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扇出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和扇出封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扇出封装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扇出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和扇出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和集成化的潮流,微电子封装技术的高密度化已在新一代电子产品上逐渐成为主流。为了顺应新一代电子产品的发展,尤其是手机、笔记本等产品的发展,芯片将向密度更高、速度更快、尺寸更小、成本更低等方向发展。扇出型方片级封装技术的出现,作为扇出型晶圆级封装技术的升级技术,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面对多种多样的芯片和性能工艺要求,以及更高密度和更精细线路的封装需求,仍需要开发新型结构和封装工艺以适应各类需求,降低成本的同时,保障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扇出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通过步骤S1-S9可制备出扇出封装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扇出封装结构,其通过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其层与层之间的结构稳定,且电路更丰富,性能更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扇出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基板上覆盖一层键合层,将芯片的底部通过键合层安装于基板,该芯片的凸点向上;S2、在芯片的表面利用密封层进行密封处理,使芯片密封于密封层内;S3、切割密封层,使凸点的上表面露出于密封层的表面;S4、脱离键合层,使密封层与基板分离;S5、在密封层露出有凸点的表面上利用物理气相沉积方法设置Ti层和/或TiN层,再设置第一导电层;该Ti层和/或TiN层接触于凸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扇出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基板上覆盖一层键合层,将芯片的底部通过键合层安装于基板,该芯片的凸点向上;/nS2、在芯片的表面利用密封层进行密封处理,使芯片密封于密封层内;/nS3、切割密封层,使凸点的上表面露出于密封层的表面;/nS4、脱离键合层,使密封层与基板分离;/nS5、在密封层露出有凸点的表面上利用物理气相沉积方法设置Ti层和/或TiN层,再设置第一导电层;该Ti层和/或TiN层接触于凸点;/nS6、在第一导电层的表面覆盖干膜层并进行曝光显影,使干膜层表面形成露出第一导电层的第一电镀路线位;/nS7、在干膜层的表面对应于第一电镀路线位进行图形电镀,在第一导电层表面形成第一再布线层;/nS8、脱去干膜层,并去除干膜层所覆盖的(Ti和/或TiN层)和第一导电层;/nS9、在密封层的上表面涂覆保护层,并将凸球与保护层表面的再布线层接触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扇出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基板上覆盖一层键合层,将芯片的底部通过键合层安装于基板,该芯片的凸点向上;
S2、在芯片的表面利用密封层进行密封处理,使芯片密封于密封层内;
S3、切割密封层,使凸点的上表面露出于密封层的表面;
S4、脱离键合层,使密封层与基板分离;
S5、在密封层露出有凸点的表面上利用物理气相沉积方法设置Ti层和/或TiN层,再设置第一导电层;该Ti层和/或TiN层接触于凸点;
S6、在第一导电层的表面覆盖干膜层并进行曝光显影,使干膜层表面形成露出第一导电层的第一电镀路线位;
S7、在干膜层的表面对应于第一电镀路线位进行图形电镀,在第一导电层表面形成第一再布线层;
S8、脱去干膜层,并去除干膜层所覆盖的(Ti和/或TiN层)和第一导电层;
S9、在密封层的上表面涂覆保护层,并将凸球与保护层表面的再布线层接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扇出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通过注塑方法形成密封层,并将芯片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扇出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通过激光切割,将凸点上方的密封层切割,使凸点的上表面露出于密封层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扇出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具体为:在密封层的上表面涂覆感光油墨,并进行曝光、显影和固化处理后形成保护层,并将凸球与第一再布线层接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扇出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中,表面处理具体为有机保焊膜法、浸Ag法、浸Sn法和化学镀镍钯浸金法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扇出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和步骤S9之间还包括步骤S81;
所述步骤S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成强,杨冠南,徐广东,匡自亮,王鹏宇,陈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