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臭氧水混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970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臭氧水混流装置,涉及臭氧混合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臭氧发生器、臭氧罐和反应罐,所述臭氧罐底部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通向反应罐,所述出气管与反应罐间串接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切割扇叶和气孔板,所述切割扇叶通过中心轴安装在曝气装置内,所述气孔板设在切割扇叶右侧且孔径依次减小,所述反应罐顶部设气缸,所述反应罐内底部设搅拌轴,所述反应罐底部的排水管上设支路,所述支路上设抽气扇,所述抽气扇通向臭氧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臭氧切割成微气泡,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搅拌轴加快臭氧溶入水中的速率,反应更充分,活塞加压辅助臭氧溶解,对未溶入的臭氧回收,防止臭氧散发,臭氧水生成速率快,臭氧的利用率高。

A new ozone water mixed flow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臭氧水混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臭氧混合设备
,尤其是一种新型臭氧水混流装置。
技术介绍
含有臭氧的水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漂白效果,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用到臭氧水进行漂白和消毒,而臭氧极不稳定,需要即需即制,而对于臭氧水来说,传统的臭氧水混合装置采用快速压取的方式制取,往往臭氧溶入水中不充分,存在部分臭氧散逸,不仅造成损耗,同时对人体有影响,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所以需要对此进行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臭氧水混流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臭氧水混流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臭氧罐和反应罐,所述臭氧发生器设置在臭氧水混流装置的顶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左端设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插接设有臭氧罐,所述臭氧罐底部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向下通向反应罐的中部,所述出气管与反应罐之间串接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切割扇叶和气孔板,所述切割扇叶通过中心轴安装在曝气装置内,所述气孔板设在切割扇叶右侧,所述气孔板上的孔径由左向右依次减小,所述反应罐顶部设气缸,所述气缸通过竖直的连杆与活塞相连,所述活塞直径等于反应罐直径,所述反应罐内底部设水平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始端穿出反应罐侧壁且与外部的电机输出端相连,所述反应罐底部设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右端的排水管上设向上的支路,所述支路上设抽气扇,所述抽气扇通过进气管通向臭氧罐。上述的一种新型臭氧水混流装置,所述反应罐底部设进水管。上述的一种新型臭氧水混流装置,所述进水管、出气管和进气管上均设单向阀。上述的一种新型臭氧水混流装置,所述反应罐内部侧壁上设活塞的限位块。上述的一种新型臭氧水混流装置,所述臭氧水混流装置外壁设控制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臭氧切割成微气泡,增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搅拌轴搅拌加快臭氧溶入水中的速率,使反应更充分,活塞加压辅助臭氧在水中的溶解,且可以对未溶入水中的臭氧进行回收利用,防止臭氧散发到空气中被人体吸入而引起不适,提高了臭氧水的生成速率,提高臭氧的利用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臭氧发生器,2.臭氧罐,3.反应罐,4.输气管,5.出气管,6.曝气装置,7.切割扇叶,8.气孔板,9.气缸,10.连杆,11.活塞,12.搅拌轴,13.电机,14.排水管,15.电磁阀,16.抽气扇,17.进气管,18.进水管,19.单向阀,20.限位块,21.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根据此附图和实施例获得其他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新型臭氧水混流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1、臭氧罐2和反应罐3,所述臭氧发生器1设置在臭氧水混流装置的顶部,所述臭氧发生器1的左端设有输气管4,所述输气管4的另一端插接设有臭氧罐2,所述臭氧罐2底部设有出气管5,所述出气管5向下通向反应罐3的中部,所述出气管5与反应罐3之间串接曝气装置6,所述曝气装置6包括切割扇叶7和气孔板8,所述切割扇叶7通过中心轴安装在曝气装置6内,所述气孔板8设在切割扇叶7右侧,所述气孔板8上的孔径由左向右依次减小,切割扇叶7将臭氧分割,气孔板8将臭氧切割为微气泡,大大提高臭氧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所述反应罐3顶部设气缸9,所述气缸9通过竖直的连杆10与活塞11相连,所述活塞11直径等于反应罐3直径,活塞11对反应罐3进行加压,加快臭氧溶入水中的速率,所述反应罐3内底部设水平的搅拌轴12,所述搅拌轴12始端穿出反应罐3侧壁且与外部的电机13输出端相连,促进臭氧在水中更加充分的溶解,所述反应罐3底部设排水管14,所述排水管14上设电磁阀15,所述电磁阀15右端的排水管14上设向上的支路,所述支路上设抽气扇16,所述抽气扇16通过进气管17通向臭氧罐2,将为溶解的部分臭氧抽到臭氧罐2中继续使用,提高了臭氧利用率,防止多余臭氧散到空气中被人体吸入。详细的,所述反应罐3底部设进水管18,所述进水管18、出气管5和进气管17上均设单向阀19,所述反应罐3内部侧壁上设活塞11的限位块20,所述臭氧水混流装置外壁设控制器21。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臭氧水混流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1)、臭氧罐(2)和反应罐(3),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1)设置在臭氧水混流装置的顶部,所述臭氧发生器(1)的左端设有输气管(4),所述输气管(4)的另一端插接设有臭氧罐(2),所述臭氧罐(2)底部设有出气管(5),所述出气管(5)向下通向反应罐(3)的中部,所述出气管(5)与反应罐(3)之间串接曝气装置(6),所述曝气装置(6)包括切割扇叶(7)和气孔板(8),所述切割扇叶(7)通过中心轴安装在曝气装置(6)内,所述气孔板(8)设在切割扇叶(7)右侧,所述气孔板(8)上的孔径由左向右依次减小,所述反应罐(3)顶部设气缸(9),所述气缸(9)通过竖直的连杆(10)与活塞(11)相连,所述活塞(11)直径等于反应罐(3)直径,所述反应罐(3)内底部设水平的搅拌轴(12),所述搅拌轴(12)始端穿出反应罐(3)侧壁且与外部的电机(13)输出端相连,所述反应罐(3)底部设排水管(14),所述排水管(14)上设电磁阀(15),所述电磁阀(15)右端的排水管(14)上设向上的支路,所述支路上设抽气扇(16),所述抽气扇(16)通过进气管(17)通向臭氧罐(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臭氧水混流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1)、臭氧罐(2)和反应罐(3),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1)设置在臭氧水混流装置的顶部,所述臭氧发生器(1)的左端设有输气管(4),所述输气管(4)的另一端插接设有臭氧罐(2),所述臭氧罐(2)底部设有出气管(5),所述出气管(5)向下通向反应罐(3)的中部,所述出气管(5)与反应罐(3)之间串接曝气装置(6),所述曝气装置(6)包括切割扇叶(7)和气孔板(8),所述切割扇叶(7)通过中心轴安装在曝气装置(6)内,所述气孔板(8)设在切割扇叶(7)右侧,所述气孔板(8)上的孔径由左向右依次减小,所述反应罐(3)顶部设气缸(9),所述气缸(9)通过竖直的连杆(10)与活塞(11)相连,所述活塞(11)直径等于反应罐(3)直径,所述反应罐(3)内底部设水平的搅拌轴(12),所述搅拌轴(12)始端穿出反应罐(3)侧壁且与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春花陈洪庆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朗逸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