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镜筒及凸轮从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248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放宽加工精度的要求并且适当地防止松动的产生且能够顺畅地进行动作的透镜镜筒及凸轮从动件。透镜镜筒具备固定筒、旋转筒及移动筒,并且使旋转筒相对于固定筒旋转而使移动筒沿光轴移动。移动筒具备前端开口的中空形状的凸轮从动件(100),凸轮从动件(100)嵌入于设置在固定筒的直进槽及设置在旋转筒的凸轮槽。凸轮从动件(100)在基端部具有压入部,且经由该压入部安装于移动筒。并且,凸轮从动件(100)的与凸轮槽的内壁面接触的面及与直进槽的内壁面接触的面具有凸向外侧的圆弧形状,并且与凸轮槽及直进槽的内壁面点接触。并且,凸轮从动件(100)具有从前端朝向基端与轴平行地切入的第1狭缝(120)及从外周部朝向内周部与轴正交地切入的第2狭缝(122)。第2狭缝(122)配置于比凸轮从动件(100)与凸轮槽的内壁面接触的部位及与直进槽的内壁面接触的部位更靠基端侧且比压入部(102)更靠前端侧的位置,且贯穿于内周部。

Lens barrel and cam foll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透镜镜筒及凸轮从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镜镜筒及凸轮从动件。
技术介绍
相机、投影仪等中所使用的透镜装置通过使其构成透镜的一部分或全部沿光轴移动而进行聚焦及变焦等。作为使透镜沿光轴移动的机构之一,已知有凸轮机构。通常,在凸轮机构中,透镜镜筒由移动筒、固定筒及旋转筒构成。移动筒为保持移动的透镜的镜筒,在其外周设置有凸轮从动件。凸轮从动件嵌入于设置在固定筒的直进槽及设置在旋转筒的凸轮槽。如此构成的透镜镜筒若使旋转筒相对于固定筒旋转,则移动筒沿光轴前后移动(例如,专利文献1等)。但是,若在凸轮从动件与各槽之间产生松动,则凸轮机构存在产生光轴的偏移、崩塌等这一问题。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已知有将凸轮从动件构成为能够沿径向弹性变形,并且在各槽的内壁面按压抵接凸轮从动件的方法。并且,作为能够使凸轮从动件沿径向弹性变形的结构,已知有从凸轮从动件的前端与轴平行地加入狭缝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2、3等)。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10740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8202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1986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然而,当将一个凸轮从动件嵌入于直进槽及凸轮槽这两个槽时,若设为通过狭缝将凸轮从动件构成为能够沿径向弹性变形,则存在向一侧槽的嵌合部的变形会影向另一侧槽的嵌合部这一问题。具体而言,例如,当前端侧的嵌合部被槽的内壁面按压而向内侧变形时,受其影响而基端侧的嵌合部向外侧膨胀,从而存在向槽的接触压力发生变化这一问题。因此,除非以高精度加工两个槽及凸轮从动件这两者,则存在无法以适当的接触压力来使凸轮从动件抵接于各槽这一缺点。并且,在通过压入而将凸轮从动件安装于移动筒的结构的情况下,若通过狭缝将凸轮从动件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则弹性变形的影响也会波及到向移动筒的压入部,从而还存在降低向移动筒的凸轮从动件的安装精度这一缺点。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放宽加工精度的要求并且适当地防止松动的产生且能够顺畅地进行动作的透镜镜筒及凸轮从动件。