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向法专利>正文

醇燃料自动气化灶气化室强化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1223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醇燃料自动气化灶气化室进行强化加热的装置,是对专利200520031176.X中灶头的液态醇气化器的改进,包括气化室、通过气化室向外输出醇蒸气的醇蒸气喷燃孔、在气化室中插有的液态醇供料管、液态醇供料管端头的液态醇喷燃孔,在气化室周围固定有翅片,既可以使气化室得到强化加热,还具有寿命长、灶火热量损失小的优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醇燃料自动气化灶气化室进行强化加热的装置,是对专利200520031176·X中灶头的液态醇气化器的改进。
技术介绍
专利200520031176·X涉及一种民用灶具和燃料,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了一种原料丰富、性能优越的炊事燃料及其燃具新产品。这种新产品与液体燃料雾化灶相比,由于气化到分子状态比雾化到雾滴状态的分散度好得多,因而燃烧效率大大提高;与柴、煤及石油类燃料燃具相比,其清洁环境效益显著增加;与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燃气灶相比,它不再需要复杂的管道或高压容器贮存和输送燃气。但是,它的气化室加热是否充分,是一个关键。专利200520031176·X,是由特制灶头中的灶火辐射余热利用系统完成这个关键任务的,其三个主要举措,一是利用了吸热导热良好的金属部件,二是利用了网罩将灶火的部分辐射热反射回去加热气化器,三是利用了保温套的保温作用。但是,这样做还有两个不足之处一是气化室受热不太充分,二是对网罩反射热量要求很高,不仅使得灶火热量有一些损失,而且网罩寿命也难于长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得气化室得到充分加热,并且减轻网罩反射热量的负担,延长其寿命,减少灶火热量损失的醇燃料自动气化灶气化室强化加热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涉及的部件包括气化室、气化室向外输出醇蒸气的醇蒸气喷燃孔、在气化室中插有的液态醇供料管、液态醇供料管端头的液态醇喷燃孔,在气化室周围固定有翅片。所述的翅片竖直排列在气化室周围,上方高出喷燃孔10~100毫米,下方位于气化室中下部。所述的翅片为吸热传热性能好的厚度1至2毫米的金属翅片。所述的金属翅片可以为吸热导热良好的铜片,上方高出液态醇喷燃孔,下方与气化室下端平齐。金属翅片的总面积为10~400平方厘米。在气化室外还设置有混气室,在气化室下部水平方向均匀分布2至4个将醇蒸气导向混气室的小导管,在小导管上向上各开有醇蒸气喷燃孔,醇蒸气在混气室与空气混合后,由混气室上方的喷燃孔喷燃,在气化室和混气室之间,以及气化室周围固定翅片。所述的气化室为圆管,在圆管上部开有3~16个醇蒸气喷燃孔,并且醇蒸气喷燃孔位于各个翅片空隙之间,醇蒸气与空气混合后喷燃。所述的气化室为圆管,在气化室圆管下端设置一段直径大于气化室圆管的同心圆管,在两个圆管接头处,由一个水平的环形铜箔密封,在环形铜箔上均匀分布着醇蒸气喷燃孔。本技术通过设置吸热导热良好的吸热传热翅片,并将其布置在高出喷燃孔的上方,功能是吸收和传导喷燃火苗的辐射余热;下方与气化室下端平齐,功能是使整个气化室受热得到强化。翅片呈竖直排列,使靠网罩反射火苗辐射热的负担大大减轻,甚至没有网罩的反射作用,液醇气化也能自动维持,并且可以达到所要求的火力大小。在该系列专利申请中,网罩的主要作用只是使醇蒸气与空气更好地混合以及使火苗分配均匀。外围的保温装置的主要作用只是为了节约能量。在本实施例中,只要液醇燃料充分供应,即使没有灶头反射和外围保温措施,单灶头额定热输出也可以达到GB16410---1996《家用燃气灶具》和NY312---1997《醇基民用燃料灶具》要求的2·91KW以上,并且保证不会出现由于气化室受热不充分而造成的“火雨”现象。