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泥恒温保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31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陶泥恒温保湿器,顶盖中心位置向下连接一中空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为三段式结构,三段旋转轴从上至下依次连接,上方的旋转轴套住下方的旋转轴,旋转轴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固定孔内部为螺纹结构,相邻的两段旋转轴上的固定孔重合后通过一固定螺塞闯过固定孔将两段旋转轴连接在一起,三段式旋转轴的设计给了旋转轴伸缩的空间同时又不会影响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针对一些较深的杯子可以很好的清洗,同时三段一起工作清洁效率也很高;所述旋转轴上套有固定套,固定套向外连有旋转臂,旋转臂上设有若干夹片,每两片夹片夹住一块清洁海绵,所述清洁海绵间隔设置,固定套方便维护,出现损坏直接拆下维修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泥恒温保湿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洁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陶泥恒温保湿器。
技术介绍
软陶泥,又称“软陶土”、“聚合物粘土”,一般是由聚合物(例如聚氯乙烯)和增塑剂等混合而成的一种复合物,软陶泥在烘烤前具有容易成型的优点,烘烤后硬化,能够得到如陶瓷一样坚硬的产品,该产品与传统的无机陶瓷相比具有优良的韧性,不易破碎,陶泥除了能作为手工艺品原料出现外,还是陶器生产领域的重要原料,但陶泥的保存对温度、湿度的要求较高,保存不善就会导致原料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陶泥恒温保湿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陶泥恒温保湿器,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有旋转托盘,箱体前方设有观察窗对准旋转托盘,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恒温恒湿设备,恒温恒湿设备分为恒温装置和恒湿装置,恒温装置包括温度检测设备、温度控制单元和加温装置,温度检测设备测量检测箱体内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发送至温度控制单元,温度控制单元将实际温度数据与预先设置理想温度数据进行比较做出决策并将指令发送至加温装置决定是否继续加温,加温装置具体设置在箱体内部的左右两个侧面上,恒湿装置包括湿度检测设备、湿度控制单元和加湿装置,湿度检测设备测量检测箱体内的湿度并将湿度数据发送至湿度控制单元,湿度控制单元将实际湿度数据与预先设置理想湿度数据进行比较做出决策并将指令发送至加湿装置决定是否继续加湿,加湿装置具体包括设在箱体外侧的蓄水池和加湿器,蓄水池连接加湿器为加湿器供水,加湿器连接设在箱体顶部内侧面上的喷洒器,所述喷洒器包括设在箱体顶部中间位置的旋转轴,旋转轴向外延伸形成若干旋转臂,旋转臂末端连接喷头,所述旋转轴和旋转臂内部中空形成管道,管道连接加湿器的软管,软管上设有电磁阀,电磁阀连接湿度控制单元;所述箱体内部的底面上设有冷凝装置,冷凝装置连接定时开关,冷凝装置底部通过集液管道连接储液箱,集液管道上设有阀门,储液箱通过水泵连接蓄水池。作为优选,所述温度检测设备和湿度检测设备分别将检测到的实时温度数据和实时湿度数据发送至显示屏。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轴向外延伸出四根旋转臂。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轴通过电机驱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设计的陶泥恒温保湿器,箱体内部设有旋转托盘,箱体前方设有观察窗对准旋转托盘,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恒温恒湿设备,恒温恒湿设备分为恒温装置和恒湿装置,恒温装置包括温度检测设备、温度控制单元和加温装置,温度检测设备测量检测箱体内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发送至温度控制单元,温度控制单元将实际温度数据与预先设置理想温度数据进行比较做出决策并将指令发送至加温装置决定是否继续加温,加温装置具体设置在箱体内部的左右两个侧面上,恒湿装置包括湿度检测设备、湿度控制单元和加湿装置,湿度检测设备测量检测箱体内的湿度并将湿度数据发送至湿度控制单元,湿度控制单元将实际湿度数据与预先设置理想湿度数据进行比较做出决策并将指令发送至加湿装置决定是否继续加湿,加湿装置具体包括设在箱体外侧的蓄水池和加湿器,蓄水池连接加湿器为加湿器供水,加湿器连接设在箱体顶部内侧面上的喷洒器,所述喷洒器包括设在箱体顶部中间位置的旋转轴,旋转轴向外延伸形成若干旋转臂,旋转臂末端连接喷头,所述旋转轴和旋转臂内部中空形成管道,管道连接加湿器的软管,这样加湿器在给箱体内部加湿时能够保证箱体内部的整体湿润,同时也保证加热效果的整体性,箱体底部的冷凝装置则定时启动,软管上设有电磁阀,电磁阀连接湿度控制单元;所述箱体内部的底面上设有冷凝装置,冷凝装置定时启动,因为旋转托盘下方总会有一部分湿气因温度变化沉降,这部分的湿气温度较低往往不会产生回流,故通过冷凝装置后形成冷却水,冷凝装置底部通过集液管道连接储液箱,集液管道上设有阀门,储液箱通过水泵连接蓄水池,这是将冷却水收集回蓄水池