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转子式湿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413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转子式湿喷机,属于湿喷机技术领域,包括架体、壳体、主轴、转子、传动机构、驱动机构和喂料总成,架体的底部前后两端均设有滚轮,壳体设置于架体上,主轴竖向设置于壳体内,主轴的下端可转动的支撑于壳体的内底面,转子设置于主轴的上端且能够同步转动,转子的下端滑动支撑于壳体的上端,传动机构包括蜗轮和蜗杆,蜗轮设置于主轴的下端,蜗杆可转动的支撑于壳体内且与蜗轮相互啮合,驱动机构设置于架体上且与蜗杆的一端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主轴转动,喂料总成通过立柱支撑于壳体上且位于转子的上方。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蜗轮蜗杆减速传动,大大减小了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便于设备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转子式湿喷机
本技术属于湿喷机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转子式湿喷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转子式湿喷机都采用多级齿轮减速传动,这造成设备体积大,重量重,移动困难,另外,现有的喂料装置的结合板与钢衬板之间为滑动摩擦,并且滑动摩擦的接触面积大,导致摩擦阻力大、磨损快、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转子式湿喷机,其设备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移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转子式湿喷机,包括架体、壳体、主轴、转子、传动机构、驱动机构和喂料总成,所述架体的底部前后两端均设有滚轮,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所述壳体的上端为开口端,所述主轴竖向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主轴的下端可转动的支撑于所述壳体的内底面,所述转子设置于所述主轴的上端且能够同步转动,所述转子的下端滑动支撑于所述壳体的上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设置于所述主轴的下端且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蜗杆可转动的支撑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蜗轮相互啮合,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架体上且与所述蜗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主轴转动,所述喂料总成通过立柱支撑于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转子的上方。可选的,所述喂料总成包括结合板、钢衬板、料斗、气料混合仓、活塞缸和凸轮机构,所述结合板通过所述立柱支撑于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转子的上方,所述结合板上设有第一料孔和第二料孔,所述第一料孔与所述第二料孔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钢衬板设置于所述转子的上端且能够跟随所述转子同步转动,所述钢衬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结合板的下表面滑动接触,所述钢衬板上设有多个第三料孔,多个所述第三料孔均布在同一圆周上,所述第三料孔在所述结合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料孔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料斗设置于所述结合板的顶部且与所述第一料孔相对应,所述气料混合仓设置于所述结合板的顶部且与所述第二料孔相对应,所述气料混合仓的下侧壁在与所述第二料孔相对应的部位设有第四料孔,所述活塞缸设置于所述转子内且与所述第三料孔一一对应,所述凸轮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活塞缸的下端连接。可选的,所述活塞缸包括缸套、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缸套设置于所述转子内,所述缸套的上端为开口端,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缸套内,所述活塞杆的上端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下端穿出所述缸套延伸至所述壳体内,所述凸轮机构包括滚子和凸轮轨道,所述凸轮轨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滚子可转动的支撑于所述活塞杆的下端,所述滚子与所述凸轮轨道滚动配合。可选的,所述结合板的下表面在外缘部位设有第一沉台,所述结合板的下表面在靠近中间部位设有第二沉台,所述钢衬板的上表面在与所述第一沉台相对应的部位设有外压板,所述外压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一滚珠,所述钢衬板的上表面在与所述第二沉台相对应的部位设有内压板,所述内压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二滚珠,所述第一滚珠和所述第二滚珠均与所述结合板滚动配合。可选的,所述气料混合仓的远离所述第一料孔的一侧与所述结合板通过铰耳铰接,所述气料混合仓的靠近所述第一料孔的一侧与所述结合板通过卡扣连接。可选的,所述卡扣包括卡接螺栓、锁紧螺母和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置于所述气料混合仓的外侧壁上,所述卡接部上设有U型缺口,所述卡接螺栓的一端与所述结合板铰接,所述卡接螺栓卡入所述卡接部的U型缺口内,所述锁紧螺母设置于所述卡接螺栓的另一端。可选的,所述气料混合仓的一端设有气管,所述气料混合仓的另一端设有变径管。可选的,所述料斗内还设有筛网。可选的,所述料斗的上端外侧壁四周设有多块支撑板,每块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一根第一导向柱,所述筛网的上端四周边缘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下表面在与所述第一导向柱相对应的部位设有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与所述第二导向柱之间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柱的外侧,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导向柱的外侧,所述减震弹簧的外侧还设有防护套,所述筛网的开口端还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有振动器。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所述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蜗杆同轴设置且能够同步转动,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湿喷机上的喂料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物料装入筛网内,在振动器的作用下,物料匀速从第一料孔漏入缸套内,缸套跟随转子旋转,当装有物料的缸套转动至第二料孔处时,缸套内的物料被推入气料混合仓内,从气管通入气体,这样物料和气体在气料混合舱内混合后,然后从变径管流出。