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防护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0428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防护的装置,包括支架和隧道,所述支架至少设有两个,两支架之间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由顶部的拱架和两侧的防护网组成,所述拱架为双层结构,拱架上下层之间设有数个弹性装置,拱架顶部设有挂钩,挂钩与套环连接,拱架上表面贴有数个压力传感器,拱架下表面设有数个照明灯和警示灯;所述支架外侧连接有数个液压杆,液压杆顶部连接有弧形的支撑块,所述支架顶部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导轨,导轨外套有滑座,滑座底部连接有防护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便于移动和拆卸,防护效果好,同时还能减少意外对隧道内车辆和人员的影响,基于此装置的防护方法简单、实用、安全,有效实现对隧道内车辆和人员防护。

A device for tunnel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隧道防护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是一种用于隧道防护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隧道挖掘技术日渐成熟,隧道多是从岩石密布的山体横穿而过,在岩土体介质中,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很多不确定性,由于隧道使用时间长、受地理环境影响、列车振动等加剧了下述问题的发展,即:长时间在风化、振动及地下水等不利因素作用下,使得无衬砌地段隧道围岩产生松动、剥落,洞顶局部危石发生坠落现象;同时隧道内容易发生火灾、车祸等意外,而一旦发生意外,隧道内其余人员或车辆也将受到影响。现有的隧道防护装置,不能够及时地对隧道内危险地段进行加固防护,使隧道内易发生落石等现象;同时当意外发生时,不能够及时地隔离意外场地,保护其余车辆,并及时对后方车辆给予警告,造成更大的伤亡或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隧道防护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隧道防护的装置,包括支架和隧道,所述隧道顶部设有平行于隧道底面的滑杆,滑杆上套有套环,所述支架至少设有两个,两支架前后排列在隧道内,两支架之间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由顶部的拱架和两侧的防护网组成,所述拱架为双层结构,拱架上下层之间设有数个弹性装置,拱架顶部设有挂钩,挂钩与套环连接,拱架上表面贴有数个压力传感器,拱架下表面设有数个照明灯和警示灯;所述支架为倒U型结构,支架外侧连接有数个液压杆,液压杆顶部连接有弧形的支撑块,所述支架顶部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导轨,导轨外套有滑座,滑座底部连接有防护帘,支架左右两侧与防护帘对应位置设有条形的卡槽,卡槽内设有卡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装置由连动杆、减震箱和压簧组成,所述连动杆至少有两根且关于减震箱中心对称,连动杆一端与拱架连接,另一端位于减震箱内且连接有压块,压块内侧与压簧连接,压块左右两端连接有滚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动杆外表面套有橡胶圈,连动杆与减震箱连接处设有垫片。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内侧均贴有数个柔性的防撞块,支架底部设有L型的安装耳,安装耳通过螺钉固定在隧道内地面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网与隧道内壁相对,防护网顶部与拱架两端连接且连接处设有弧形的滑道。一种基于如上述的装置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S1、把装置安装在隧道内老化或防护性较差处,且采用支架底部的安装耳,通过螺钉固定在隧道内地面上。S2、把装置上的压力传感器、照明灯和警示灯通过与外部的控制装置进行连接接通;S3、支架固定好之后,位于支架之间的防护罩主要对隧道内壁的落石进行收集和防护,避免其向下砸到隧道内;拱架对隧道顶部落石进行防护,当有落石落下时,首先将砸落到拱架上,由于拱架内设有弹性装置,落石下降产生的作用力将被弹性装置大大减少;拱架上表面的压力传感器能够自动检测到落石下落的压力和频率,并将其传递给外部装置;当落石压力较大频率较高时,将对两支架之间进行封闭,同时拱架底部的警示灯将闪烁,提醒隧道内人或车快速通行;照明灯和警示灯分别起到照明和警示的作用;位于拱架两侧的防护网对隧道两侧落石进行防护,并将落入防护网的落石进行收集,实现各方位落石保护或警告。所述的步骤2中的防护方法,所述的支架上的防护帘可在导轨和滑座的作用下,沿着导轨运动,直至卡槽内的卡块将防护帘固定,达到防护帘将支架内部封闭住,使事故区域形成一封闭的空间,避免火势或碎石的蔓延及飞溅,从而对隧道内其他区域进行了保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装置,便于移动和拆卸,可对隧道内老化或防护性较差处进行进一步防护,能够有效的对隧道内落石进行防护,同时还能对隧道内发生火灾或车祸时进行封闭式处理,减少对隧道内车辆和人员的影响。