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材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9438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型材翻转装置,包括基座、升降台、基板、翻转台,升降台设置于基座上方,基座内设有油缸,其活塞杆端与升降台中部连接,升降台的上端两侧两块基板,翻转台包括本部以及翻转轮部,两侧基板的上端分别开设有圆轮槽,翻转台两侧的翻转轮部分别嵌于圆轮槽内,升降台上设有驱动翻转台沿着两侧基板上圆轮槽往复转动的驱动机构;本部及两侧翻转轮部上设有开口朝上横向贯通的翻转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升降台和开口式翻转台结合,无论是从上方吊装进料,或是左右、前后输送进料,均适用;适用于各类型型材的翻转,翻转槽的锥形缺口和两侧防滑板配合,使得各类型型材在翻转过程中不会翻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材翻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型材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型材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型材作为常见的金属材料,主要应用在交通运输业,装备和机械设备制造业。型材原料具有不同的规格,加工前会根据需求锯切成不同尺寸、外形的小段。为了减小型材锯切设备的复杂性,提高锯切效率,型材锯切设备在使用时需要保证型材端面朝向相同,而型材上料时,端面的朝向很难保证,故需要型材翻转装置将其翻转至要求的朝向。目前市面上的翻转装置存在的缺陷有:一、适用范围小,一般只适用于单种不同规格的型材翻转;二、机构适用性差,只能翻转一个方向输送过来的型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型材翻转装置,用于各种类型型材的翻转,提高机构的适用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型材翻转装置,包括基座、升降台、基板、翻转台,升降台设置于基座上方,基座内设有油缸,油缸的活塞杆端与升降台中部连接,升降台的上端两侧设有相对设置的两块基板,所述翻转台包括本部以及连接于本部两侧的翻转轮部,两侧基板的上端分别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圆轮槽,翻转台两侧的翻转轮部分别嵌于两侧基板上端的圆轮槽内,升降台上设型材翻转机构及其型材上料装置和型材翻转方法有驱动翻转台沿着两侧基板上圆轮槽往复转动的驱动机构;本部及两侧翻转轮部上开设有开口朝上横向贯通的翻转槽。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传动轴、链轮、弯板链条,两侧基板之间翻转台的下方设置有传动轴,所述链轮中心连接于传动轴上,两侧基板之间的任意一侧翻转轮部内侧设有翻转传动轮,翻转传动轮的径向一周连接有弯板链条,所述链轮与弯板链条一侧啮合,减速电机安装于升降台上一侧基板外,该侧基板上设置有安装孔,传动轴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座与基板连接,其伸出该侧基板一端与减速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设置于两侧基板之间的前侧,两侧基板之间传动轴的后侧设有联动轴,联动轴的两端通过第二轴承座与两侧基板连接,两侧基板之间的传动轴的末端连接有主动同步齿轮,联动轴上连接有与传动轴上链轮、主动同步齿轮位置对应的从动链轮、从动同步齿轮,所述从动链轮也与弯板链条啮合传动连接,主动同步齿轮与从动同步齿轮之间套设有同步带。进一步地,两侧基板之间的升降台的前侧及后侧分别设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通过支撑架与升降台连接,任意一侧的翻转轮部内侧径向设有若干行程触发板,翻转轮部转动后各行程触发板的运行轨迹与各行程开关相抵;基座的四只角上分别设置有导柱,升降台周侧分别设有与导柱导向连接的轴孔。进一步地,所述行程触发板包括设置于翻转轮部轮辐前端的前极限行程触发板、翻转轮部轮辐后端的后极限行程触发板,以及设置于前极限行程触发板与后极限行程触发板之间的原位行程触发板。进一步地,各翻转轮部的径向内侧一周分别设有若干引导轮,各引导轮通过连接座与对应侧的基板连接,各翻转轮部分别通过其径向设置的若干引导轮转动导向连接于对应侧基板的圆轮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引导轮包括轴承、轮轴,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于圆轮槽径向一侧的固定部分和由翻转轮部外侧跨越至内侧的延伸部,轴承的外圈与翻转轮部的径向内侧轮面连接,轮轴的一端与其内圈连接,另一端与延伸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两侧的翻转轮部径向内侧分别优先设置三组引导轮,三组引导轮分别包括设置于对应侧圆轮槽前端的前引导轮、设置于对应侧圆轮槽后端的后引导轮、设置于对应侧圆轮槽前端与后端之间的中引导轮。进一步地,本部为U形框架结构,翻转轮部的轴向一端分别设置的轮辐部,两侧的翻转轮部的轮辐部分别通过若干螺栓与本部两侧固定连接,对应的轮辐部上开设有螺栓安装孔,对应位置的本部两侧框架上设有与螺栓安装孔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翻转槽开设于两侧的轮辐部上,该翻转槽贯通本部的框架。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槽的底部宽度T大于翻转槽顶部开口的宽度t,翻转槽横向前、后两侧的槽沿上分别设置有防滑板,前、后侧的防滑板相对设置,且相对一侧均设置防滑齿,防滑板连接于两侧翻转轮部的轮辐部外侧,防滑板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若干螺栓安装孔,对应的轮辐部开设有若干螺纹连接孔,防滑板通过若干螺栓与轮辐部上的螺纹连接孔紧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型材翻转装置及型材端面自动识别翻转方法,具有如下特点:1.升降台和开口式翻转台结合,无论是从上方吊装进料,或是左右、前后输送进料,均适用。