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封闭过线圈及新型电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961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封闭过线圈及新型电器盒,通过设置过线圈本体和自封闭闸门,改变过线圈传统的圆形或者其他套设型的结构,在使用的时候能够直接将线缆直接从上部的入线通道直接放入到,然后通过闸门和驱动杆的灵活合计,新型电器盒盖的内浙结构能够实现灵活的自动控制,操作更加方便,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该设计中的自封闭过线圈可以通用,生产和使用都更加的方便,且能有效的降低成本,提供效率。

Self closing coil and new electric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封闭过线圈及新型电器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盒线缆入口设计
,特别地涉及一种自封闭过线圈及包含该自封闭过线圈的新型电器盒。
技术介绍
在家用电器及公共电箱或者其他配电箱上,线缆穿过箱体是在布线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目前,现有电器及其他机柜的过线圈是通过打胶或是粘贴海绵进行密封,不仅操作困难效率低下,而且无法进行有效密封,存在安全隐患;另外,现有的过线圈需要采购标准件实用,成本较高。因此,因此如何优化过线圈的设计,使满足密封效果的情况下使用更加的方便,成本更加的低廉,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封闭过线圈及新型电器盒,通过设置过线圈本体和自封闭闸门,改变过线圈传统的圆形或者其他套设型的结构,在使用的时候能够直接将线缆直接从上部的入线通道直接放入到,然后通过闸门和驱动杆的灵活合计,新型电器盒盖的内浙结构能够实现灵活的自动控制,操作更加方便,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该设计中的自封闭过线圈可以通用,生产和使用都更加的方便,且能有效的降低成本,提供效率。本专利技术的自封闭过线圈,包括:过线圈本体,所述过线圈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入线通道,所述入线通道上设置有自封闭闸门,所述自封闭闸门通过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过线圈本体上。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过线圈本体的正面投影视图呈U型,且在所述过线圈本体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所述自封闭闸门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入线通道两侧的闸体,两个所述闸体分别通过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过线圈本体上。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闸体的下部为弧形,两个所述闸体闭合时与所述过线圈本体的下部形成过线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闸体上的“工”字形滑块和设置在所述过线圈本体上的与所述滑块相匹配的滑槽。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自封闭闸门还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设置在所述闸体远离所述入线通道的一侧,用以驱动所述闸体在所述过线圈本体上滑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杆包括杆体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杆体相垂直,且设置在所述杆体的中部;所述过线圈本体上开设有容纳所述旋转轴旋转的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旋转轴的自由端设置有自锁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器盒,包括盒体和盖体,所述盒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本节上文所述的自封闭过线圈。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自封闭过线圈安装在所述安装口内,且所述自封闭过线圈的上端与所述盒体侧壁上端平齐;所述盖体对应所述安装口处设置有垂直折边,折边的高度大于所述自封闭闸门中驱动杆距所述盒体侧壁上端的距离。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自封闭过线圈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自封闭过线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自封闭过线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新型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中:1-过线圈本体;2-闸体;3-驱动杆;4-过线圈本体1的正面;11-入线通道;12-滑槽;13-安装槽;21-滑块;31-旋转轴;41-盒体;42-盖体;421-垂直折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自封闭过线圈,如图1所示,包括:过线圈本体1,过线圈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入线通道11,入线通道11上设置有自封闭闸门,自封闭闸门通过滑动机构设置在过线圈本体1上,在使用的过程中线缆只需要从过线圈本体1上部开设的入线通道11中进入即可,然后通过控制自封闭闸门关闭,形成容纳线缆的过线孔,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且不受线缆连接电器元件与否(即不用找线缆头,直接可以在中间插入)的限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过线圈(需要找到线缆头,然后穿过线圈使用)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具体的,过线圈本体1的正面4投影视图优选的呈U型,也可以设置呈具有缺口的圆环形,为了方便过线圈与电器盒的连接,在过线圈本体1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安装槽13,该设计可以使过线圈直接放入到电器盒预留的安装口内,另外为了增加密封性,在闸门的外表面和过线圈本体1的外表面均可以植绒,即采用植绒工艺增加自封闭过线圈的密封性,当然现有技术中有很多种密封方式,同样可以使用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如海绵、胶装等。自封闭闸门可以设置成一个这门,也可以优选的在在入线通道11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闸体2,两个闸体2分别通过滑动机构设置在过线圈本体1上,且闸体2的下部为弧形,该设计是为了方便当两个闸体2闭合时与过线圈本体1的下部形成过线孔。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自封闭闸门的动力机构为驱动杆3,驱动杆3设置在闸体2的远离入线通道11的侧,驱动杆3包括杆体和旋转轴31,旋转轴31与杆体相垂直,且设置在杆体的中部;为了防止旋转轴31在本体上滑脱或者转动的时候不稳定给,在其自由端设置有自锁帽,过线圈本体1上开设有容纳旋转轴31旋转的孔,可以是驱动杆3安装在过线圈本体1上,并进行转动;当驱动杆3转动时能够驱动闸体2在过线圈本体1上左右滑动,从而能够是闸门闭合和打开;具体的,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闸体2上的“工”字形滑块21和设置在过线圈本体1上的与滑块21相匹配的滑槽12,即当驱动杆3转动时触动闸门的一侧,闸门在驱动杆3的作用力下,会沿着滑槽12滑动,从而实现两个闸门的闭合。<实施例2>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器盒,包括盒体41和盖体42,盒体41上根据需要设置有至少一个实施例1中的自封闭过线圈,一般为设置两个或者4个,分布在电器盒不同的侧面,具体的设置方式为,在盒体41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口,自封闭过线圈通过安装槽13安装在安装口内,安装槽13的宽度和盒体41侧壁的厚度相同即可直接插入安装口内,安装简单方便使用,且自封闭过线圈的上端与盒体41侧壁上端平齐;盖体42对应安装口处设置有垂直折边421,折边的高度大于自封闭闸门中驱动杆3距盒体41侧壁上端的距离。在使用过程中先将自封闭过线圈安装在盒体41上,然后将线缆安装到自封闭过线圈中,盖上盖体42,在盖盖体42的过程中,垂直折边421会碰到驱动杆3的上部,分别压着两侧的驱动杆3围绕转动轴转动,从而驱动杆3的下部推动闸门,使闸门在滑槽12内滑动而闭合,达到自封闭的效果。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封闭过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过线圈本体,所述过线圈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入线通道,所述入线通道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自封闭闸门,所述自封闭闸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过线圈本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封闭过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过线圈本体,所述过线圈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入线通道,所述入线通道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自封闭闸门,所述自封闭闸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过线圈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封闭过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圈本体的正面投影视图呈U型,且在所述过线圈本体的侧壁开设有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封闭过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线通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自封闭闸门,每一个所述自封闭闸门包括闸体,两个所述闸体分别通过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过线圈本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封闭过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闸体的下部为弧形,两个所述闸体闭合时与所述过线圈本体的下部围合形成过线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封闭过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闸体上的“工”字形滑块和设置在所述过线圈本体上的与所述滑块相匹配的滑槽。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杨先俊刘威沈骞蔡西黄达贾玉龙王向红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