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座一体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498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油缸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射座一体油缸,包括两个油缸组件,每组油缸组件包括壳体、射缸活塞杆、射缸上法兰、射缸下法兰、射缸螺丝、座缸活塞杆、座缸上盖、座缸下法兰、座缸螺丝、射座导向柱、射出油缸和座进油缸,两个所述油缸组件内的壳体为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上固定有一个射出油缸和一个座进油缸,所述射出油缸内活动连接有一个所述射缸活塞杆,所述射出油缸的上端固定有一个所述射缸上法兰,所述射出油缸的下端固定有一个所述射缸下法兰,通过设置固定连接的两个壳体,每个壳体上固定有射出油缸和一个座进油缸,所述壳体、射出油缸和座进油缸为一体成型,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零件装配精度。

Gun seat integrated oil cyl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射座一体油缸
本技术属于油缸设备的
,尤其涉及射座一体油缸。
技术介绍
现有立式注塑机射出与座进油缸均采用分体式,由射出油缸组和两组座进油缸组组成,这种结构座缸钢管与射出油缸连接处需精加工以保证同轴度与垂直度,与本专利技术相比增加了加工工序,组装时累计误差也相应增大;这种结构里座进油缸由于采用无缝钢管材质,耐磨性差,油缸内壁容易拉伤,造成油缸内泄;这种射出油缸处结构由于长时间处于应力集中状态,故容易产生疲劳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射座一体油缸,旨在解决容易产生疲劳断裂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射座一体油缸,包括两个油缸组件;每组油缸组件包括壳体、射缸活塞杆、射缸上法兰、射缸下法兰、射缸螺丝、座缸活塞杆、座缸上盖、座缸下法兰、座缸螺丝、射座导向柱、射出油缸和座进油缸;两个所述油缸组件内的壳体为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上固定有一个射出油缸和一个座进油缸,所述射出油缸内活动连接有一个所述射缸活塞杆,所述射出油缸的上端固定有一个所述射缸上法兰,所述射出油缸的下端固定有一个所述射缸下法兰,所述射缸上法兰和所述射缸下法兰上均安装有多个所述射缸螺丝,所述座进油缸内活动连接有一个座缸活塞杆,所述座进油缸的上端固定有一个所述座缸上盖,所述座进油缸的下端固定有一个所述座缸下法兰,所述座缸上盖和所述座缸下法兰上均安装有多个所述座缸螺丝,所述壳体上固定有一个所述射座导向柱,所述壳体、射出油缸和座进油缸为一体成型。本技术提供优选的,所述射缸螺丝上套设有射缸弹簧圈。本技术提供优选的,所述座缸螺丝上均套设有座缸弹簧圈。本技术提供优选的,所述射缸上法兰和所述射缸下法兰上的多个所述射缸螺丝已以及所述座缸上盖和所述座缸下法兰上的多个所述座缸螺丝均呈环形均匀间隔分布。本技术提供优选的,所述射座导向柱上套设有两个无油衬套,所述无油衬套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本技术提供优选的,两个所述油缸组件呈中心对称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射座一体油缸,通过设置固定连接的两个壳体,每个壳体上固定有射出油缸和一个座进油缸,所述壳体、射出油缸和座进油缸为一体成型,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零件装配精度,也节省了占用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射座一体油缸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中:1-壳体、2-射缸活塞杆、3-射缸上法兰、4-射缸下法兰、5-射缸螺丝、6-射缸弹簧垫圈、7-座缸活塞杆、8-座缸上盖、9-座缸下法兰、10-座缸螺丝、11-座缸弹簧垫圈、12-射座导向柱、13-无油衬套、14-射出油缸、15-座进油缸。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射座一体油缸,包括两个油缸组件;每组油缸组件包括壳体1、射缸活塞杆2、射缸上法兰3、射缸下法兰4、射缸螺丝5、座缸活塞杆7、座缸上盖8、座缸下法兰9、座缸螺丝10、射座导向柱12、射出油缸14和座进油缸15。两个油缸组件内的壳体1为固定连接,壳体1上固定有一个射出油缸14和一个座进油缸15,射出油缸14内活动连接有一个射缸活塞杆2,射出油缸14的上端固定有一个射缸上法兰3,射出油缸14的下端固定有一个射缸下法兰4,射缸上法兰3和射缸下法兰4上均安装有多个射缸螺丝5,座进油缸15内活动连接有一个座缸活塞杆7,座进油缸15的上端固定有一个座缸上盖8,座进油缸15的下端固定有一个座缸下法兰9,座缸上盖8和座缸下法兰9上均安装有多个座缸螺丝10,壳体1上固定有一个射座导向柱12,壳体1、射出油缸14和座进油缸15为一体成型。