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集成风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594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集成风管,柔性集成风管的管体截面由内之外依次为玻璃纤维与高硅氧纤维的罗纹空气层织物层、玻璃纤维布、硅胶涂层,玻璃纤维与高硅氧纤维的罗纹空气层织物层、玻璃纤维布之间经阻燃胶粘结,玻璃纤维与高硅氧纤维的罗纹空气层织物层、玻璃纤维布、硅胶涂层的厚度比为:8:2.5:1.5。采用玻璃纤维与高硅氧纤维的罗纹空气层织物层、玻璃纤维布、硅胶涂层由内至外依次粘合,并控制其厚度比,综合多层结构的隔热、阻燃性能,提高整体管体的阻燃。结合玻璃纤维与高硅氧纤维的罗纹空气层织物层的湿态折皱回复角达到300度,能有效确保该风管水洗清洗后的抗皱,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

A flexible integrated air 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集成风管
本技术涉及风管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柔性集成风管。
技术介绍
传统空调系统的送风管道大都为水泥、玻镁硬质风管,但随着环境要求以及空调系统的发展,逐渐被柔性风管代替,现有市场上的柔性风管采用是无纺布织物结构外覆膜层或铝箔,但在一些高温、易燃场合下,其较薄的膜层或铝箔隔热阻燃效果相对较差,存在易燃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阻燃效果好的柔性集成风管。本技术采用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柔性集成风管,其特征在于:柔性集成风管的管体截面由内之外依次为玻璃纤维与高硅氧纤维的罗纹空气层织物层、玻璃纤维布、硅胶涂层,玻璃纤维与高硅氧纤维的罗纹空气层织物层、玻璃纤维布之间经阻燃胶粘结,玻璃纤维与高硅氧纤维的罗纹空气层织物层、玻璃纤维布、硅胶涂层的厚度比为:8:2.5:1.5。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纤维与高硅氧纤维的罗纹空气层织物层的湿态折皱回复角达到300度。本技术采用玻璃纤维与高硅氧纤维的罗纹空气层织物层、玻璃纤维布、硅胶涂层由内至外依次粘合,并控制其厚度比,综合多层结构的隔热、阻燃性能,提高整体管体的阻燃。结合玻璃纤维与高硅氧纤维的罗纹空气层织物层的湿态折皱回复角达到300度,能有效确保该风管水洗清洗后的抗皱,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管体1、玻璃纤维与高硅氧纤维的罗纹空气层织物层2、玻璃纤维布3、硅胶涂层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一种柔性集成风管,管体1截面由内之外依次为玻璃纤维与高硅氧纤维的罗纹空气层织物层2、玻璃纤维布3、硅胶涂层4。各层之间经阻燃胶粘结,玻璃纤维与高硅氧纤维的罗纹空气层织物层的湿态折皱回复角达到300度,玻璃纤维与高硅氧纤维的罗纹空气层织物层、玻璃纤维布、硅胶涂层的厚度比为:8:2.5: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集成风管,其特征在于:柔性集成风管的管体截面由内之外依次为玻璃纤维与高硅氧纤维的罗纹空气层织物层、玻璃纤维布、硅胶涂层,玻璃纤维与高硅氧纤维的罗纹空气层织物层、玻璃纤维布之间经阻燃胶粘结,玻璃纤维与高硅氧纤维的罗纹空气层织物层、玻璃纤维布、硅胶涂层的厚度比为:8:2.5: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集成风管,其特征在于:柔性集成风管的管体截面由内之外依次为玻璃纤维与高硅氧纤维的罗纹空气层织物层、玻璃纤维布、硅胶涂层,玻璃纤维与高硅氧纤维的罗纹空气层织物层、玻璃纤维布之间经阻燃胶粘结,玻璃纤维与高硅氧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君曹鑫吉娇殷爱军谢存剑
申请(专利权)人:为家江苏环境集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