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如下。(1)一种透镜镜筒,其具备:第1筒,具有凸轮槽;第2筒,具有直进槽;移动筒,配置于第1筒及第2筒的内侧;及凸轮从动件,具有前端开口的中空形状,设置于移动筒,且嵌入于直进槽及凸轮槽,通过第1筒及第2筒的相对旋转,使移动筒沿光轴移动,在该透镜镜筒中,凸轮从动件在基端部具有向设置于移动筒的凸部或凹部压入的压入部,且与凸轮槽的内壁面接触的面及与直进槽的内壁面接触的面具有凸向外侧的圆弧形状,且具有从前端朝向基端与轴平行地切入的第1狭缝及从外周部朝向内周部与轴正交地切入的第2狭缝,第2狭缝配置于比凸轮从动件与凸轮槽的内壁面接触的部位及与直进槽的内壁面接触的部位更靠基端侧且比压入部更靠前端侧的位置,且贯穿于内周部。根据本方式,通过所谓的凸轮机构,透镜沿光轴移动。移动的透镜保持于移动筒。在移动筒中设置有凸轮从动件。凸轮从动件嵌入于设置在第1筒的凸轮槽及设置于第2筒的直进槽。由此,若使第1筒及第2筒相对旋转,则移动筒沿光轴移动。凸轮从动件具有前端开口的中空形状。凸轮从动件在基端部具有压入部,并且经由该压入部安装于移动筒。具体而言,在设置于移动筒的凸部或凹部压入压入部而安装于移动筒。并且,凸轮从动件的与凸轮槽的内壁面接触的面及与直进槽的内壁面接触的面具有凸向外侧的圆弧形状。由此,凸轮从动件与凸轮槽及直进槽的内壁面点接触,或以接近点的状态接触。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凸轮从动件的弹性。此外,能够减少对各槽的内壁面的滑动阻力,从而能够顺畅地进行动作。并且,也能够使移动筒的姿势稳定。而且,凸轮从动件具有第1狭缝及第2狭缝。第1狭缝从凸轮从动件的前端朝向基端与轴平行切入。另一方面,第2狭缝从外周部朝向内周部与轴正交地切入,并且贯穿于内周部。该第2狭缝配置的位置为比凸轮从动件与凸轮槽的内壁面接触的部位及与直进槽的内壁面接触的部位更靠基端侧且比压入部更靠前端侧的位置。如此,通过除了第1狭缝还设置第2狭缝,能够减少向一侧槽的嵌合部的变形波及到向另一侧槽的嵌合部的影响,从而能够仅使所需部分弹性变形。由此,即使在各槽的加工精度中出现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凸轮从动件适当地按压抵接于各槽。其结果,能够适当地防止松动的产生。并且,通过除了第1狭缝还设置第2狭缝,能够减少向各槽的嵌合部的变形波及到压入部的形状的影响。由此,能够以高精度安装凸轮从动件。(2)在上述(1)的透镜镜筒中,第1狭缝及第2狭缝的端部具有R形状。根据本方式,第1狭缝及第2狭缝的端部具有R形状。由此,能够防止应力集中,即使在反复应力作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强度下降。并且,由此也能够使弹性模量均匀。(3)在上述(1)或(2)的透镜镜筒中,凸轮从动件在周向上的多个部位以一定的间隔具有第1狭缝。根据本方式,在周向上的多个部位以一定的间隔设置有第1狭缝。在该情况下,凸轮从动件通过多个第1狭缝沿周向等分为多个部分。(4)在上述(3)的透镜镜筒中,凸轮从动件在周向上的两个部位具有第1狭缝。根据本方式在周向上的两个部位设置有第1狭缝。在该情况下,各第1狭缝配置于隔着凸轮从动件的轴彼此对置的位置。并且,各第1狭缝配置于通过凸轮从动件的中心的直线上。由此,凸轮从动件通过两个第1狭缝沿周向等分为两个部分。(5)在上述(4)的透镜镜筒中,安装于移动筒的凸轮从动件的第1狭缝位于凸轮槽的槽宽度的中央部分。根据本方式,以配置于直线上的两个第1狭缝分别位于凸轮槽的槽宽度的中央部分的方式,凸轮从动件安装于移动筒。换言之,以通过两个第1狭缝的直线成为与凸轮槽大致平行的方式,凸轮从动件安装于移动筒。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弹性。另外,这里的“中央部分”包含大致视为中央的部分。(6)在上述(3)至(5)中的任一个透镜镜筒中,凸轮从动件在相邻的第1狭缝之间具有第2狭缝。