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聚酰亚胺清漆和聚酰亚胺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135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聚酰亚胺、和包含该聚酰亚胺的聚酰亚胺薄膜、且能形成低延迟量和伸长率优异的薄膜的聚酰亚胺、以及包含该聚酰亚胺的聚酰亚胺清漆和聚酰亚胺薄膜,所述聚酰亚胺如下:源自四羧酸或其衍生物的结构单元A包含源自化合物(a‑1)的结构单元(A‑1),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B包含:源自化合物(b‑1)的结构单元(B‑1);源自化合物(b‑2)的结构单元(B‑2);和选自源自化合物(b‑3)~(b‑5)的结构单元(B‑3)~(B‑5)中的至少1个结构单元,结构单元(B‑1)相对于结构单元B的比率低于50摩尔%,结构单元(B‑2)相对于结构单元B的比率为15摩尔%以上,结构单元(B‑1)和结构单元(B‑2)的总计相对于结构单元B所占的比率为50摩尔%以上。

Polyimide, polyimide varnish and polyimide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酰亚胺、聚酰亚胺清漆和聚酰亚胺薄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酰亚胺、以及包含该聚酰亚胺的聚酰亚胺清漆和聚酰亚胺薄膜。
技术介绍
聚酰亚胺在其优异的耐热性的基础上,在机械特性、耐化学药品性、电气特性等方面也具有优异的特性,因此,以聚酰亚胺为材料的薄膜在成型材料、复合材料、电气/电子部件、光学材料、显示器、航空宇宙等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研究了通过在以液晶显示器(LCD)为代表的光学设备中,应用塑料薄膜作为玻璃基板的代替,从而想要实现轻量化、薄型化、和柔性化,作为塑料薄膜的要求特性,要求相位差小、延迟量低。作为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塑料薄膜材料,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聚酰亚胺等,所述聚酰亚胺是使用1,2,4,5-环己烷四羧酸二酐作为四羧酸成分,且使用9,9-双(3-甲基-4-氨基苯基)芴和4,4’-二氨基二苯醚作为二胺成分进行合成而得到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0105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虽然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聚酰亚胺的透明性和耐热性优异,相位差小,但是作为强韧性的指标之一的伸长率未达到能满足的水平,在实现塑料薄膜的薄型化和柔性化的方面,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性。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形成低延迟量和伸长率优异的薄膜的聚酰亚胺、以及包含该聚酰亚胺的聚酰亚胺清漆和聚酰亚胺薄膜。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由特定的结构单元构成的聚酰亚胺能形成低延迟量和伸长率优异的薄膜。基于这些见解,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涉及下述[1]~[3]。[1]一种聚酰亚胺,其具有:源自四羧酸或其衍生物的结构单元A、和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B,结构单元A包含源自下述式(a-1)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A-1),结构单元B包含:源自下述式(b-1)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1);源自下述式(b-2)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2);和选自源自下述式(b-3)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3)、源自下述式(b-4)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4)、及源自下述式(b-5)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5)中的至少1个结构单元,结构单元(B-1)相对于结构单元B的比率低于50摩尔%,结构单元(B-2)相对于结构单元B的比率为15摩尔%以上,结构单元(B-1)和结构单元(B-2)的总计相对于结构单元B所占的比率为40摩尔%以上。(式(b-1)中,R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或甲基。)[2]一种聚酰亚胺清漆,其是将前述[1]所述的聚酰亚胺溶解于有机溶剂而成的。[3]一种聚酰亚胺薄膜,其包含前述[1]所述的聚酰亚胺。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能形成低延迟量和伸长率优异的薄膜的聚酰亚胺、以及包含该聚酰亚胺的聚酰亚胺清漆和聚酰亚胺薄膜。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聚酰亚胺具有:源自四羧酸或其衍生物的结构单元A、和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B,结构单元A包含源自上述式(a-1)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A-1),结构单元B包含:源自上述式(b-1)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1);源自上述式(b-2)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2);和选自源自上述式(b-3)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3)、源自上述式(b-4)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4)、及源自上述式(b-5)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5)中的至少1个结构单元,结构单元(B-1)相对于结构单元B的比率低于50摩尔%,结构单元(B-2)相对于结构单元B的比率为15摩尔%以上,结构单元(B-1)和结构单元(B-2)的总计相对于结构单元B所占的比率为40摩尔%以上。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聚酰亚胺进行说明。〔结构单元A〕本专利技术的聚酰亚胺中所含的结构单元A为源自四羧酸或其衍生物的结构单元。