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侧出风蓄热式电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726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侧出风蓄热式电暖器,包括壳体,第一侧板顶部的连接边和第二侧板顶部的连接边均设有第一散热孔,第一侧板的上侧和下侧均设有第二散热孔,第二散热孔的下方设有出风孔,壳体的顶板上设有第四散热孔;壳体内部的底板上设有安装架,安装架内一端设有与出风孔相对设置的开口,开口处设有风门,安装架的另一端设有风机,安装架顶板上方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内设有与加热管连接的蓄热层,安装架顶部设有贯穿保温层和蓄热层的通道,通道的顶部与风道连接,风道的底部与出风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下侧出风蓄热式电暖器,加热效率高,能够根据室温调节热能输出量,节省能耗,续航时间长。

Electric heater with regenerative air outlet at the lower 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侧出风蓄热式电暖器
本技术涉及电暖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下侧出风蓄热式电暖器。
技术介绍
电暖器是用于家庭住宅和商用办公场所冬季采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城市电力供应矛盾愈发突出,主要表现在用电高峰时电力供应不足,用电峰谷差不断变大。为解决这一矛盾,国家在部分省市实行峰谷电价政策,以鼓励人们在谷期用电,从而缓解峰期供电压力。蓄热式电暖器是一种新型的电采暧设备,其主要利用夜间谷电储存能量,用于白天供暖。可以实现电网削峰填谷,同时充分利用夜间廉价谷电为用户节省采暖费用。但现有技术中的蓄热式电暖器加热效率不高,不能根据室温调节热能输出量,导致蓄热式电暖器续航时间短,不利于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侧出风蓄热式电暖器,加热效率高,能够根据室温调节热能输出量,节省能耗,续航时间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侧出风蓄热式电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的外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外沿均设有垂直方向的连接边,所述第一侧板顶部的连接边和所述第二侧板顶部的连接边均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侧和下侧均设有若干排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的下方设有均匀分布的出风孔,所述壳体的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垂直连接,且其上侧和下侧均设有第三散热孔,所述壳体的顶板上设有若干排相错设置的第四散热孔,所述壳体的底板上设有支座;所述壳体内部的底板上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为中空的立体结构,所述安装架内一端设有与所述出风孔相对设置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风门,所述安装架的另一端设有风机,所述安装架顶板上方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设有与加热管连接的蓄热层,所述加热管与位于所述壳体内壁上的接线柱连接,所述安装架顶部设有贯穿所述保温层和所述蓄热层的通道,所述通道的底部与所述风机连通,所述通道的顶部与风道连接,所述风道靠近所述第一侧板设置,所述风道的底部与所述出风孔连通,且所述风道的底部设有位于所述保温层上的导风板。优选的,所述加热管均匀分布在所述蓄热层内,所述加热管为连续的若干个U型管,且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均与所述接线柱连接。优选的,所述风门包括位于所述安装架侧板上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双金属片,所述双金属片与活动板上的翘板连接,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开口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三侧板的中部设有电子显示屏。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下侧出风蓄热式电暖器,加热效率高,能够根据室温调节热能输出量,节省能耗,续航时间长。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下侧出风蓄热式电暖器侧视图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下侧出风蓄热式电暖器的壳体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下侧出风蓄热式电暖器正视图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下侧出风蓄热式电暖器中风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第一散热孔;4、第二散热孔;5、出风孔;6、第四散热孔;7、第三侧板;8、电子显示屏;9、第三散热孔;10、支座;11、安装架;12、开口;13、风门;14、固定架;15、双金属片;16、活动板;17、翘板;18、风机;19、保温层;20、加热管;21、蓄热层;22、接线柱;23、通道;24、风道;25、导风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下侧出风蓄热式电暖器侧视图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下侧出风蓄热式电暖器的壳体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下侧出风蓄热式电暖器正视图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下侧出风蓄热式电暖器中风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下侧出风蓄热式电暖器,包括壳体,壳体的第一侧板1和壳体的第二侧板2相对设置,第一侧板1的外沿和第二侧板2的外沿均设有垂直方向的连接边,连接边方便壳体侧板之间的连接。