根据本方式,当具有多个第1狭缝时,在相邻的第1狭缝之间设置有第2狭缝。由此,能够适当地使通过第1狭缝沿周向等分的各部弹性变形。(7)在上述(6)的透镜镜筒中,从第2狭缝的端部至第1狭缝的周向长度为整周的10%以上且20%以下。根据本方式,从第2狭缝的端部至第1狭缝的周向长度设为整周的10%以上且20%以下。由此,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并且适当地配置第1狭缝及第2狭缝。(8)在上述(1)至(7)中的任一个透镜镜筒中,凸轮从动件在内周部的底面具有与轴平行的贯穿孔,将紧固部件从内周部穿过贯穿孔,通过紧固部件将凸轮从动件固定于移动筒。根据本方式,在内周部的底面具有与轴平行的贯穿孔。通过将紧固部件从内周部穿过贯穿孔而将紧固部件紧固于移动筒,由此凸轮从动件固定于移动筒。由此,能够更牢固地固定凸轮从动件,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脱落。(9)在上述(8)的透镜镜筒中,凸轮从动件的内周部的底面的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镜镜筒,其具备:/n第1筒,具有凸轮槽;/n第2筒,具有直进槽;/n移动筒,配置于所述第1筒及所述第2筒的内侧;及/n凸轮从动件,具有前端开口的中空形状,设置于所述移动筒,且嵌入于所述直进槽及所述凸轮槽,/n通过所述第1筒及所述第2筒的相对旋转,使所述移动筒沿光轴移动,/n在所述透镜镜筒中,/n关于所述凸轮从动件,/n在基端部具有向设置于所述移动筒的凸部或凹部压入的压入部,/n且与所述凸轮槽的内壁面接触的面及与所述直进槽的内壁面接触的面具有凸向外侧的圆弧形状,/n且具有从前端朝向基端与轴平行地切入的第1狭缝及从外周部朝向内周部与轴正交地切入的第2狭缝,/n所述第2狭缝配置于比所述凸轮从动件与所述凸轮槽的内壁面接触的部位及与所述直进槽的内壁面接触的部位更靠基端侧且比所述压入部更靠前端侧的位置,且贯穿于所述内周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31 JP 2017-1676531.一种透镜镜筒,其具备:
第1筒,具有凸轮槽;
第2筒,具有直进槽;
移动筒,配置于所述第1筒及所述第2筒的内侧;及
凸轮从动件,具有前端开口的中空形状,设置于所述移动筒,且嵌入于所述直进槽及所述凸轮槽,
通过所述第1筒及所述第2筒的相对旋转,使所述移动筒沿光轴移动,
在所述透镜镜筒中,
关于所述凸轮从动件,
在基端部具有向设置于所述移动筒的凸部或凹部压入的压入部,
且与所述凸轮槽的内壁面接触的面及与所述直进槽的内壁面接触的面具有凸向外侧的圆弧形状,
且具有从前端朝向基端与轴平行地切入的第1狭缝及从外周部朝向内周部与轴正交地切入的第2狭缝,
所述第2狭缝配置于比所述凸轮从动件与所述凸轮槽的内壁面接触的部位及与所述直进槽的内壁面接触的部位更靠基端侧且比所述压入部更靠前端侧的位置,且贯穿于所述内周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所述第1狭缝及所述第2狭缝的端部具有R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所述凸轮从动件在周向上的多个部位以一定的间隔具有所述第1狭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所述凸轮从动件在周向上的两个部位具有所述第1狭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安装于所述移动筒的所述凸轮从动件的所述第1狭缝位于所述凸轮槽的槽宽度的中央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镜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信之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