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无芯卷纸的复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51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无芯卷纸的复卷机,包括上复卷辊和下复卷辊,上复卷辊和下复卷辊之间的后侧活动设置有骑辊,上复卷辊和下复卷辊与骑辊之间形成有复卷腔,上复卷辊的下方设置有与上复卷辊的辊面靠近的起卷装置,起卷装置的两侧分别与下复卷辊的辊轴连接,能够自由调节起卷装置与上复卷辊之间的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使用方便,能够实现不停机断纸、起卷,并且起卷通道的间距能够随意调节,进而能适用于不同规格纸张起卷、卷纸工作,使用范围广,并且整体结构工作稳定,卷出的成品纸卷的卷芯平整美观。

A rewinder used to produce coreless roll pa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无芯卷纸的复卷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卷机,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不停机断纸、起卷,并且制造方便的用于生产无芯卷纸的复卷机,属于复卷机

技术介绍
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能够连续生产有芯或无芯纸卷的复卷机,使得纸卷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有芯纸卷复卷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首先将芯管放置在复卷位置,由动力驱动转动的复卷辊带动芯管转动,同时纸张、薄膜等材料向复卷位置供料,纸张、薄膜等材料滚卷在芯管上完成复卷作业,形成卷筒料。而无芯纸卷复卷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纸张直接向复卷位置供料,通过无芯复卷机构使材料自动起卷,复卷辊带动起卷的纸张持续转动形成纸卷。如专利号为:201410375138.X公开了一种无芯纸卷复卷机,在复卷上辊的下方设有与复卷上辊的辊面靠近的曲面,复卷上辊的辊面与所述曲面之间的间隙构成一条起卷通道,起卷通道的出口端对着复卷上辊和复卷下辊之间的辊隙,从起卷通道的入口端到出口端,所述曲面与复卷上辊之间的间隙由小变大,在靠近起卷通道入口端的位置处,所述曲面设有吸附纸张的吸气口。该类无芯纸卷复卷机能够实现实现不停机起卷,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该类复卷机采用上下复卷轴交替负压吸风来实现卷纸的不停机换卷起卷的,生产出来的卷纸起卷皱褶长,上下复卷辊加工难度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不停机断纸、起卷,并且制造方便的用于生产无芯卷纸的复卷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无芯卷纸的复卷机,包括上复卷辊和下复卷辊,上复卷辊和下复卷辊之间的后侧活动设置有骑辊,上复卷辊和下复卷辊与骑辊之间形成有复卷腔,上复卷辊的下方设置有与上复卷辊的辊面靠近的起卷装置,起卷装置的两侧分别与下复卷辊的辊轴连接,能够自由调节起卷装置与上复卷辊之间的间距。以下是本技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起卷装置包括弧形板,弧形板的上端面设置呈与上复卷辊的辊面相匹配的曲面,弧形板的曲面靠近上复卷辊的辊面并与上复卷辊的辊面构成一条起卷通道。进一步优化: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连接板靠近下复卷辊的一端与下复卷辊的辊轴转动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板绕下复卷辊的辊轴转动实现调节弧形板与上复卷辊形成的起卷通道的间距。进一步优化:所述弧形板与上复卷辊之间的调整间距距离为0.5-15MM。进一步优化:所述弧形板内靠近起卷通道的进纸端的位置处设置有真空吸附腔,弧形板上开设有多个与真空吸附腔相互连通的吸气孔,真空吸附腔内形成负压并通过吸气孔进行吸气,吸住在起卷通道内通过的纸张。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复卷辊的外表面和弧形板的曲面上分别加工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粗糙面。进一步优化:所述弧形板上靠近下复卷辊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多个沿弧形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布设的连接齿,连接齿分别沿弧形板的曲面向上延伸。进一步优化:所述下复卷辊的外圆辊面上沿下复卷辊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开设有多个与连接齿配合使用的环形凹槽。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齿分别放置在凹槽内,使弧形板的曲面与下复卷辊的圆辊面的连接处形成平滑的过度段,使纸卷的传送更加平稳不会出现空转卡料。进一步优化:所述下复卷辊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用于调整下复卷辊与上复卷辊之间间距的间距调整装置。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设备工作过程中复卷纸卷到需换卷时,骑辊加速转动将纸卷带出复卷腔,同时负压气控阀开启,使真空吸附腔内形成负压,并通过吸气孔的吸气对纸张形成撕扯,纸张在打孔线位置断裂以达到不停机断纸作用;纸张断开后断纸的纸张头部继续被弧形板上的吸气孔吸住使后续送来的纸张在起卷通道上堆积形成褶皱,负压气控阀关闭后褶皱的纸张受上复卷辊的转动和与弧形板的之间的摩擦力使纸张搓成纸卷并随上复卷辊和下复卷辊的转动将纸卷逐渐送入复卷腔内,同时下复卷辊可以配合降速,以便纸卷顺利进入复卷腔内,从而实现不停机起卷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思巧妙,结构合理,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使用方便,能够实现不停机断纸、起卷,并且起卷通道的间距能够随意调节,进而能适用于不同规格纸张起卷、卷纸工作,使用范围广,并且整体结构工作稳定,卷出的成品纸卷的