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述成专利>正文

一种预制板基立交结构及预制板基立交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971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板基立交结构及预制板基立交桥,涉及钢型桥梁技术领域,包括:板基部、支撑部、以及承重部,板基部包括板基、第一固定件、以及固定孔,支撑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一个或多个减震件、以及支撑柱,承重部包括承重基和第二固定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板基部、支撑部、以及承重部均可在厂房内预先生产,生产后将其运送到需要搭建立交桥的位置进行组装,通过将支撑部设置在板基部上,承重部与支撑部连接,承重部之间相互焊接即能对立交桥进行搭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常规的浇筑的方式修建立交桥存在施工时间长、在搭建立交桥时需要占用现有的车道,使原本拥挤的道路车辆通行更加困难的技术问题。

A precast slab based interchange structure and precast slab based interch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板基立交结构及预制板基立交桥
本技术涉及钢型桥梁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板基立交结构及预制板基立交桥。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人口密度不断提升。目前,大中城市道路拥堵已经很严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还在不断增加。城市每年都在扩路,由于道路用地有限,通过扩宽道路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个别省市为了减轻道路的拥堵压力,采用限号的方式限制道路的车流量,影响了特别是周围城市公交体系并不完善的居民出行。道路拥堵不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也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使得很多时间都浪费到道路拥堵上。主要原因是城市道路十字路口太多,车流量太大,不能满足目前通行的要求。如果每个路口都建立立交桥,投资大施工时间太长诸多困难和问题是不可能实现的。目前道路堵车是各地政府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因此,现有技术中采用常规的浇筑的方式修建立交桥存在施工时间长、在搭建立交桥时需要占用现有的车道,使原本拥挤的道路车辆通行更加困难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板基立交结构及预制板基立交桥,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常规的浇筑的方式修建立交桥存在施工时间长、在搭建立交桥时需要占用现有的车道,使原本拥挤的道路车辆通行更加困难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板基立交结构,包括:板基部、支撑部、以及承重部,支撑部设置在板基部上,承重部与支撑部连接;其中,板基部包括板基、第一固定件、以及固定孔,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板基的上壁,固定孔贯穿设置在板基上,第一固定件与支撑部连接;支撑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一个或多个减震件、以及支撑柱,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分别设置在支撑柱的两端,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固定件连接,第二连接件与承重部连接,减震件设置在第二连接件的外周并与支撑柱的外壁连接,减震件远离支撑柱的一端与承重部连接;承重部包括承重基和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与承重基连接,承重基通过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的配合与支撑部连接,减震件远离支撑柱的一端与承重基连接。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件包括固定槽和多个螺纹孔,支撑部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固定槽的配合与板基部连接;第一连接件包括与固定槽匹配的连接体、与螺纹孔对应个数的螺栓和连接孔,连接体与支撑部连接,连接体设置在固定槽内并通过螺栓穿过连接孔与螺纹孔的配合与板基连接。进一步地,减震件包括减震架与减震垫,减震垫与减震架连接,减震架与支撑柱连接,减震垫与承重部连接。进一步地,减震件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撑柱的两侧。进一步地,减震件还包括调节栓,减震架设置有调节孔,调节栓通过调节孔与承重部连接。进一步地,承重部还包括调节垫,第二固定件通过调节垫与承重基连接,调节栓通过调节孔与调节垫的侧壁连接。进一步地,第二连接包括固定体、弧形槽、第一限位孔、以及连接栓,固定体与支撑柱连接,弧形槽开设在固定体上,第一限位孔设置在固定体上并与弧形槽连通,第二固定件容置在容置槽内,连接栓通过第一限位孔与第二固定件连接。进一步地,第二固定件包括与弧形槽对应的弧形凸起和与第一限位孔匹配的第二限位孔,弧形凸起与承重基连接,弧形凸起设置在弧形槽内,连接栓通过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的配合与弧形凸起连接。进一步地,承重基包括钢主梁及钢筋砼桥面板,钢筋砼桥面板与钢主梁连接,减震垫与第二固定件均与钢主梁连接。一种预制板基立交桥,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板基立交结构。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板基立交结构及预制板基立交桥,涉及钢型桥梁
,包括:板基部、支撑部、以及承重部,支撑部设置在板基部上,承重部与支撑部连接;其中,板基部包括板基、第一固定件、以及固定孔,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板基的上壁,固定孔贯穿设置在板基上,第一固定件与支撑部连接;支撑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一个或多个减震件、以及支撑柱,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分别设置在支撑柱的两端,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固定件连接,第二连接件与承重部连接,减震件设置在第二连接件的外周并与支撑柱的外壁连接,减震件远离支撑柱的一端与承重部连接;承重部包括承重基和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与承重基连接,承重基通过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的配合与支撑部连接,减震件远离支撑柱的一端与承重基连接。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板基部、支撑部、以及承重部均可在厂房内预先生产,生产后将其运送到需要搭建立交桥的位置进行组装,通过将支撑部设置在板基部上,承重部与支撑部连接,承重部之间相互焊接即能对立交桥进行搭建。以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常规的浇筑的方式修建立交桥存在施工时间长、在搭建立交桥时需要占用现有的车道,使原本拥挤的道路车辆通行更加困难的技术问题。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提供的预制板基立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至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提供的板基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提供的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提供的承重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提供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提供的预制板基立交桥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预制板基立交结构;100-板基部;200-支撑部;300-承重部;110-板基;120-第一固定件;130-固定孔;210-第一连接件;220-第二连接件;230-减震件;240-支撑柱;310-承重基;320-第二固定件;121-固定槽;122-螺纹孔;211-连接体;212-螺栓;213-连接孔;231-减震架;232-减震垫;233-调节栓;234-调节孔;330-调节垫;221-固定体;222-弧形槽;223-第一限位孔;224-连接栓;321-弧形凸起;322-第二限位孔;311-钢主梁;312-钢筋砼桥面板;1-预制板基立交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板基立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板基部、支撑部、以及承重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板基部上,所述承重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其中,/n所述板基部包括板基、第一固定件、以及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所述板基的上壁,所述固定孔贯穿设置在所述板基上,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支撑部连接;/n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一个或多个减震件、以及支撑柱,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承重部连接,所述减震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周并与所述支撑柱的外壁连接,所述减震件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承重部连接;/n所述承重部包括承重基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承重基连接,所述承重基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配合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减震件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承重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板基立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板基部、支撑部、以及承重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板基部上,所述承重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其中,
所述板基部包括板基、第一固定件、以及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所述板基的上壁,所述固定孔贯穿设置在所述板基上,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支撑部连接;
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一个或多个减震件、以及支撑柱,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承重部连接,所述减震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周并与所述支撑柱的外壁连接,所述减震件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承重部连接;
所述承重部包括承重基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承重基连接,所述承重基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配合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减震件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承重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板基立交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固定槽和多个螺纹孔,所述支撑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固定槽的配合与所述板基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固定槽匹配的连接体、与所述螺纹孔对应个数的螺栓和连接孔,所述连接体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连接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槽内并通过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螺纹孔的配合与所述板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制板基立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包括减震架与减震垫,所述减震垫与所述减震架连接,所述减震架与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减震垫与所述承重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述成
申请(专利权)人:汪述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