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TC发热单管及PTC发热芯体及PTC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1277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TC发热单管及PTC发热芯体及PTC加热器,其解决了现有PTC发热单管在制造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报废及降低散热性能、密封性等技术问题,PTC发热单管设有壳体和PTC发热芯,PTC发热芯设有PTC热敏电阻片、电极片、绝缘假片,壳体为硅胶外壳;硅胶外壳包裹连接在PTC发热芯外表面,硅胶外壳为一体结构;PTC热敏电阻片由多个PTC发热片间隔排列,绝缘假片设在该间隔内;电极片设长电极片和多个间隔排列的短电极片,每个PTC发热片与长电极片相连接,每个PTC发热片与每个短电极片一一对应连接;每个电极片插片一端与每个电极片相连接,每个电极片插片另一端穿过硅胶外壳并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PTC发热芯体及PTC加热器,可广泛应用于加热技术领域。

A PTC heating single tube, PTC heating core and PTC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TC发热单管及PTC发热芯体及PTC加热器
本技术涉及加热
,特别涉及一种PTC发热单管及PTC发热芯体及PTC加热器。
技术介绍
我们知道,汽车在缺少了发动机余热的情况下,冬季车内制热、除霜除雾安全要求以及动力电池低温下寿命较短等都需要电子制热产品提供相应的热量,作为汽车空调制热系统的重要部件,PTC加热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新能源汽车最为适用。PTC加热器最为重要的部件为PTC发热单管,其制备流程通常大致为:先将上电极片、下电极片分别通过硅胶涂布贴合在PTC热敏电阻的正负电极上,再用绝缘膜包裹好上电极片和下电极片,完成PTC发热芯的组装,然后将PTC发热芯插入铝管内进行压制,使绝缘膜、电极片和PTC热敏电阻紧密压紧,实现可靠的导电导热性能,再将铝管两个端口都封涂密封胶,保证气密性和防水性能。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易出现三方面问题:(1)在对装有PTC发热芯的铝管进行压制操作过程中,一方面若冲压模稍有微小的不平形度,易导致电极片在压痕线上损伤和断裂,导致PTC发热芯和铝管报废;另一方面若冲压不到位,会导致PTC发热芯与铝管内壁之间出现间隙,该间隙作为空气阻隔,将会降低PTC发热芯向外界的导热性能。(2)PTC发热单管内的绝缘膜导热性差,导致其整体发热效率受到很大影响。(3)汽车部件使用条件苛刻,部件要经得起高频率振动。汽车行驶过程中,PTC发热单管高频率震动,易使其铝管两个端口封涂的密封胶发生松动,致使密封效果变差,尤其在潮湿环境下使用,其气密性和防水性能严重下降,缩短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可靠的PTC发热单管及PTC发热芯体及PTC加热器。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PTC发热单管,其设有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PTC发热芯,PTC发热芯设有PTC热敏电阻片、电极片,电极片与电极片插片相连接,壳体为硅胶外壳,PTC发热芯还设有绝缘假片;硅胶外壳包裹连接在PTC发热芯的外表面,硅胶外壳为一体结构;PTC热敏电阻片由多个PTC发热片间隔排列而成,绝缘假片设置在相邻两个PTC发热片之间的间隔内;电极片设有相互隔离的长电极片和多个间隔排列的短电极片,每个PTC发热片的一侧面与长电极片相连接,每个PTC发热片的另一侧面与每个短电极片一一对应连接;电极片插片数量设置为多个,每个电极片插片的一端与每个电极片相连接,每个电极片插片的另一端穿过硅胶外壳并伸出。优选的,长电极片设有适配PTC热敏电阻片的第一凹槽,每个PTC发热片的上表面连接在长电极片的第一凹槽内;每个短电极片设有适配其相对应的PTC发热片的第二凹槽,每个PTC发热片的下表面连接在其相对应的短电极片的第二凹槽内。优选的,电极片插片设有电极片连接部和外部电路连接部,电极片连接部和外部电路连接部相连接呈L型结构;电极片连接部与电极片相连接,外部电路连接部穿过硅胶外壳并伸出。优选的,位于电极片与电极片插片连接处外的硅胶外壳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凹槽和卡块,凹槽和卡块适配;当相邻两个PTC发热单管并行设置时,其中一个PTC发热单管的卡块相对应的适配插接在相邻PTC发热单管的凹槽内。优选的,绝缘假片分别与其相邻的PTC发热片相连接。优选的,硅胶外壳为注塑一体成型结构。优选的,沿长电极片的边缘间隔设有多个第一进胶口,沿短电极片的边缘间隔设有多个第二进胶口。一种PTC发热芯体,其设有上述的一种PTC发热单管、以及与PTC发热单管的硅胶外壳的外侧面相连接的散热片。一种PTC加热器,其设有上述的一种PTC发热单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PTC发热单管及PTC发热芯体及PTC加热器,一方面,结构简单,将硅胶外壳代替现有技术的铝管,不需要现有技术中对装有PTC发热芯的铝管进行压制操作;PTC发热芯的表面完全由硅胶外壳包裹,且硅胶吸附性能高,能够牢牢吸附在PTC发热芯的表面,解决了现有PTC加热器因铝管压制而导致的PTC发热芯和铝管报废或者降低散热性能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长电极片和短电极片的外表面紧紧与硅胶外壳贴合,没有现有技术的绝缘膜阻隔,且硅胶外壳由硅胶制成,使整体发热效率得到很大提高。