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射出油缸14和座进油缸15和采用球磨铸铁QT500-7材质一体成型,一体成型替代了现有的铸件加钢件的结构,提高了油缸的减震性与耐磨型,降低了油缸内泄等常见故障,射缸上法兰3和射缸下法兰4分别用于封闭射出油缸14的上端和下端,座缸上盖8和座缸下法兰9分别用于封闭座进油缸15的上端和下端,射缸螺丝5用于固定连接射缸上法兰3、射缸下法兰4和射进油缸,座缸螺丝10用于固定连接座缸上盖8、座缸下法兰9和座进油缸15,结构稳固,拆卸方便。进一步的,射缸螺丝5上套设有射缸弹簧圈6。在本实施方式中,射缸弹簧圈6用于保护射缸螺丝5,减少安装射缸螺丝5时对射出油缸14的磨损,使用寿命更长。进一步的,座缸螺丝10上均套设有座缸弹簧圈11。在本实施方式中,座缸弹簧圈11用于保护座缸螺丝10,减少安装座缸螺丝10时对座进油缸15的磨损,使用寿命更长。进一步的,射缸上法兰3和射缸下法兰4上的多个射缸螺丝5已以及座缸上盖8和座缸下法兰9上的多个座缸螺丝10均呈环形均匀间隔分布。在本实施方式中,呈环形均匀间隔分布的多个射缸螺丝5和多个座缸螺丝10,能够均匀受力,结构稳定性更佳。进一步的,射座导向柱12上套设有两个无油衬套13,无油衬套13的外壁固定连接壳体1。在本实施方式中,无油衬套13用于连接射座导向柱12和壳体1,从而保护射座导向柱12,使得无油衬套13使用更安全。进一步的,两个油缸组件呈中心对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证了整体油缸平衡性的基础上,合理的节省了空间,降低了整体高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分出两组油腔,射出油缸14主要实现立式注塑机的射出与松退动作,座进油缸15主要实现立式注塑机的座进与座退动作,射出油缸14和座进油缸15的上油腔与下油腔采用不等面积,上油腔大于下油腔,得出在油泵吐出流量为定量的情况下,射缸活塞杆2上升的速度大于下降的速度,从而有效缩短注塑周期时间0.5~1秒,具体使用时,射缸活塞杆2与座缸活塞杆7分别装入射出油腔3333组与座缸油腔1111组,射缸上法兰3和射缸下法兰4分别穿过射缸活塞杆2与射座一体油缸1用射缸螺丝5加射缸弹簧垫圈6连接固定,座缸上盖8与射座一体油缸1用座缸螺丝10加座缸弹簧垫圈11连接固定,座缸下法兰9穿过座缸活塞杆7与壳体1用座缸螺丝10加座缸弹簧垫圈11连接固定。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射座一体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油缸组件;/n每组油缸组件包括壳体(1)、射缸活塞杆(2)、射缸上法兰(3)、射缸下法兰(4)、射缸螺丝(5)、座缸活塞杆(7)、座缸上盖(8)、座缸下法兰(9)、座缸螺丝(10)、射座导向柱(12)、射出油缸(14)和座进油缸(15);/n两个所述油缸组件内的壳体(1)为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上固定有一个射出油缸(14)和一个座进油缸(15),所述射出油缸(14)内活动连接有一个所述射缸活塞杆(2),所述射出油缸(14)的上端固定有一个所述射缸上法兰(3),所述射出油缸(14)的下端固定有一个所述射缸下法兰(4),所述射缸上法兰(3)和所述射缸下法兰(4)上均安装有多个所述射缸螺丝(5),所述座进油缸(15)内活动连接有一个座缸活塞杆(7),所述座进油缸(15)的上端固定有一个所述座缸上盖(8),所述座进油缸(15)的下端固定有一个所述座缸下法兰(9),所述座缸上盖(8)和所述座缸下法兰(9)上均安装有多个所述座缸螺丝(10),所述壳体(1)上固定有一个所述射座导向柱(12),所述壳体(1)、射出油缸(14)和座进油缸(15)为一体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射座一体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油缸组件;
每组油缸组件包括壳体(1)、射缸活塞杆(2)、射缸上法兰(3)、射缸下法兰(4)、射缸螺丝(5)、座缸活塞杆(7)、座缸上盖(8)、座缸下法兰(9)、座缸螺丝(10)、射座导向柱(12)、射出油缸(14)和座进油缸(15);
两个所述油缸组件内的壳体(1)为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上固定有一个射出油缸(14)和一个座进油缸(15),所述射出油缸(14)内活动连接有一个所述射缸活塞杆(2),所述射出油缸(14)的上端固定有一个所述射缸上法兰(3),所述射出油缸(14)的下端固定有一个所述射缸下法兰(4),所述射缸上法兰(3)和所述射缸下法兰(4)上均安装有多个所述射缸螺丝(5),所述座进油缸(15)内活动连接有一个座缸活塞杆(7),所述座进油缸(15)的上端固定有一个所述座缸上盖(8),所述座进油缸(15)的下端固定有一个所述座缸下法兰(9),所述座缸上盖(8)和所述座缸下法兰(9)上均安装有多个所述座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世进房须来钱季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利迪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