四羧酸或其衍生物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而使用。作为四羧酸的衍生物,可以举出四羧酸的酸酐或烷基酯。作为四羧酸的烷基酯,优选烷基的碳数为1~3,例如可以举出四羧酸的二甲酯、二乙酯、和二丙酯。作为四羧酸或其衍生物,优选四羧酸二酐。本专利技术中的结构单元A包含源自下述式(a-1)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A-1)。式(a-1)所示的化合物为1,2,4,5-环己烷四羧酸二酐。结构单元A包含结构单元(A-1),从而聚酰亚胺的透明性和耐热性改善。结构单元(A-1)相对于结构单元A的比率优选70~100摩尔%、更优选85~100摩尔%、进一步优选99~100摩尔%、更进一步优选100摩尔%。对于本专利技术的聚酰亚胺,在不有损本专利技术的效果的范围内,在结构单元A中,作为除前述结构单元(A-1)以外的结构单元,可以包含源自除式(a-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的四羧酸二酐的结构单元,但优选不包含其。〔结构单元B〕本专利技术的聚酰亚胺中所含的结构单元B为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前述结构单元B含有源自下述式(b-1)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1)。上述式(b-1)中,R各自独立地选自由氢原子、氟原子和甲基组成的组,优选氢原子。作为上述式(b-1)所示的化合物,可以举出9,9-双(4-氨基苯基)芴、9,9-双(3-氟-4-氨基苯基)芴、和9,9-双(3-甲基-4-氨基苯基)芴等,优选选自由这些3种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更优选9,9-双(4-氨基苯基)芴。本专利技术的聚酰亚胺包含前述结构单元(B-1),从而可以减小相位差,可以体现低延迟量。本专利技术中,结构单元(B-1)相对于结构单元B的比率低于50摩尔%。前述结构单元(B-1)的比率如果为50摩尔%以上,则难以形成伸长率优异的薄膜。对于前述结构单元(B-1)的比率,从形成体现低延迟量、伸长率优异的薄膜的观点出发,优选45摩尔%以下、更优选42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40摩尔%以下,而且优选5摩尔%以上、更优选10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15摩尔%以上、更进一步优选20摩尔%以上。从与前述同样的观点出发,前述结构单元(B-1)的比率优选5~45摩尔%、更优选10~45摩尔%、进一步优选15~45摩尔%、更进一步优选20~40摩尔%。本专利技术中的结构单元B含有源自下述式(b-2)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2)。上述式(b-2)所示的化合物为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本专利技术的聚酰亚胺包含前述结构单元(B-2),从而可以减小相位差,可以形成低延迟量优异、且伸长率优异的薄膜。本专利技术中,前述结构单元(B-2)相对于结构单元B的比率为15摩尔%以上。前述结构单元(B-2)的比率如果低于15摩尔%,则难以形成低延迟量和伸长率优异的薄膜。对于前述结构单元(B-2)的比率,从形成低延迟量和伸长率优异的薄膜的观点出发,优选20摩尔%以上、更优选25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30摩尔%以上、更进一步优选35摩尔%以上、更进一步优选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酰亚胺,其具有:源自四羧酸或其衍生物的结构单元A、和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B,/n结构单元A包含源自下述式(a-1)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A-1),/n结构单元B包含:源自下述式(b-1)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1);源自下述式(b-2)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2);和选自源自下述式(b-3)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3)、源自下述式(b-4)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4)、及源自下述式(b-5)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5)中的至少1个结构单元,/n结构单元(B-1)相对于结构单元B的比率低于50摩尔%,结构单元(B-2)相对于结构单元B的比率为15摩尔%以上,结构单元(B-1)和结构单元(B-2)的总计相对于结构单元B所占的比率为40摩尔%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13 JP 2017-1760281.一种聚酰亚胺,其具有:源自四羧酸或其衍生物的结构单元A、和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B,
结构单元A包含源自下述式(a-1)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A-1),
结构单元B包含:源自下述式(b-1)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1);源自下述式(b-2)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2);和选自源自下述式(b-3)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3)、源自下述式(b-4)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4)、及源自下述式(b-5)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5)中的至少1个结构单元,
结构单元(B-1)相对于结构单元B的比率低于50摩尔%,结构单元(B-2)相对于结构单元B的比率为15摩尔%以上,结构单元(B-1)和结构单元(B-2)的总计相对于结构单元B所占的比率为40摩尔%以上,



式(b-1)中,R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或甲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其中,结构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东葵末永修也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