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非平面二进风系设置的吸油烟机,主要包括一次进风系,二次进风系,换气机构和风机,其特征是:半拱形壳体叠加梯形凸台的组合结构即为二次进风系,它沿横轴右方布置,在壳体左侧底部下垂的矩形喉管(5)下端连接滑槽(6)处,沿竖轴下方连接有形如半矩形喇叭状的一次进风系,两系相互垂直并联通。(*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油烟机,具体讲是涉及一种非平面二进风系商用吸油烟机。
技术介绍
《家用电器》杂志在1987年第3期的《厨房空气污染亟需解决》和该杂志1991年第7期的《全国部份抽(吸)油烟机型号、型能一览表》两篇文章中,登载了50余种抽油烟机的技术资料,资料显示吸油烟机的种类有普通型、自动型、全自动型。外形有箱式、罩式和柜式,进气口分双眼和单眼。风机有轴流和离心式风机,风量在4.5-19立方米/分之间。随着科技进步,吸油烟的专利数不断增加,但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生产力而面世的则廖廖无几。自目前为止,市售的吸油烟机,外形无论是箱式,柜式或深罩形,进气口不论是水平进气还是侧面进气,不论是双眼进气还是单眼进气,以及无论是轴流式还是多翼离心式风机的吸油烟机,它们都有许多相似的技术特征。如进气口均在同一平面上布置,且进风次数均为一次。油气分离形式均为滤油网(含迷宫式装置)和风扇离心力。另外都不具有换气功能。所以市售吸油烟机一般只仅仅用于家庭厨房,而餐饮业的商用厨房都不喜欢使用。因为市售吸油机当初引进时,前身就是针对家用厨房的条件而设计的,当它用于商用厨房时就存在有运行时间短、风量小、烟道长而易烟雾弥漫的缺陷,由此易给人体呼吸道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和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设计了一种非平面二进风系商用吸油烟机。本技术的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是由叶窗,风机,换气机构和两个进风系统组成的吸油烟机,它采用非平面二进风系设置,整体布局为横、纵向布置的两个进风系统相互垂直,并在其两系的未端交汇联通竖轴方向为一次进风系,它由下延式风道7,滤油网9,鼻形风口10和主风口11等组成,一次进风由主风口和鼻形风口进气,经滤油网和下延式风道后从喉管进入油气廻流室,横轴方向为二次进风系,它由折流式风道20,渐缩式风道16和集油槽19等组成,二次进风由折流式风道和渐缩式风道进气经油气廻流室从腔顶部抽出。上述吸烟机的风机为同轴串列式双扇风机可以更有效地抽出油烟。这种吸油烟机的换气结构可以兼具换气扇的功能,该结构由转换手柄21、油气风阀8、换气风阀14及连杆4组成,转动转换手柄可以控制风阀的启闭。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主要在于通过增大风量,增强油气分离效果,局部降低吸油烟机的进口高度,缩短行程,将大量油烟吸入主风口,进而减少油烟对人体呼吸道的感染。本机利用风扇运行时的吸负原理,采用非平面二进风系的设置形式,以下延式风道等为一次进风系,使油烟向主风口倾斜弯曲,减少烟雾弥漫。残余油烟则由折流式风道和渐缩式风道为二次进风吸入。进入主机的油烟以廻流和风扇离心力等形式分离油气,以此达到净化的目的。该吸油烟机还具有换气和照明功能。通过风扇的吸负力,用转换手柄,油气风阀,连杆及换气风阀的关联动作,就可以达到换气的功能。照明功能是由电气室中的照明灯来实现的。按照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制造的吸油烟机,风量可达50立方米/分以上。如果采用优选实施例2的方案,风量将在60立方米/分以上,提高风量达三倍。而噪音则低于65分贝,在无室内扰流的情况下,油烟吸净率可达90%以上,换气量在50立方米/分以上,人体呼吸道伤害减少80%。本技术的积极效果结构设计合理,具有工作连续,简单可靠,实用方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非平面二进风系商用吸油烟机的正等测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竖轴方向排气吸烟油机的纵截面全剖视图。