基于此装置的防护方法简单、实用、安全,有效实现对隧道内车辆和人员防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弹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隧道,2-支架,3-防护帘,4-液压杆,5-支撑块,6-安装耳,7-导轨,8-滑座,9-滑杆,10-套环,11-挂钩,12-拱架,13-警示灯,14-照明灯,15-滑道,16-防护网,17-减震箱,18-压簧,19-橡胶圈,20-连动杆,21-垫片,22-压块,23-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隧道防护的装置,包括支架2和隧道1,所述隧道1顶部设有平行于隧道1底面的滑杆9,滑杆9上套有套环10,所述支架2至少设有两个,两支架2前后排列在隧道1内,两支架2之间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由顶部的拱架12和两侧的防护网16组成,所述拱架12为双层结构,拱架12上下层之间设有数个弹性装置,拱架12顶部设有挂钩11,挂钩11与套环10连接,拱架12上表面贴有数个压力传感器,拱架12下表面设有数个照明灯14和警示灯13;所述支架2为倒U型结构,支架2外侧连接有数个液压杆4,液压杆4顶部连接有弧形的支撑块5,所述支架2顶部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导轨7,导轨7外套有滑座8,滑座8底部连接有防护帘3,支架2左右两侧与防护帘3对应位置设有条形的卡槽,卡槽内设有卡块。采用本技术装置,便于移动和拆卸,可对隧道1内老化或防护性较差处进行进一步防护,能够有效的对隧道1内落石进行防护,同时还能对隧道1内发生火灾或车祸时进行封闭式处理,减少对隧道1内车辆和人员的影响。本技术装置在工作时,可将支架2及防护罩等装置沿着滑杆9在隧道1内移动,以使其到达隧道1内易发生危险处对其进行进一步地防护;支架2主要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架2外侧的支撑块5可在液压杆4的作用下向外、向上顶,直到支撑块5压住隧道1内壁为止,此时支撑块5可对隧道1内壁进一步加固,并且采用这种设置,支撑块5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隧道1,实用性强。除此之外,当位于两支架2之间的隧道1发生火灾、车祸或山体坍塌时,支架2上的防护帘3则可在导轨7和滑座8的作用下,沿着导轨7运动,直至卡槽内的卡块将防护帘3固定,此时防护帘3将支架2内部封闭住,从而使事故区域形成一封闭的空间,避免火势或碎石的蔓延与飞溅,从而对隧道1内其他区域进行了保护。当支架2固定好之后,位于支架2之间的防护罩主要对隧道1内壁的落石进行收集和防护,避免其向下砸到隧道1内车辆;拱架12主要对隧道1顶部落石进行防护,当有落石落下时,首先将砸落到拱架12上,由于拱架12内设有弹性装置,落石下降产生的作用力将被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隧道防护的装置,包括支架(2)和隧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1)顶部设有平行于隧道(1)底面的滑杆(9),滑杆(9)上套有套环(10),所述支架(2)至少设有两个,两支架(2)前后排列在隧道(1)内,两支架(2)之间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由顶部的拱架(12)和两侧的防护网(16)组成,所述拱架(12)为双层结构,拱架(12)上下层之间设有数个弹性装置,拱架(12)顶部设有挂钩(11),挂钩(11)与套环(10)连接,拱架(12)上表面贴有数个压力传感器,拱架(12)下表面设有数个照明灯(14)和警示灯(13);所述支架(2)为倒U型结构,支架(2)外侧连接有数个液压杆(4),液压杆(4)顶部连接有弧形的支撑块(5),所述支架(2)顶部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导轨(7),导轨(7)外套有滑座(8),滑座(8)底部连接有防护帘(3),支架(2)左右两侧与防护帘(3)对应位置设有条形的卡槽,卡槽内设有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隧道防护的装置,包括支架(2)和隧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1)顶部设有平行于隧道(1)底面的滑杆(9),滑杆(9)上套有套环(10),所述支架(2)至少设有两个,两支架(2)前后排列在隧道(1)内,两支架(2)之间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由顶部的拱架(12)和两侧的防护网(16)组成,所述拱架(12)为双层结构,拱架(12)上下层之间设有数个弹性装置,拱架(12)顶部设有挂钩(11),挂钩(11)与套环(10)连接,拱架(12)上表面贴有数个压力传感器,拱架(12)下表面设有数个照明灯(14)和警示灯(13);所述支架(2)为倒U型结构,支架(2)外侧连接有数个液压杆(4),液压杆(4)顶部连接有弧形的支撑块(5),所述支架(2)顶部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导轨(7),导轨(7)外套有滑座(8),滑座(8)底部连接有防护帘(3),支架(2)左右两侧与防护帘(3)对应位置设有条形的卡槽,卡槽内设有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隧道防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小刚何滔杨从伟闵明欧阳姚升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