,所述透光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光孔内,在所述透光盖板指向所述第一偏光片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通光孔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和/或,所述第二偏光片设有第二通光孔,所述第二通光孔处设有第一密封胶,在所述透光盖板指向所述第一偏光片的方向上,所述第二通光孔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其中,所述横截面平行于所述透光盖板。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光学器件和上述显示模组,所述光学器件与所述第二通光孔相对设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显示模组中,第一偏光片开设第一通光孔,在透光盖板指向第一偏光片的方向上,第一通光孔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使得第一通光孔的内表面为斜面,这种结构有利于透光胶流动,从而增大透光胶与第一通光孔的内表面的接触面积,使得两者之间不容易出现缝隙,以此改善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另外,第二偏光片可以开设第二通光孔,在透光盖板指向第一偏光片的方向上,第二通光孔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使得第二通光孔的内表面为斜面,此时第二通光孔与第一密封胶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两者之间不容易出现缝隙,从而防止出现漏光问题,以此改善光学器件的工作质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透光盖板、200-第一偏光片、210-第一通光孔、300-第二偏光片、310-第二通光孔、400-显示屏、410-第一基板、420-第二基板、430-遮挡部、500-透光胶、600-第一密封胶、700-第二密封胶、800-框体、810-第三通光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光学器件,该光学器件可以与显示模组相对设置。可选地,这里的光学器件包括摄像头、指纹识别模组、传感器和补光灯中的至少一者。当然,光学器件还可以包括其他器件,本文对此不做限制。上述显示模组具体可以包括透光盖板100、第一偏光片200、第二偏光片300和显示屏400。其中,第一偏光片200设置于显示屏400与透光盖板100之间,第二偏光片300设置于显示屏400背离第一偏光片200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一偏光片200和第二偏光片300位于显示屏400的两侧。显示屏400具体可以包括第一基板410、第二基板420以及设置于第一基板410和第二基板420之间的遮挡部430,该遮挡部430可以遮挡走线结构。第一偏光片200通过透光胶500与透光盖板100相连,该透光胶500具体可以是光学胶,该光学胶一方面可以实现第一偏光片200与透光盖板100之间的粘接,另一方面还可以供光线穿过,以便于光学器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光线传播。该第一偏光片200可以开设第一通光孔210,透光胶500的一部分位于该第一通光孔210内,该第一通光孔210可供光线穿过,从而便于光学器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光线传播。在透光盖板100指向第一偏光片200的方向上,第一通光孔210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横截面平行于透光盖板100。采用上述方案后,第一通光孔210的内表面为斜面,这种结构有利于透光胶500流动,从而增大透光胶500与第一通光孔210的内表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地克服第一偏光片200的收缩,使得两者之间不容易出现缝隙,以此改善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第二偏光片300也可以设有第二通光孔310,该第二通光孔310处设有第一密封胶600,该第二通光孔310可供光线穿过,从而便于光学器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光线传播。可选地,在透光盖板100指向第一偏光片200的方向上,该第二通光孔310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横截面平行于透光盖板100。此时,第二通光孔310的内表面为斜面,此时第二通光孔310与第一密封胶600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两者之间不容易出现缝隙,从而防止出现漏光问题,以此改善光学器件的工作质量。另外,即使杂光进入第二通光孔310与第一密封胶600之间的缝隙内,由于第一通光孔210的内表面为斜面,因此该斜面可以改变杂光的传播方向,使得这些杂光尽量多地射入显示屏400,而非光学器件内,从而提升光学器件的工作质量。具体实施例中,可以仅设置第一通光孔210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也可以仅设置第二通光孔310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还可以同时设置第一通光孔210和第二通光孔310的横截面面积均逐渐变小。此外,第一通光孔210和第二通光孔31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两个甚至更多个,两者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矩形、跑道型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通光孔210、第二通光孔310和光学器件可以在垂直于透光盖板100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盖板(100)、第一偏光片(200)、第二偏光片(300)和显示屏(400),所述第一偏光片(200)设置于所述显示屏(400)与所述透光盖板(100)之间,所述第一偏光片(200)通过透光胶(500)与所述透光盖板(100)相连,所述第二偏光片(300)设置于所述显示屏(400)背离所述第一偏光片(200)的一侧,/n所述第一偏光片(200)开设第一通光孔(210),所述透光胶(50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光孔(210)内,在所述透光盖板(100)指向所述第一偏光片(200)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通光孔(210)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和/或,/n所述第二偏光片(300)设有第二通光孔(310),所述第二通光孔(310)处设有第一密封胶(600),在所述透光盖板(100)指向所述第一偏光片(200)的方向上,所述第二通光孔(310)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n其中,所述横截面平行于所述透光盖板(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盖板(100)、第一偏光片(200)、第二偏光片(300)和显示屏(400),所述第一偏光片(200)设置于所述显示屏(400)与所述透光盖板(100)之间,所述第一偏光片(200)通过透光胶(500)与所述透光盖板(100)相连,所述第二偏光片(300)设置于所述显示屏(400)背离所述第一偏光片(200)的一侧,
所述第一偏光片(200)开设第一通光孔(210),所述透光胶(50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光孔(210)内,在所述透光盖板(100)指向所述第一偏光片(200)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通光孔(210)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和/或,
所述第二偏光片(300)设有第二通光孔(310),所述第二通光孔(310)处设有第一密封胶(600),在所述透光盖板(100)指向所述第一偏光片(200)的方向上,所述第二通光孔(310)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
其中,所述横截面平行于所述透光盖板(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片(200)具有背对的第一保护膜面和第一离型膜面,所述第一通光孔(210)的横截面面积较大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保护膜面上,所述第一通光孔(210)的横截面面积较小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离型膜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光片(300)具有背对的第二保护膜面和第二离型膜面,所述第二通光孔(310)的横截面面积较大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离型膜面上,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武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