图4是图3的A向视图。图中序号说明1、自闭式叶窗 2、风扇涵道 3、高效风扇 4、连杆 5、喉管 6、连接滑槽 7、下延式风道 8、油气风阀 9、滤油网 10、鼻形风口 11、主风口 12、放油口 13、换气风道 14、换气风阀 15、油气迥流室 16、渐缩式风道 17、电气室 18、照明灯 19、集油槽 20、折流式风道 21、转换手柄 22、椎形接筒 23、同轴串列式双扇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两个优选实施例进行具体阐述,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商用吸油烟机的正等测图。它示出了该机的外部几何形状和内部结构的相互位置,同时示出了图2在图1视图中的剖切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图中转换手柄的位置实际在右边,为便于表示,把它画在了左边。实施例1,参阅图2,图2是图1所示吸油烟机的A-A剖视图,由图2可以看出它采用非平面二进风系的设置形式。该机包括一次进风系,二次进风系,换气机构,照明装置和风机,其特点为沿横轴右方布置的二次进风系,外形是半拱形壳体叠加梯形凸台的几何组合体,在半拱形壳体底部左侧下垂的矩形喉管5下端连接滑槽6处,沿竖轴向下连接有形如半矩形喇叭状的一次进风系,两系相互垂直并联通,且同时进风。在横向布置的几何组合体中,其半拱形壳体是二次进风系的油气廻流室15,它用金属簿板以一片弧形顶板,一片矩形背板和二片半拱形侧板围成。壳体周边底端设有框形的集油槽19,该室左侧矩形背板的中心线上外侧安装有矩形的自闭式叶窗1,背板内侧安装有圆筒形的风扇涵道2,风扇涵道2内架设有高效风扇3。室内中下部设有可整体拆卸的格栅形折流式风道20,折流式风道20的下方嵌有槽形的集油槽19。室内右侧端部设有带照明灯18的弧形电气室17。由折流式风道20的右端弧板与电气室17的内弧板相夹则形成渐缩式风道16。油气廻流室15的左侧底部,安装有向下延伸并可整体拆卸的矩形喉管5,在喉管5下端的连接滑槽6处,竖直向下连接有形如半矩形喇叭状的一次进风系,其中半矩形喇叭状的外壳即是一次进风系的下延式风道7,在下延式风道7内由下至上安装有放油口12,矩形的斜向锅灶的主风口11,主风口11的上层为鼻形风口10,其后腔安插有矩形的滤油网9,下延式风道7的矩形上口设有凹凸式连接滑槽6,下延式风道7可以从连接滑槽6处整体拆下,滤油网9也可从鼻形风口12的后腔顶部抽出,以便清洗。半拱形的油气廻流室15顶部叠加有形似梯形凸台的换气风道13,风道底部安装有可与油气廻流室15相通的换气风阀14,而换气风阀14右侧与大气相连。油气廻流室15左侧底部下垂的矩形喉管5下端设有凹凸式的连接滑槽6,矩形喉管5内右下侧安装有油气风阀8,油气风阀8轴在管外右侧设有与其垂直的转换手柄21。在两个矩形板式的换气风阀14和油气风阀8之间,由板条形的连杆4相连,由它实施两风阀的联动与启闭。如上所述两个进风系统在整体布局的设置上均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且为二次进风,故称为“非平面二进风系设置形式”。该机运行时,由于高效风扇的吸负作用,大量油烟从一次进风系的主风口11和鼻形风口10吸入,在下延式风道7内,经滤油网9滤油再通过喉管5进入油气廻流室15,未吸入的少量油烟在上升过程中,则由二次进风系的折流式风道20和渐缩式风道16吸入。进入油气廻流室15的油烟在廻流,重力,风扇离心力的作用下,油粒被分离汇集到集油槽19,再经放油口12放出,其余油烟则被排出室外。需要置换室内空气时,按下转换手柄21,使油气风阀8关闭,由于连杆4的作用换气风阀14同时被打开,在高效风扇3的吸负作用下,室内污染的空气通过换气风道13高效风扇3和自闭式叶窗1置换到室外去,从而达到吸油烟和换气的功能。实施例2见图3,图3是本技术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商用吸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琦良,
申请(专利权)人:赵琦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