第三、硅胶外壳为一体结构,仅电极片插片的另一端穿过硅胶外壳并伸出,没有现有技术的密封胶封口,使PTC单管的气密性和防水等级显著提高,经检验,而本技术PTC发热芯体的防水性能可做到IP67甚至IP68以上的防护等级要求;硅胶属于橡胶材料,具备高弹性,在高频率振动的环境下能够缓冲震动,从而保护包裹在硅胶外壳内的PTC发热芯不受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PTC发热单管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局部剖视图的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仅剖硅胶外壳);图4是图1所示的A-A剖视图的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去除硅胶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所示的PTC发热芯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7所示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所示的爆炸图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的长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9所示的短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9所示的电极片插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所示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PTC发热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所示的多条PTC发热芯体并排插接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技术电路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PTC热敏电阻片,2.电极片插片,3.硅胶外壳,4.绝缘假片,5.PTC发热片,6.长电极片,7.短电极片,8.第一凹槽,9.第二凹槽,10.电极片连接部,11.外部电路连接部,12.凹槽,13.卡块,14.第一进胶口,15.第二进胶口,16.散热片,17.PTC发热芯,S.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技术的内容。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和装置,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实施例1:由图1~图9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PTC发热单管,其设有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PTC发热芯17,PTC发热芯17设有PTC热敏电阻片1、电极片,电极片与电极片插片2相连接;PTC热敏电阻片1是产生热量的发热元件。壳体为硅胶外壳3,PTC发热芯17还设有绝缘假片4;硅胶外壳3包裹连接在PTC发热芯17的外表面,硅胶外壳3为一体结构。PTC热敏电阻片1由多个PTC发热片5间隔排列而成,绝缘假片4设置在相邻两个PTC发热片5之间的间隔内;绝缘假片4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使相邻两个PTC发热片5之间完全绝缘,防止两者击穿或连通。另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TC发热单管,其设有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PTC发热芯,所述PTC发热芯设有PTC热敏电阻片、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与电极片插片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硅胶外壳,所述PTC发热芯还设有绝缘假片;所述硅胶外壳包裹连接在所述PTC发热芯的外表面,所述硅胶外壳为一体结构;所述PTC热敏电阻片由多个PTC发热片间隔排列而成,所述绝缘假片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PTC发热片之间的所述间隔内;所述电极片设有相互隔离的长电极片和多个间隔排列的短电极片,每个所述PTC发热片的一侧面与所述长电极片相连接,每个所述PTC发热片的另一侧面与每个所述短电极片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电极片插片数量设置为多个,每个所述电极片插片的一端与每个所述电极片相连接,每个所述电极片插片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硅胶外壳并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TC发热单管,其设有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PTC发热芯,所述PTC发热芯设有PTC热敏电阻片、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与电极片插片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硅胶外壳,所述PTC发热芯还设有绝缘假片;所述硅胶外壳包裹连接在所述PTC发热芯的外表面,所述硅胶外壳为一体结构;所述PTC热敏电阻片由多个PTC发热片间隔排列而成,所述绝缘假片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PTC发热片之间的所述间隔内;所述电极片设有相互隔离的长电极片和多个间隔排列的短电极片,每个所述PTC发热片的一侧面与所述长电极片相连接,每个所述PTC发热片的另一侧面与每个所述短电极片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电极片插片数量设置为多个,每个所述电极片插片的一端与每个所述电极片相连接,每个所述电极片插片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硅胶外壳并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TC发热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电极片设有适配所述PTC热敏电阻片的第一凹槽,每个所述PTC发热片的上表面连接在所述长电极片的所述第一凹槽内;每个所述短电极片设有适配其相对应的所述PTC发热片的第二凹槽,每个所述PTC发热片的下表面连接在其相对应的所述短电极片的所述第二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TC发热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插片设有电极片连接部和外部电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何鹏飞胡运鸿常发明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市科博乐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