即:型材通过吊装机械直接落入到翻转台的翻转槽内,升降台升起并完成翻转动作;或是从翻转台一侧行进至翻转槽内,然后升降台升起并完成翻转动作;或是通过型材输送线输送至翻转台上方时,升起升降台,是型材进入翻转台一侧行进至翻转槽内,然后完成翻转动作。完成上述翻转动作后,升降台、翻转台恢复至初始位置。2.适用于各类型型材的翻转,翻转槽的锥形缺口和两侧防滑板配合,使得各类型型材在翻转过程中都不会翻转,即:翻转槽的底部宽度大于翻转槽顶部开口的宽度即形成锥形开口,翻转槽横向前、后两侧的槽沿上分别设置有防滑板,防滑板上设有防滑齿,能够有效避免型材在翻转时滑出翻转槽。3.通过设置工业相机和有安装有识别软件的视觉识别主机,从而可以实现型材在线识别,可以根据翻转方向要求,对减速电机、油缸以及行程开关组成一套控制系统,继而能够实现型材识别、翻转、输送等自动化操作,即如:型材端面识别—识别后判断需要翻转—待翻转型材输送至翻转工位—启动型材翻转装置对型材进行翻转—型材翻转后输出—型材翻转装置复位等。4.各导线轮的设置,其目的在于使翻转轮部始终导向连接于基板上端的圆轮槽内,避免其径向脱出从圆轮槽开口端脱出。5.传动轴上的链轮与联动轴上的从动链轮分别与弯板链条啮合,主动同齿、与从动同步齿轮套设有同步带,在驱动传动轴时,同步带动联动轴,其传动平稳,避免单侧受压,造成链轮轮齿受压崩断受损。6.行程开关与各行程触发板的设置,如设置前极限行程触发板、后极限行程触发板、原位行程触发板,其目的在于用于判断翻转台是否翻转到位,或恢复至原始位,有利于实现翻转自动化控制。7.翻转台的本部采用框架结构,翻转轮部通过轮辐部与本部连接为一体,其整体结构不会显得笨重,并且具备较大的承载力,能够对不同型号的型材完成翻转任务;对于较长的型材,则可以在各条型材输送线之间分别设置若干台型材翻转装置,从而多台型材翻转装置同步进行同一方向的翻转动作,这样就可以对较大型、较长型型材进行翻转任务;其实用性强,现场搭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型材翻转装置的主视平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平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图4是图2中B-B剖视图;图5是图2中C-C剖视图;图6是图1中翻转台与翻转驱动机构及其他部件的连接示意图;图7是图1中翻转台轴向一端的示意图;图8是图6中D向仰视图;图9是图1中升降台与基板的连接示意图;图10是图1中引导轮与连接座的连接示意图;图11是型材翻转装置搭配工业相机、视觉识别主机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型材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升降台(2)、基板(5)、翻转台(6),升降台(2)设置于基座(1)上方,基座(1)内设有油缸(4),油缸(4)的活塞杆端与升降台(2)中部连接,升降台(2)的上端两侧设有相对设置的两块基板(5),所述翻转台(6)包括本部(61)以及连接于本部(61)两侧的翻转轮部(62),两侧基板(5)的上端分别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圆轮槽(51),翻转台(6)两侧的翻转轮部(62)分别嵌于两侧基板(5)上端的圆轮槽(51)内,升降台(2)上设有驱动翻转台(6)沿着两侧基板(5)上圆轮槽(51)往复转动的驱动机构;本部(61)及两侧翻转轮部(62)上开设有开口朝上横向贯通的翻转槽(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材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升降台(2)、基板(5)、翻转台(6),升降台(2)设置于基座(1)上方,基座(1)内设有油缸(4),油缸(4)的活塞杆端与升降台(2)中部连接,升降台(2)的上端两侧设有相对设置的两块基板(5),所述翻转台(6)包括本部(61)以及连接于本部(61)两侧的翻转轮部(62),两侧基板(5)的上端分别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圆轮槽(51),翻转台(6)两侧的翻转轮部(62)分别嵌于两侧基板(5)上端的圆轮槽(51)内,升降台(2)上设有驱动翻转台(6)沿着两侧基板(5)上圆轮槽(51)往复转动的驱动机构;本部(61)及两侧翻转轮部(62)上开设有开口朝上横向贯通的翻转槽(6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71)、传动轴(72)、链轮(73)、弯板链条(74),两侧基板(5)之间翻转台(6)的下方设置有传动轴(72),所述链轮(73)中心连接于传动轴(72)上,两侧基板(5)之间的任意一侧翻转轮部(62)内侧设有翻转传动轮(63),翻转传动轮(63)的径向一周连接有弯板链条(74),所述链轮(73)与弯板链条(74)一侧啮合,减速电机(71)安装于升降台(2)上一侧基板(5)外,该侧基板(5)上设置有安装孔(52),传动轴(72)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座(100)与基板(5)连接,其伸出该侧基板(5)一端与减速电机(7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72)设置于两侧基板(5)之间的前侧,两侧基板(5)之间传动轴的后侧设有联动轴(75),联动轴(75)的两端通过第二轴承座(101)与两侧基板(5)连接,两侧基板(5)之间的传动轴(72)的末端连接有主动同步齿轮(76),联动轴(75)上连接有与传动轴(72)上链轮(73)、主动同步齿轮(76)位置对应的从动链轮(77)、从动同步齿轮(78),所述从动链轮(77)也与弯板链条(74)啮合传动连接,主动同步齿轮(76)与从动同步齿轮(78)之间套设有同步带(7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基板(5)之间的升降台(2)的前侧及后侧分别设有行程开关(8),行程开关(8)通过支撑架(81)与升降台(2)连接,任意一侧的翻转轮部(62)内侧径向设有若干行程触发板(9),翻转轮部(62)转动后各行程触发板(9)的运行轨迹与各行程开关(8)相抵;基座(1)的四只角上分别设置有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忠兴贾海东褚俊杰江平车豪滨陈军兵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晨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