循环利用,提高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陶泥恒温保湿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旋转托盘;3、观察窗;4、温度检测设备;5、温度控制单元;6、加温装置;7、湿度检测设备;8、湿度控制单元;9、蓄水池;10、加湿器;11、旋转轴;12、旋转臂;13、喷头;14、软管;15、电磁阀;16、定时开关;17、集液管道;18、储液箱;19、阀门;20、水泵;21、冷凝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陶泥恒温保湿器,包括箱体1,箱体1内部设有旋转托盘2,箱体1前方设有观察窗3对准旋转托盘2,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恒温恒湿设备,恒温恒湿设备分为恒温装置和恒湿装置,恒温装置包括温度检测设备4、温度控制单元5和加温装置6,温度检测设备4测量检测箱体1内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发送至温度控制单元5,温度控制单元5将实际温度数据与预先设置理想温度数据进行比较做出决策并将指令发送至加温装置6决定是否继续加温,加温装置6具体设置在箱体1内部的左右两个侧面上,恒湿装置包括湿度检测设备7、湿度控制单元8和加湿装置,湿度检测设备7测量检测箱体1内的湿度并将湿度数据发送至湿度控制单元8,湿度控制单元8将实际湿度数据与预先设置理想湿度数据进行比较做出决策并将指令发送至加湿装置决定是否继续加湿,加湿装置具体包括设在箱体1外侧的蓄水池9和加湿器10,蓄水池9连接加湿器10为加湿器10供水,加湿器10连接设在箱体1顶部内侧面上的喷洒器,所述喷洒器包括设在箱体1顶部中间位置的旋转轴11,旋转轴11向外延伸形成若干旋转臂12,旋转臂12末端连接喷头13,所述旋转轴11和旋转臂12内部中空形成管道,管道连接加湿器10的软管14,软管14上设有电磁阀15,电磁阀15连接湿度控制单元8;所述箱体1内部的底面上设有冷凝装置21,冷凝装置21连接定时开关16,冷凝装置21底部通过集液管道17连接储液箱18,集液管道17上设有阀门19,储液箱18通过水泵20连接蓄水池9。作为优选,所述温度检测设备4和湿度检测设备7分别将检测到的实时温度数据和实时湿度数据发送至显示屏。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轴11向外延伸出四根旋转臂12。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轴11通过电机驱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设计的陶泥恒温保湿器,箱体内部设有旋转托盘,箱体前方设有观察窗对准旋转托盘,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恒温恒湿设备,恒温恒湿设备分为恒温装置和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泥恒温保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有旋转托盘,箱体前方设有观察窗对准旋转托盘,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恒温恒湿设备,恒温恒湿设备分为恒温装置和恒湿装置,恒温装置包括温度检测设备、温度控制单元和加温装置,温度检测设备测量检测箱体内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发送至温度控制单元,温度控制单元将实际温度数据与预先设置理想温度数据进行比较做出决策并将指令发送至加温装置决定是否继续加温,加温装置具体设置在箱体内部的左右两个侧面上,恒湿装置包括湿度检测设备、湿度控制单元和加湿装置,湿度检测设备测量检测箱体内的湿度并将湿度数据发送至湿度控制单元,湿度控制单元将实际湿度数据与预先设置理想湿度数据进行比较做出决策并将指令发送至加湿装置决定是否继续加湿,加湿装置具体包括设在箱体外侧的蓄水池和加湿器,蓄水池连接加湿器为加湿器供水,加湿器连接设在箱体顶部内侧面上的喷洒器,所述喷洒器包括设在箱体顶部中间位置的旋转轴,旋转轴向外延伸形成若干旋转臂,旋转臂末端连接喷头,所述旋转轴和旋转臂内部中空形成管道,管道连接加湿器的软管,软管上设有电磁阀,电磁阀连接湿度控制单元;所述箱体内部的底面上设有冷凝装置,冷凝装置连接定时开关,冷凝装置底部通过集液管道连接储液箱,集液管道上设有阀门,储液箱通过水泵连接蓄水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泥恒温保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有旋转托盘,箱体前方设有观察窗对准旋转托盘,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恒温恒湿设备,恒温恒湿设备分为恒温装置和恒湿装置,恒温装置包括温度检测设备、温度控制单元和加温装置,温度检测设备测量检测箱体内的温度并将温度数据发送至温度控制单元,温度控制单元将实际温度数据与预先设置理想温度数据进行比较做出决策并将指令发送至加温装置决定是否继续加温,加温装置具体设置在箱体内部的左右两个侧面上,恒湿装置包括湿度检测设备、湿度控制单元和加湿装置,湿度检测设备测量检测箱体内的湿度并将湿度数据发送至湿度控制单元,湿度控制单元将实际湿度数据与预先设置理想湿度数据进行比较做出决策并将指令发送至加湿装置决定是否继续加湿,加湿装置具体包括设在箱体外侧的蓄水池和加湿器,蓄水池连接加湿器为加湿器供水,加湿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洁杨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