该湿喷机采用蜗轮蜗杆减速传动,大大减小了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便于设备移动;钢衬板与结合板板之间为滚动摩擦,能够大大减小钢衬板与结合板的摩擦力,降低磨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混凝土转子式湿喷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混凝土转子式湿喷机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混凝土转子式湿喷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结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钢衬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喂料总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气料混合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气料混合仓与结合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架体;111-滚轮;12-壳体;13-主轴;14-转子;15-传动机构;151-蜗轮;152-蜗杆;16-驱动机构;161-驱动电机;162-主动齿轮;163-从动齿轮;17-喂料总成;171-结合板;1711-第一料孔;1712-第二料孔;1713-第一沉台;1714-第二沉台;1715-立柱;172-钢衬板;1721-第三料孔;173-料斗;1731-支撑板;1732-第一导向柱;174-气料混合仓;1741-第四料孔;1742-铰耳;175-外压板;176-内压板;177-筛网;1771-加强板;1772-第二导向柱;1773-减震弹簧;1774-防护套;1775-横梁;1776-振动器;178-卡扣;1781-卡接螺栓;1782-锁紧螺母;1783-卡接部;1784-铰接座;179-变径管;180-气管;181-缸套;182-活塞;183-活塞杆;184-滚子;185-凸轮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转子式湿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壳体、主轴、转子、传动机构、驱动机构和喂料总成,所述架体的底部前后两端均设有滚轮,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所述壳体的上端为开口端,所述主轴竖向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主轴的下端可转动的支撑于所述壳体的内底面,所述转子设置于所述主轴的上端且能够同步转动,所述转子的下端滑动支撑于所述壳体的上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设置于所述主轴的下端且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蜗杆可转动的支撑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蜗轮相互啮合,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架体上且与所述蜗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主轴转动,所述喂料总成通过立柱支撑于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转子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转子式湿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壳体、主轴、转子、传动机构、驱动机构和喂料总成,所述架体的底部前后两端均设有滚轮,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所述壳体的上端为开口端,所述主轴竖向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主轴的下端可转动的支撑于所述壳体的内底面,所述转子设置于所述主轴的上端且能够同步转动,所述转子的下端滑动支撑于所述壳体的上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设置于所述主轴的下端且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蜗杆可转动的支撑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蜗轮相互啮合,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架体上且与所述蜗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主轴转动,所述喂料总成通过立柱支撑于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转子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转子式湿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料总成包括结合板、钢衬板、料斗、气料混合仓、活塞缸和凸轮机构,所述结合板通过所述立柱支撑于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转子的上方,所述结合板上设有第一料孔和第二料孔,所述第一料孔与所述第二料孔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钢衬板设置于所述转子的上端且能够跟随所述转子同步转动,所述钢衬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结合板的下表面滑动接触,所述钢衬板上设有多个第三料孔,多个所述第三料孔均布在同一圆周上,所述第三料孔在所述结合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料孔位于同一圆周上,所述料斗设置于所述结合板的顶部且与所述第一料孔相对应,所述气料混合仓设置于所述结合板的顶部且与所述第二料孔相对应,所述气料混合仓的下侧壁在与所述第二料孔相对应的部位设有第四料孔,所述活塞缸设置于所述转子内且与所述第三料孔一一对应,所述凸轮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活塞缸的下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转子式湿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缸包括缸套、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缸套设置于所述转子内,所述缸套的上端为开口端,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缸套内,所述活塞杆的上端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下端穿出所述缸套延伸至所述壳体内,所述凸轮机构包括滚子和凸轮轨道,所述凸轮轨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滚子可转动的支撑于所述活塞杆的下端,所述滚子与所述凸轮轨道滚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转子式湿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朝保许峰赖和全汪涛郑力宇刘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岩锋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