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爪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包括电动机本体,电动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底壳,且底壳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主轴,主轴的外部呈等距离分布有爪级,且爪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壳的底部,底壳的一侧设置有框架,且框架的表面缠绕设有绕组线圈,框架的一侧设置有永磁转子,永磁转子的一侧设置有中壳,中壳的顶部呈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外部设置有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永磁转子与齿轮,永磁转子通过齿轮啮合后减速,输出端转动,电动机本体的体积小,使用时较为便捷,结构简单,转动扇叶使电动机本体内部产生的热量由散热框排出,防止电动机本体内部热量堆积,延长电动机本体的使用寿命。
A claw pol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爪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
本技术涉及电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爪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
技术介绍
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效率高、功率因数高等优点,目前,永磁同步电动机已经在冶金行业、陶瓷行业、橡胶行业、石油行业、纺织行业等行业的中、低压电动机中获得业绩,并逐步积累设计和运行经验,永磁同步电动机主要是由转子、端盖等各部件组成,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定子结构与普通的感应电动机的结构非常相似,永磁体的放置方式对电动机性能影响很大,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启动和运行是由定子绕组、转子鼠笼绕组和永磁体这三者产生的磁场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爪级式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用途在电动阀门执行机构,医疗器械,精密机械传动等方面,磁线圈用直流激磁电流后,各磁极一定的极性,在相邻的磁极交替N极和S极。现有的爪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在使用的过程中,爪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使用时较为不便,爪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内部产生的热量堆积,使爪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运行出现问题,爪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产生的震动会使爪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内部的元件发生松动的现象,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爪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爪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爪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包括电动机本体,所述电动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底壳,且底壳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外部呈等距离分布有爪级,且爪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壳的底部,所述底壳的一侧设置有框架,且框架的表面缠绕设有绕组线圈,所述框架的一侧设置有永磁转子,所述永磁转子的一侧设置有中壳,所述中壳的顶部呈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外部设置有齿轮,所述中壳的一侧设置有面盖。进一步的,所述面盖的内部的一侧设置有输出端,且输出端贯穿面盖,所述面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框。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端的外部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转动扇叶,所述电动机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进一步的,所述绕组线圈的端部设置有线圈电源头,且线圈电源头设置在框架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片,且缓冲垫片分别设置在支撑座的底部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机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的四角处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电动机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的永磁转子、齿轮与输出端,永磁转子通过齿轮啮合后减速,输出端转动,永磁转子的位置可以进行估算,电动机本体的体积小,使用时较为便捷,结构简单。2.通过设置的转动扇叶与输出端,转动扇叶使电动机本体内部产生的热量由散热框排出,防止电动机本体内部热量堆积,延长电动机本体的使用寿命,转动扇叶可以从输出端的外部转动出,达到进行更换的目的,操作方便。3.通过设置的缓冲垫片与支撑座,在电动机本体运行的过程中,支撑座底部的缓冲垫片对电动机本体产生的较小的震动进行缓冲,减少电动机本体内部元件的松动,使电动机本体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爪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爪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电动机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爪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面盖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壳、2散热片、3爪级、4主轴、5框架、6绕组线圈、7永磁转子、8中壳、9连接轴、10齿轮、11转动扇叶、12面盖、13散热框、14输出端、15电动机本体、16支撑座、17缓冲垫片、18线圈电源头、19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3,一种爪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包括电动机本体15,电动机本体15的一侧设置有底壳1,且底壳1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主轴4,主轴4的外部呈等距离分布有爪级3,且爪级3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壳1的底部,底壳1的一侧设置有框架5,且框架5的表面缠绕设有绕组线圈6,框架5的一侧设置有永磁转子7,永磁转子7的一侧设置有中壳8,中壳8的顶部呈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连接轴9,且连接轴9的外部设置有齿轮10,永磁转子7上的齿轮10相互啮合能够减速,永磁转子7通过齿轮10啮合后减速,输出端14转动,电动机本体15的凸级式永磁转子7上有明显的成对磁极交替N极和S极,永磁转子7的位置可以通过使用标量或矢量控制技术控制PMSM电机,中壳8的一侧设置有面盖12,电动机本体15的体积小,使用时较为便捷,结构简单。进一步的,面盖12的内部的一侧设置有输出端14,且输出端14贯穿面盖12,转动扇叶11可以从输出端14的外部转动出,进行更换,操作方便,面盖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框13,电动机本体15内部产生的热量由散热框13排出。进一步的,输出端14的外部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转动扇叶11,通过转动扇叶11的转动,使电动机本体15内部产生的热量由散热框13排出,防止电动机本体15内部热量堆积,延长电动机本体15的使用寿命,电动机本体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6,支撑座16对电动机本体15进行支撑。进一步的,绕组线圈6的端部设置有线圈电源头18,且线圈电源头18设置在框架5的底部,操作时较为便捷。进一步的,支撑座16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片17,且缓冲垫片17分别设置在支撑座16的底部的两侧,支撑座16底部的缓冲垫片17对电动机本体15产生的较小的震动进行缓冲,减少电动机本体15内部元件的松动,使电动机本体15正常运行。进一步的,电动机本体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6,支撑座16的顶部的四角处螺纹连接有螺杆19,螺杆19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栓,电动机本体15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片2,散热片2对电动机本体15的内部的热量进行散热,转动出螺杆19,螺栓固定使电动机本体15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爪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包括电动机本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本体(15)的一侧设置有底壳(1),且底壳(1)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主轴(4),所述主轴(4)的外部呈等距离分布有爪级(3),且爪级(3)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壳(1)的底部,所述底壳(1)的一侧设置有框架(5),且框架(5)的表面缠绕设有绕组线圈(6),所述框架(5)的一侧设置有永磁转子(7),所述永磁转子(7)的一侧设置有中壳(8),所述中壳(8)的顶部呈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连接轴(9),且连接轴(9)的外部设置有齿轮(10),所述中壳(8)的一侧设置有面盖(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爪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包括电动机本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本体(15)的一侧设置有底壳(1),且底壳(1)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主轴(4),所述主轴(4)的外部呈等距离分布有爪级(3),且爪级(3)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壳(1)的底部,所述底壳(1)的一侧设置有框架(5),且框架(5)的表面缠绕设有绕组线圈(6),所述框架(5)的一侧设置有永磁转子(7),所述永磁转子(7)的一侧设置有中壳(8),所述中壳(8)的顶部呈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连接轴(9),且连接轴(9)的外部设置有齿轮(10),所述中壳(8)的一侧设置有面盖(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爪极式永磁同步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12)的内部的一侧设置有输出端(14),且输出端(14)贯穿面盖(12),所述面盖(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框(13)。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虫,吴声佳,薛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台山市科信特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