第一侧板1顶部的连接边和第二侧板2顶部的连接边均设有第一散热孔3,第一侧板1的上侧和下侧均设有若干排第二散热孔4,第一散热孔3和第二散热孔4用于防止因为风道24的传热而导致第一侧板1温度过高。第二散热孔4的下方设有均匀分布的出风孔5,出风孔5为电暖器进行散热的主要途径。壳体的顶板上设有若干排相错设置的第四散热孔6,第四散热孔6用于防止因为风道24的传热而导致顶板温度过高。壳体的第三侧板7与第一侧板1垂直连接,第三侧板7的中部设有电子显示屏8,电子显示屏8与位于壳体内部的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电子显示屏8的连接方式为公知常识,在此不做赘述。第三侧板7上侧和下侧均设有第三散热孔9,第三散热孔9用于防止第三侧板7处的温度过高,影响电子显示屏的使用。壳体的底板上设有支座10,支座10用于增加电暖器的稳定性。壳体内部的底板上设有安装架11,安装架11为中空的立体结构,安装架11内一端设有与出风孔5相对设置的开口12,开口12处设有风门13,风门13用于感应自然风温度控制开口12出风量的大小,进而控制电暖器出风孔5向外传输热量的快慢。风门13包括位于安装架11侧板上的固定架14,固定架14上设有双金属片15,双金属片15与活动板16上的翘板17连接,活动板16与开口12对应设置。双金属片也称热双金属片,由于各组元层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变化时,主动层的形变要大于被动层的形变,从而双金属片的整体就会向被动层一侧弯曲产生形变,因此双金属片能够根据室温调节活动板的开合程度,当室温达到双金属片15的动作温度时,双金属片15控制活动板16开启,增大出风孔5自然风的输出量,减小电暖器的热能输出,延长其续航时间。安装架11的另一端设有风机18,风机18用于增加蓄热层内热量的散出,提高电暖器的加热效率。安装架11顶板上方设有保温层19,保温层19内设有与加热管20连接的蓄热层21,加热管20与位于壳体内壁上的接线柱22连接,加热管20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蓄热层21用于对热能进行存储。加热管20均匀分布在蓄热层21内,加热管20为连续的若干个U型管,且加热管20的两端均与接线柱22连接,增加加热管20与蓄热层21的接触面积,增加传热效率。安装架11顶部设有贯穿保温层19和蓄热层21的通道23,通道23的底部与风机18连通,风机18加快通道23内的空气流动速度,使蓄热层21中的热量随气流快速带出电暖器。通道23的顶部与风道24连接,风道24用于将蓄热层21内的热量输送到出风孔5。风道24靠近第一侧板1设置,风道24的底部与出风孔5连通,且风道24的底部设有位于保温层19上的导风板25,导风板25用于引导风道24处的暖风从出风孔5流出。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下侧出风蓄热式电暖器,加热效率高,能够根据室温调节热能输出量,节省能耗,续航时间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侧出风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的外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外沿均设有垂直方向的连接边,所述第一侧板顶部的连接边和所述第二侧板顶部的连接边均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侧和下侧均设有若干排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的下方设有均匀分布的出风孔,所述壳体的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垂直连接,且其上侧和下侧均设有第三散热孔,所述壳体的顶板上设有若干排相错设置的第四散热孔,所述壳体的底板上设有支座;/n所述壳体内部的底板上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为中空的立体结构,所述安装架内一端设有与所述出风孔相对设置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风门,所述安装架的另一端设有风机,所述安装架顶板上方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设有与加热管连接的蓄热层,所述加热管与位于所述壳体内壁上的接线柱连接,所述安装架顶部设有贯穿所述保温层和所述蓄热层的通道,所述通道的底部与所述风机连通,所述通道的顶部与风道连接,所述风道靠近所述第一侧板设置,所述风道的底部与所述出风孔连通,且所述风道的底部设有位于所述保温层上的导风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侧出风蓄热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的外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外沿均设有垂直方向的连接边,所述第一侧板顶部的连接边和所述第二侧板顶部的连接边均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侧和下侧均设有若干排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的下方设有均匀分布的出风孔,所述壳体的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垂直连接,且其上侧和下侧均设有第三散热孔,所述壳体的顶板上设有若干排相错设置的第四散热孔,所述壳体的底板上设有支座;
所述壳体内部的底板上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为中空的立体结构,所述安装架内一端设有与所述出风孔相对设置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风门,所述安装架的另一端设有风机,所述安装架顶板上方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设有与加热管连接的蓄热层,所述加热管与位于所述壳体内壁上的接线柱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子德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蓝的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