因此本技术还具有寿命长、灶火热量损失小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在气化室外还有混气室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无混气室且气化室为圆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在原专利200520031176·X的特制灶头和灶火辐射余热利用系统中,增设了一些吸热传热翅片。因此本技术包括气化室5、通过气化室5向外输出醇蒸气的醇蒸气喷燃孔4、在气化室5中插有的液态醇供料管3、液态醇供料管3端头的液态醇喷燃孔1,在气化室周围固定有翅片2。在气化室5的周围固定有翅片2,并且翅片2延伸入气化室5内,同时翅片2围绕着气化室5而竖直排列在气化室5的周围,上方高出喷燃孔10~100毫米,下方位于气化室中下部。所述的翅片2为吸热传热性能好的厚度1至2毫米的金属翅片,并且各个翅片2可以交汇于气化室5中的液态醇供料管3上,也可以伸入气化室5内一部分。所述的金属翅片2为吸热导热良好的铜片,上方高出液态醇喷燃孔1,下方与气化室5下端平齐。金属翅片2的总面积为10~400平方厘米。在上述结构基础上,醇蒸气喷燃可以有三种结构方式一种结构方式是如图3、4所示,在气化室5外还设置有混气室6,在气化室5下部水平方向均匀分布2至4个将醇蒸气导向混气室6的小导管7,在小导管上向上各钻一个Φ1~Φ2的醇蒸气喷孔8,醇蒸气在混气室与空气混合后,由混气室上方的醇蒸气喷燃孔4喷燃,在气化室5和混气室6之间的气化室周围固定翅片2。翅片2可以延伸入气化室5内一部分,也可以交汇于气化室5中的液态醇供料管3上。液态醇供料管3的端头是液态醇喷燃孔1。另一种结构方式是如图5所示,所述的气化室5为圆管,在圆管上部开有3~16个Φ0·5~Φ2·0的醇蒸气喷燃孔4,并且醇蒸气喷燃孔4位于在各个翅片2空隙之间,醇蒸气与空气混合后喷燃。翅片2可以延伸入气化室5内一部分,也可以交汇于气化室5中的液态醇供料管3上。液态醇供料管3的端头是液态醇喷燃孔1。第三种方式是如图1、2所示,所述的气化室5为圆管,在气化室5圆管下端设置一段直径大于气化室圆管的同心圆管,在两个圆管接头处,由一个水平的环形铜箔密封,在环形铜箔上均匀分布着醇蒸气喷燃孔4。特制灶头的气化室5是一个圆铜管,在气化室5周围固定有翅片2。在实施例中,圆铜管的尺寸为Φ20×1毫米,高度为60毫米,这些尺寸,可以根据对火力的要求,加减50%。圆铜管中插有液态醇供料管3,3的端头为液态醇喷料孔1,使得液态醇喷向气化器的圆铜管壁而迅速受热气化。本实施例是在气化室圆铜管下端设置一段长10毫米直径为Φ28×1毫米的同心圆铜管,两个铜管接头处,由一个厚度1毫米的水平的环形铜箔密封,环形铜箔上均匀分布着16个Φ1毫米的醇蒸气喷燃孔4。吸热传热翅片为1至2毫米厚的铜片或其它吸热传热良好的金属片,以总面积计算,10~400平方厘米即可,具体尺寸由对灶火火力大小要求而定。对于火力要求小的微型灶,翅片总面积可以少一些;对于火力要求大的大型灶,翅片总面积应该多一些。翅片要通过高温焊接或铸造,与气化室、混气室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既可以耐受高温,又可以有良好的热传导性。翅片吸热部分在火苗燃孔上方10~100毫米范围内,传热到气化室中下部。翅片呈竖直排列,这样,不仅不阻挡火苗向上,而且还有一些疏通火势的作用。这些翅片高温焊接或铸造在气化室周围,竖直排列,上方高出喷燃孔10~100毫米,用以吸收和传导喷燃火苗辐射余热,下方达到气化室中下部,使整个气化室通过热传导受到强化加热。与气化室、混气室本身的优良吸热导热材料以及充分供应液醇燃料相配合,即使没有外围保温措施和网罩反射,也可以保证气化器受热,使液醇充分气化,使单灶头额定热输出可以达到2·91KW以上,并且可以在2·91~20KW之间任意调节设定。权利要求1.一种醇燃料自动气化灶气化室强化加热装置,包括气化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醇燃料自动气化灶气化室强化加热装置,包括气化室(5)、通过气化室(5)向外输出醇蒸气的醇蒸气喷燃孔(4)、在气化室(5)中插有的液态醇供料管(3)、液态醇供料管(3)端头的液态醇喷燃孔(1),其特征在于:在气化室周围固定有翅片(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向法
申请(专利权)人:冯向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