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防淹门,包括用于与外部环境固定的左、右两个门框和两个以上的门扇;门扇采用上下层叠的方式可拆卸的密封安装在门框的门扇安装部内,门扇下端面上设有密封胶垫,门扇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完成相邻门扇之间的密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门扇的存储比沙袋的存储更加的方便,提升了防洪应急的机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防淹门
本技术属于防洪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防淹门。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发展很快,以地铁、大型商业设施为标志,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呈现出大规模、多层次、多类别的趋势,实现了城市功能的地下延伸,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较早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政府资金主导行为,属人防部门规划建设的地下空间均为人防工程,配套设施齐全,正确掌握使用具有防洪防淹的功能,但是,人防防护设备强调战时防护能力,对于平时应急防洪有不确定的条件限制。对水灾的防御,个别设有防淹措施的人防工程尚具有在一定时间段内发挥作用的能力,一般地下建筑则无此防御能力。其它属非人防部门主导建设的地下空间为非人防工程,基本未建设应急防淹防洪设备。地下室口部增设快速应急防洪防淹门设备,可使地下室在洪涝时具备防护能力,从而把地下室内的人员物质保护起来,花较小的代价换来很高的社会效益。现有的防御措施基本是堆筑沙袋挡水,其操作劳动强度大、搬运操作繁重、平时存放困难具有应急机动性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防淹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沙袋存放困难,应急机动性差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防淹门,包括用于与外部环境固定的左、右两个门框、两个以上的门扇,左门框的右侧和右门框的左侧均设有门扇安装部;两个以上的所述门扇上下层叠设置在左门框和右门框之间,用于组装为防淹门的门板;所述门扇的左端可拆装地密封固定在左门框的门扇安装部内,所述门扇的右端可拆装地密封安装在右门框的门扇安装部内;所述门扇的下端面设有密封胶垫。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装配式防淹门,包括用于与外部环境固定的左、右两个门框和两个以上的门扇;门扇采用上下层叠的方式可拆卸的密封安装在门框的门扇安装部内,门扇下端面上设有密封胶垫,门扇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完成相邻门扇之间的密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门扇的存储比沙袋的存储更加的方便,提升了防洪应急的机动性更高。需要说明的是,门框与外部环境的固定可以采用植筋、弯钩锚固的方式固定;对于地形、地质的要求低,若土质松软,则将植入钢筋植入得更深一点即可。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左门框和/或右门框上端设有密封压板,所述密封压板的一端可转动地旋接在左门框和/或右门框上端的端面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密封压板的侧面为由上至下向密封压板中心线靠拢的倾斜面;多个所述门扇上下层叠组装成门板;所述门板的上端面的高度,高于密封压板下端面的高度,低于密封压板上端面的高度;外力作用下密封压板旋转至门板上方将上下层叠的门扇压紧提升密封性能是可以的。密封压板可以设置在一个门框上,也可以左右两个门框均进行设置,优选两个门框均进行设置。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压板的自由端的上端面上设有旋转把手。便于旋转密封压板。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门扇安装部为凹设在门框内侧的滑道;所述滑道的上端为敞口结构用于所述门扇从上至下滑入滑道内,并依次层叠。滑道的设置,结构简单,应急状态下,组装防洪门板的速度更快。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滑道内侧面与门扇之间设有密封胶垫。滑道内侧具有三个内侧面,可以是三个内侧面均设置,也可以是设置在其中一个内侧面上,当密封胶垫只设置在一个内侧面上时,优选该密封胶垫位于门扇背水的一侧;这样门扇在水压的作用力下会自动压紧密封胶垫,如此可提高密封性能。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门扇安装部包括设置在门框前侧面上的多个门扇档条、和设置在门框内侧面上的门扇贴合板;所述门扇贴合板的前侧面与所述门框的前侧面之间具有安装间距;所述门扇档条的一端可转动的旋接在门框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门框前侧面为与洪水接触的临水一侧;所述门框内侧面为左门框的右侧、或右门框的左侧;将所述门扇从临水侧推入安装间距中,再将门扇档条的自由端拨动至门扇侧面进行限位是可以的。门扇安装部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门板的高度很高时,不方便再从上至下的放入门扇组装成门板,因此从侧面进行装配更加的简单方便。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门扇贴合板的前侧面上设有密封胶垫,或者所述安装间距处位于门框的内侧面上设有密封胶垫。所述门扇贴合板的前侧面上设有密封胶垫,该密封胶垫在洪水应急时,刚好位于门扇的背水一侧,门扇在洪水的水压下会自动压紧密封胶垫,提升密封性能。所述门扇贴合板的前侧面上设有密封胶垫,该技术方案对应配合后述的门框倾斜设置时,由门扇的自重便可提升密封性能。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门扇的厚度大于安装间距的厚度大小,使得所述门扇的前侧面凸出所述门框的前侧面;所述门扇档条在外力作用下旋转拨动至门扇侧面,并对门扇具有将门扇向门扇贴合板挤压的挤压力是可以的。提升密封性能。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门框的内侧面,由上至下具有逐渐向防淹门中线靠拢的倾斜度;所述门扇两端的端面与门框的内侧面的倾斜度相适配贴合。若为竖直的门框内侧面结构,当门扇由上至下的在滑动内滑动时,门扇容易卡住,导致一端高一端低,需要重新抬起并保持平衡再放下,比较费时费力;设置斜度,且门扇的端部也相适配的贴合,具有斜度;这样两者装配时,不易卡住,不需要提起重新落下,门扇下落更加的方便快捷。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倾斜度为1:3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装配式防淹门,包括用于与外部环境固定的左、右两个门框和两个以上的门扇;门扇采用上下层叠的方式可拆卸的密封安装在门框的门扇安装部内,门扇下端面上设有密封胶垫,门扇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完成相邻门扇之间的密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门扇的存储比沙袋的存储更加的方便,提升了防洪应急的机动性更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某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防淹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区域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某实施例中所述的另一种装配式防淹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某实施例中所述的门框的临水侧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防淹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的门扇和用于固定的左、右两个门框;左门框的右侧和右门框的左侧均设有门扇安装部;两个以上的所述门扇上下层叠设置在左门框和右门框之间,用于组装为防淹门的门板;所述门扇的左端可拆装地密封安装在左门框的门扇安装部内,所述门扇的右端可拆装地密封固定在右门框的门扇安装部内;所述门扇的下端面设有密封胶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防淹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的门扇和用于固定的左、右两个门框;左门框的右侧和右门框的左侧均设有门扇安装部;两个以上的所述门扇上下层叠设置在左门框和右门框之间,用于组装为防淹门的门板;所述门扇的左端可拆装地密封安装在左门框的门扇安装部内,所述门扇的右端可拆装地密封固定在右门框的门扇安装部内;所述门扇的下端面设有密封胶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防淹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门框和/或右门框上端设有密封压板,所述密封压板的一端可转动地旋接在左门框和/或右门框上端的端面上,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密封压板的侧面为由上至下向密封压板中心线靠拢的倾斜面;多个所述门扇上下层叠组装成门板;所述门板的上端面的高度,高于密封压板下端面的高度,低于密封压板上端面的高度;外力作用下密封压板旋转至门板上方将上下层叠的门扇压紧提升密封性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防淹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压板的自由端的上端面上设有旋转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防淹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安装部为凹设在门框内侧的滑道;所述滑道的上端为敞口结构用于所述门扇从上至下滑入滑道内,并依次层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防淹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内侧面与门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义,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袁义人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