卷芯平整美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弧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附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下复卷辊与弧形板的安装配合结构示意图;图5为附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工作断纸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起卷形成时的状态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起卷中的状态图;图9为附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附图9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起卷成型后的状态图;图12为附图11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上复卷辊;2-下复卷辊;3-骑辊;4-复卷腔;5-弧形板;6-起卷通道;7-真空吸附腔;8-吸气孔;9-负压气控阀;10-连接板;11-气缸;12-连接齿;13-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生产无芯卷纸的复卷机,包括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之间的后侧活动设置有骑辊3,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与骑辊3之间形成有复卷腔4,上复卷辊1的下方设置有与上复卷辊1的辊面靠近的起卷装置,起卷装置的两侧分别与下复卷辊2的辊轴连接,能够自由调节起卷装置与上复卷辊1之间的间距。所述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如图1-3所示,所述起卷装置包括弧形板5,所述弧形板5的上端面设置呈与上复卷辊1的辊面相匹配的曲面,所述弧形板5的上端曲面靠近上复卷辊1的辊面与上复卷辊1的辊面构成一条起卷通道6。所述起卷通道6的出纸端对着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之间的辊隙。所述弧形板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0上,连接板10靠近下复卷辊2的一端与下复卷辊2的辊轴转动连接,连接板10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板10绕下复卷辊2的辊轴转动实现调节弧形板5与上复卷辊1形成的起卷通道6的间距。所述弧形板5与上复卷辊1之间的调整间距距离为0.5-15MM。这样设计,能够通过调整弧形板5与上复卷辊1之间间距,用于调整起卷通道6的间距,进而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纸张起卷、卷纸工作,使用范围广,并且通过调整该间隙能够方便的检修和维护,避免出现卡料时维修不便的情况。所述驱动装置可采用电机、气缸、液压缸等常规机构,即可完成驱动连接板10绕下复卷辊2的辊轴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优选为气缸11。所述弧形板5内靠近起卷通道6的进纸端的位置处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产无芯卷纸的复卷机,包括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其特征在于: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之间的后侧活动设置有骑辊(3),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与骑辊(3)之间形成有复卷腔(4),上复卷辊(1)的下方设置有与上复卷辊(1)的辊面靠近的起卷装置,起卷装置的两侧分别与下复卷辊(2)的辊轴连接,能够自由调节起卷装置与上复卷辊(1)之间的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无芯卷纸的复卷机,包括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其特征在于: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之间的后侧活动设置有骑辊(3),上复卷辊(1)和下复卷辊(2)与骑辊(3)之间形成有复卷腔(4),上复卷辊(1)的下方设置有与上复卷辊(1)的辊面靠近的起卷装置,起卷装置的两侧分别与下复卷辊(2)的辊轴连接,能够自由调节起卷装置与上复卷辊(1)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无芯卷纸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卷装置包括弧形板(5),弧形板(5)的上端面设置呈与上复卷辊(1)的辊面相匹配的曲面,弧形板(5)的曲面靠近上复卷辊(1)的辊面并与上复卷辊(1)的辊面构成一条起卷通道(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无芯卷纸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0)上,连接板(10)靠近下复卷辊(2)的一端与下复卷辊(2)的辊轴转动连接,连接板(10)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板(10)绕下复卷辊(2)的辊轴转动实现调节弧形板(5)与上复卷辊(1)形成的起卷通道(6)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无芯卷纸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5)与上复卷辊(1)之间的调整间距距离为2-1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无芯卷纸的复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5)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效辉房君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精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